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川菜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3-10-27 22:48:39

《舌尖上的四川》第23集 史上最传奇川菜宗师驾到!|川菜23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4-15 16:41:47 浏览次数:520 【字体:

要说到去年最火的电视剧,肯定当属《延禧攻略》和《如懿传》这两部清宫戏了,一时间,“人人热议皇城事儿”,连乾隆皇帝也跟着上了一回热搜!

除了剧情引人入胜,皇宫里的精致生活也是让人大开眼界,吃穿用度,好不气派!一众宫廷美食也是让人垂涎三尺!

什么蒙古烤饼、荷花酥,江年米糕,藕粉圆子…个个色香味俱全!要想让各位贵人、小主吃得满意,吃得开心,这宫廷御厨还真不容易。

不过不容易不等于不可能,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位奇人,凭借独创的一道道新菜,赢得了慈禧太后的赏识,官运亨通。

究竟是谁有这么大魅力,连吃遍山珍海味的太后也另眼看待呢?他呀,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川菜的一代宗师——黄晋临!虽然川菜历史上有着很多名厨、大师、每个人都有着不平凡的人生,但是从人生经历的传奇性来说,这位黄大师足以笑傲江湖了!

富二代、宫廷御厨、县太爷、大学老师,这几个截然不同的职业或者身份,都是黄晋临的人生标签。能够在这些不同角色之间自由切换,黄晋临的一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位奇人是如何一路“打怪升级”,最终成为影响深远的一代川菜宗师的!


刚才说了,黄晋临这一生有很多人生标签,那么今天的故事,我们就从他身上第一个标签说起。这第一个标签就是“富二代”!

清朝同治十二年,也就是1873年,黄晋临出生在四川华阳县的一个名门望族,当时的华阳县,就是今天的成都市,所以黄晋临是一个地道的四川人

因为家境殷实,黄晋临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自己呢也是非常聪明,什么书法,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而且为人潇洒倜傥,风度翩翩。是当地一位不折不扣的风流才子!

除了读书,黄晋临还有一个特别爱好就是钻研美食,除了喜欢看清代美食家袁枚美食著作以外,他与朋友一起吃喝玩乐的时候,一旦遇到美味佳肴,就要去找做菜的厨师,刨根问底弄个明白,甚至还会跑到厨房里去仔细观摩。久而久之,他又多了一个人生标签——“美食家”。

以前富贵人家的子弟,光成为美食家还不行,参加科举,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才是他们的人生追求。但是对于黄晋临来说,这个“美食家”的身份却成为了他人生的加分项。给他的职业发展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原来啊,清朝末年,黄晋临参加了科举考试,而且榜上有名,被派到宫廷御膳房为慈禧管理膳食,你想想看,一个美食家去管理皇家厨房,这不就是所谓的“专业对口”吗。

果然,在御膳房,黄晋临是如鱼得水。他首开先河,创制了一系列以精致著称的功夫菜和养生滋补菜,瞬间提升了川菜的档次和品相,其中名气最大的,要数经典川菜“开水白菜”。

乍看上去,开水白菜就像一碗白开水里,漂浮着一小颗白菜。不过这道菜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显示了上乘的制汤功夫。

开水,其实是用老母鸡、老母鸭、火腿蹄肉、干贝等食材熬到至清的鸡汤,白菜选用黄色的嫩心,用开水稍微焯一下,再用清水漂冷,去尽菜腥之后用清凉的鸡汤淋浇烫熟。烫好的菜心垫在碗底,轻轻倒进新鲜的鸡汤,这道菜就算完成了!

成菜后的“开水白菜”,清鲜淡雅,香味浓醇,汤味浓厚,不油不腻,清香爽口。破除了人们对于川菜“只会麻辣,粗俗土气”的传统认识,2018年9月10号,“开水白菜”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四川十大经典名菜,足以见得这道菜是多么的美味了。

就在担任御厨期间,黄晋临总结出了“无鸡不鲜、无鸭不香、无肘不粘、无肚不白”这条烹饪理论,意思是说要做一碗汤,想要味道鲜美就要加入鸡肉,想要气味香醇就要加入鸭肉,要想汤头粘稠,就要放猪肘,要想汤色洁白,就要放猪肚。这套理论,时至今日,依然在被川菜厨师们所使用。


凭借做得一手好菜,抓住了慈禧太后的胃,黄晋临可谓是官运亨通,他一路晋升,先被派往广东当知县,后来又调回四川,前前后后在四川的三个县当“县太爷”,那可真是风光无限!

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民国初年,因为厌恶官场生涯,黄晋临毅然辞官回乡。回到成都后,他被省立成都女子师范学校聘请为烹饪老师,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因为讲课生动有趣,他深受学生的喜爱。

上课之余,黄晋临依旧经常下厨,吃过他菜的人无不夸赞色香味形俱佳,亲朋好友们于是建议他开一家餐厅,黄晋临考虑过后,开始“下海经商”,而这家餐厅就是后来在近代川菜史上大名鼎鼎的“姑姑筵”,“成功商人”也成为了黄晋临继“宫廷御厨”和“大学老师”之后又一个人生标签。

“姑姑筵”这个词,原本是指川西儿童一种“过家家”的游戏,黄晋临的餐馆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在厨房里忙活的大多都是他家里的姑婆姐妹等一帮女眷。这在当时男厨师掌勺下厨的成都,简直难以想象。

可光靠一帮厨娘,还不足以让“姑姑筵”名声大噪。要想让食客乘chéng兴而来、满意而归,黄晋临对餐馆的环境和菜品的风味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首先,黄晋临将“姑姑筵”的地址选在景色秀丽的百花潭旁边,这里位于成都浣花溪南侧,植被茂密,景色宜人,环境优美,这让前来就餐的食客们心旷神怡。

其次,黄晋临亲自指挥姑姑筵的厨师们烹制出的坛子肉、叉烧肉、香花鸡丝、烧牛头方、酸菜鱿鱼独具风味,特别是他借鉴了四川和云南边区少数民族用竹筒烧菜的方法,独创出了“青筒鱼”这道菜,将鲜鱼、佐料与适量的清水放置竹筒之中、密封后放在炭火上烤,数小时之后竹子的清香味完全融合于鱼肉和汤中,味道鲜美无比。

除了味道好,环境好,在经营方面,黄晋临也有自己的生意经。他的“姑姑筵”并没有固定的菜谱。遇到重要的筵席,黄晋临会请顾主开出进餐客人的性别、年龄、籍贯、官阶地位。然后根据不同的食客安排菜单,还会亲自端上桌为食客介绍特色菜肴。

1935年,蒋介石第一次入川,四川军阀刘文辉叫黄晋临特别安排几桌筵席为蒋介石接风,蒋介石品尝过后,赞不绝口!“姑姑筵”因此风头更甚,此后,少帅张学良、民国时期四川省主席刘湘都成为了“姑姑筵”的坐上宾。


做得了御厨,当得了知县,上得了讲台,下得了商场…听完了黄晋临的传奇经历,是不是想给这位大厨无限打call 呢。

“美食必需要搭配优美的环境”,凭借这一先进的餐饮理念,黄晋临不但为川菜文化注入了新的色彩,也引领了川菜的发展方向。堪称一代宗师。

正是在他的影响下,不少后来在川菜界响当当的名厨,从“姑姑筵”脱颖而出,其中的一位就是我们下期节目的主角!


战火硝烟中,一道“轰炸东京”热辣出锅,让他与国共两党高层结下渊源。跟随周恩来出访多国,又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碰杯敬酒。究竟是什么人物,能被周总理称之为“帅才”?他的菜究竟有什么奇特之处,能成为接待各国领导人的最高规格?下一期舌尖上的四川,我们带你走进开国川菜大师罗国荣的国宴人生!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