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川菜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3-10-27 22:48:39

《舌尖上的四川》第2集 川菜史上最大的一次机遇,竟然是它|川菜2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11-19 23:38:00 浏览次数:723 【字体:

川菜史上最大的一次机遇,竟然是……

武侠小说里的主人公,往往会遇到一些机遇,要么是遇到一个世外高人、要么就是发现什么武林秘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机遇,主人公的功力才能逐步提升,最后成为一代大侠。

就拿郭靖来说,如果没有遇到丘处机、洪七公、周伯通为他指点迷津,他就不可能练成道家吐纳法、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左右互搏等等武林绝学,成就他的大侠之路,成为后来的天下第一。

而同样的,令狐冲如果没有在思过崖上无意间进入一处洞穴,也就没办法学会五岳剑派各家剑法的精华以及破解方式,如果没有遇到风清扬、任我行,也不会练成独孤九剑和吸星大法,当然最后也就没有办法击杀东方不败,阻止一场武林浩劫。

小说里的情节都是作者为了塑造主人公形象而特意安排的,而在川菜的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个实打实的机遇。它的出现,改变了整个四川的餐饮格局,川菜的菜品种类、烹饪方法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调味方面的创新突破,最终确定了川菜的风格和体系,让川菜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中国四大菜系”之一。

这个机遇究竟是什么?舌尖上的四川,让我们从那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战争说起。

清代道光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来自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之带来的社会动荡,思想激变席卷了这个古老的国度。

而身处西部内陆地区的四川,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影响,社会经济和百姓生活也相对稳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川菜持续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特色菜肴,著名川菜馆和知名厨师也数不胜数,当时记录在案的菜肴点心就有一千多种,成都城内外的著名筵席场所也多达21所。

不过这样的规模跟后来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真正打通川菜“任督二脉”的,是抗战时期,四川作为大后方,带来的大量,人,口,内,迁。

抗战时期,四川成为中国的战略大后方,重庆更是国民政府的陪都,大批外地官员、富商和文化界人士内迁到四川的重庆、成都、宜宾等地,全国各大菜系的厨师、餐馆、特色菜点以及烹饪方法甚至西餐等都随之入川。据统计,当时在重庆,已经有中西餐馆260家。

不过,在这200多家餐馆里,川菜馆其实连一半都没有。由此可见,当时各种菜系在四川出现了鼎足而立、百花齐放的情况。这一时期,四川境内可以说是名厨云集,名店荟萃,如此空前盛景为川菜与其他菜系的互相学习创造了条件。就是在与各方高人的交流切磋中,一大批川菜名厨陆续涌现,他们开始大量引进外地的食材,丰富了川菜的菜品。

清末文人傅崇矩年少时从简阳随父亲迁到成都,一生以成都人自居。他写了一部有关清末成都的百科全书,叫做《成都通览》,书里记载,当时成都筵席桌上常用的外地食材就有海参、鱼翅、鲍鱼、鱼肚、鱿鱼、淡菜等海产品。

而就在这个时期,独具四川特色的酿制调味品也粉墨登场了,什么郫县豆瓣、保宁醋、南充冬菜、宜宾芽菜、永川豆豉等等,它们的出现相当于让厨师们拥有了一本独门秘笈,只要用好了这些调味品,菜品的味道就能有更多的变化。

这种变化到底有多丰富呢?上期节目我们提到,四川人喜欢吃辣,这跟他们自古以来“好辛香”的口味有关,也就是喜欢吃辛辣、刺激和芳香的食物。可就是这么一个“辣”,其实也分很多种。

史料记载,当时用来调制麻味和辣味的调料就有蒜泥、姜汁、花椒、胡椒、辣椒末、辣椒油、芥末等,再与其他调料配合,就能调制出不同层次或者不同风格的麻味和辣味,比如椒麻、麻辣、酸辣、椒盐等等。

而用来调制香味的调料有陈酷、酒醋、八角、香油、芝麻酱、藿香、陈皮、甜酒等,再与其他调料混合使用,可以调制出不同特点的各种香味,比如五香、酱香、甜香、香糟等。这么一说,你是不是觉得,光是这些味道的名字就让人一头雾水?这哪里是在做菜,明明就是在搞化学实验嘛?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如此丰富的味道让民间和餐饮业界对川菜赞不绝口,因此川菜也收获了这样的评价——“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由此可见川菜口味之多变,一百种菜就能做出一百种味儿来。川菜的格局就此奠定。从此以后,川菜厨师们每创新出一道菜品,都会遵照“口味跟其他菜不同”这一指导思想进行探索,直到现在。

除了格局,川菜的体系也是在这一时期确定的。所谓体系,也就是各种流派。按照地域分布来划分,川菜分成了上河帮,下河帮,大河帮、小河帮和自内帮。每个帮派对于味道的把控,技法的侧重,食材的选择方面各有不同,这部分内容,我们会专门用一期节目来为你讲述。

除了按照地域分布来划分,还有一种是按照消费对象和属性来划分,当时的川菜由筵席菜、三蒸九扣菜、大众便餐菜、家常菜和风味小吃五大类构成,各类均有不同的特色。本期节目我们重点来说说三蒸九扣菜。

三蒸九扣菜是最具巴蜀乡土气息的农家筵席,它讲究就地取材,荤素搭配,汤菜并重,加工精细,重肥美而讲实惠,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不仅流行于乡间,还能进入城里的餐馆。

三蒸即三样蒸菜,蒸鱼、蒸肉、蒸鸡以及蒸各种丸子都属于“三蒸”的范畴。其中蒸珍珠丸子最为有名,厨师先将鱼肉和猪肉剁成茸,然后加入调料调味,接着挤成丸子的形状,放进装有糯米的大竹筛里,让丸子反复滚动粘上糯米,最后上笼蒸熟,蒸熟以后,丸子上面的糯米晶莹透明,犹如珍珠,因此得名珍珠丸子。

而所谓“九扣”指的是在菜肴上桌时,将碗中的菜反扣于盘子或者其他容器里,开饭时揭开上面的碗,菜肴就会呈圆拱型出现在盘中,非常好看。

直到今天,在四川的广大农村,每每遇上婚丧嫁娶,人们都要举办“三蒸九扣菜”筵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九斗碗”。筵席上必不可少的菜品,除了刚才说到的珍珠丸子以外,其他一些菜品,比如咸烧白、甜烧白、清蒸肘子、红烧蹄膀等,都经过历史的检验而成为川菜经典。

大侠不是一日练成的,成长的道路离不开机缘巧合。抗战期间各地名厨入川,让川菜受到不少高人的指点,而郫县豆瓣等一批特色调味品的出现,又让川菜厨师们拥有了能够调制特色味道的独门秘籍。加上自古以来善于“探索创新”的优良传统,川菜终于名扬全国,香飘海外,开创出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好的,舌尖上的四川,下期节目再见。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