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川菜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3-10-27 22:48:39

《舌尖上的四川》第9集 食材+味道+?=神奇美食!|川菜9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1-07 10:54:14 浏览次数:951 【字体:

食材+味道+??=神奇美食!

曾经震撼一代人的经典动画片《中华小当家》里有八种“传说中的厨具”,它们和电冰箱,微波炉,切菜机这些新发明一样,能随意控制温度,让烹饪变得简单,比如转龙壶,能迅速加热食材,再比如灵藏库,能让食材长时间保鲜,简直神乎其神!

但是在现实中,没有高科技更没有神级厨具加buff,以前的厨师们想能把菜做得很好吃,除了对于味道的把控以外,还要依靠对于烹饪技巧的灵活运用。

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煎、炒、烹、炸以外,川菜在烹饪技巧方面,还有不少独创性的探索,当然,做出来的菜也非常美味,你一听就知道。

川菜的烹饪方法非常多,清朝进士李华楠曾经写过一部饮食专著叫《醒园录》,里边就记载了川菜的39种烹饪方法,这些烹饪方法有的能保证食材的鲜美,有的能让调料充分进入食材中,还有的能让食材迅速脱水达到香酥脆嫩的口感。今天,我们就挑几种经典的川菜烹饪方法跟大家说说,看看它们都有哪些神奇的地方。

首先是凉拌,这是一种不太讲究火候的烹饪方法,在川菜中使用非常广泛。在制作凉菜的时候,厨师们把肉类煮熟,和蔬菜一起,切成丝、片或块状,用调味汁拌匀后就直接进行食用。这样做出来的菜品色泽美观,又很入味,是川菜筵席中大家都很喜爱的开胃菜。

拌的方法其实也分很多种,根据食材的不同、摆盘的不同又分为拌、淋、蘸。如果一道菜不需要讲究摆盘造型,那最好选择拌,还必须要现吃现拌!这样一来菜的色、味、质、形都能得到保留,非常新鲜。

而如果一道菜需要讲究刀工、装盘,还要保证最终成品菜的颜色,那么“淋”这个方法绝对是不二之选。“淋”这种做法也常常出现在筵席桌上,在客人入座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美美地摆放在餐桌上,等到客人入座,再把调好的味汁儿淋在菜上,在好吃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种视觉效果。

如果想把一道菜做出好几种味道,那么“蘸”这种做法就应该登场了。在餐桌上,一道菜旁边摆上好几种味碟,你想吃什么味儿就蘸什么料,一菜多味,也是相当有趣了。

椒麻鸡片是川菜中的一道经典凉菜,麻辣可口,色彩鲜艳,香味独特。“椒麻”也是我们之前在节目中讲过的,川菜24种复合味型之一,这种味型的特点是“花椒的香味特别浓郁”,使用在鸡片上,那是鲜爽香麻,回味无穷。

椒麻鸡片这道菜做起来并不复杂,平时在家时,大家都可以操作一把。首先要把煮熟的鸡腿肉和鸡脯肉切成片状;把去籽的生花椒,鲜葱叶和川盐混合切碎,做成“葱椒茸”放入碗中;加入酱油味精、芝麻油、鸡汤调成椒麻味汁,淋在鸡片上就可以吃了。

说完了不太讲究火候 的凉拌,我们再来说说把火上功夫用到极致的烹饪方法,“烧”。在川菜的做法中,烧分为两种,一种叫做“家常烧”、一种叫做“干烧”。你别看名字里都有“烧”这个字,但其实两种技法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家常烧是一种突出家常味的烹饪方法,有很浓郁的地方风味。它的特点是味道丰富,风格多变,川菜的很多种味型、很多原材料都能轻松驾驭。制作家常烧菜时,要先炒豆瓣再下食材,炒好食材后还要加一勺汤,再小火慢慢加热,直到菜品煮熟入味,最后勾芡起锅。

和家常烧完全不同,干烧讲究的是“浓缩汤汁,让各种调味料全部渗入食材内部”,所以干烧与家常烧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不加汤,不加汤,不加汤!

干烧这种方法大多用于烹饪豆腐、鲜鱼这类的菜肴,在烹制时,火要小,汤要少,还要慢慢的烧。烧制的时候,汤面会不断地冒大气泡,还会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持续一段时间之后,食材中的水分排出,调味品渗入,这个时候就可以收汁起锅了。

经典川菜干烧鱼就是一道典型的干烧菜肴。川菜厨师界有一句谚语专门用来评价干烧鱼,叫做“烹菜如火中抢宝”,意思是说做干烧鱼是一门“用火的艺术”,要做好这道菜必须火上功夫过硬。

干烧鱼不仅上过大家的餐桌,还上过纪录片。1979年,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川菜》就详细的介绍了干烧鱼这道菜的做法。今天我们就来重温一下。

先把鱼洗干净,在鱼身两面划上几刀,加入盐和料酒码味,再把鱼倒入油锅中煎炸,直到鱼皮收紧就可以起锅备用了。

另外再起一个锅,倒入泡红辣椒节、芽菜粒和姜片炒香,再倒入高汤、下酱油、白糖、胡椒粉等调味料,再把鱼放进去,开中火烧,在此期间下入葱白、猪肉臊子,等到汁水将要烧干的时候,鱼就可以起锅了。

准备工作完成,开始烧制,火候是关键中的关键。千万不能用大火,必须用中火,而且时间要够,这样才能自然收汁,调味料的丰富滋味才能完全渗入鱼肉里。

鱼出锅以后,可不能关火,锅里仅存的那一点调味料也必须利用起来。这时候就要下葱花、香油,再开大火收汁,然后再关火,将最后炒好的这一小口汤淋在鱼上,一盘色泽金黄,见汁不见汤的干烧鱼才算正式完成。

端上桌时的干烧鱼,鱼体完整、肉软离骨、质地细嫩,而且味美醇厚,吃过一次就能让人难以忘怀。

煎炒烹炸是中国菜肴最基本的制作方法,但四川的炒有它的独到之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川菜的小炒,川菜小炒又叫“随炒”、“软炒”,是川菜烹饪中最有特点、运用最广泛的一种炒法。

川菜小炒的最大特点是急火短炒。将食材原料倒入锅内,开大火,迅速翻炒,食材变熟以后立刻起锅。这样的方法能最大程度保持食材爽脆的口感,做出来的菜也是鲜嫩爽滑。

肝腰合炒就是一道著名的川味小炒菜品。这道菜非常考验厨师的技术,炒久了,猪肝和猪腰就会绵软,影响口感,时间没炒够,菜就是生的,不能吃,所以啊,在四川,制作一道肝腰合炒就是厨师们展现真正技术的时候。

因为肝腰合炒需要急火快炒,所以在炒制过程中厨师们没有时间去处理食材,这种情况下,前期准备就比较重要了。首先是主材的准备,将猪腰切成腰花,猪肝切成薄片,一起放进碗里,加入盐、胡椒粉、豆粉和料酒后搅拌均匀。

然后是辅料的准备,把莴笋切成薄片,木耳摘去头后洗干净备用;把泡椒剁细,再加豆瓣一起剁细成泡椒酱备用。接下来要制作味汁,拿一个小碗,放盐、糖、胡椒粉和生抽等调味料做成味汁。

食材准备好以后,就要下锅了!将锅烧热,下油,爆香花椒、辣椒,下肝腰后快速炒散后捞出;再下泡椒炒出香味和红油,将笋片、木耳倒入锅中迅速翻炒几下再重新倒入肝腰,最后倒入味汁,勾芡,加入葱段,翻炒几下后立即起锅,美味即成。

这道菜的特点是菜色鲜艳,味道酸辣鲜香。尤其是经过川菜小炒的烹制,肝片和腰花里原有的部分水分得到了保留,吃起来是滑嫩可口、回味绵长,最能体现“集火短炒”的精妙之处,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川菜里的一道经典名菜。

之前的节目里,我们聊到了川菜的食材和味型,而想要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做成美味,就必须靠今天我们讲到的制作方法了。很多时候,制作方法就像一座桥梁,将食材和味型连接了起来,最终形成一道道美味佳肴。

回顾一下今天讲的川菜做法,有凉拌、有烧、还有小炒,这些方法看似简单,实际上包含着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比如凉拌能保证食材的新鲜、体现厨师们的刀工和摆盘艺术,而烧能将用火的技艺发挥得炉火纯青,让食材和味道完美融合。这些都显示出了厨师们无穷的智慧创造力

下期节目,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川菜里一种名扬天下的烹饪方法,“泡”。大名鼎鼎的川菜泡菜是怎么做的?它和韩国泡菜、东北酸菜又有什么不同呢?《舌尖上的四川》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