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成都记忆音频>详细内容

【成都记忆第1季】历史基因 第5集 方志初祖

发布时间:2025-02-06 09:00:45 浏览次数:98 【字体:

­

历史基因 第5集 方志初祖

如果要深入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地方志就是一份不容错过的珍贵资料。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世界上许多著名图书馆都收藏有我国的地方志,也十分重视地方志的文化价值。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就广泛利用我国的志书,写出了著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他曾说,“要研究中国文化,就必须研究中国的地方志。”

地方志的编修在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早在东晋之时,成都崇州市人常璩就编纂出《华阳国志》,全书分为十二卷,即十二志,11万字。“华阳”即“华山以南”,包括如今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多地。《华阳国志》主要记载了华山(如今秦岭)以南的巴蜀地区从远古到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期间,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生态、民族、文化、风俗等全方位的知识。这是我国现存最早以志为名、保存最为完整、覆盖地域最广的一部地方志,被誉为我国地方志的鼻祖。

1长

如今,四川省图书馆收藏着一本目前所能找到的年代最早的《华阳国志》,堪称省图的看家宝。这本明代嘉靖年间的刻本《华阳国志》全国仅存两部,另一部收藏在国家图书馆。四川省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图书馆副馆长王嘉陵:

“华阳国志不光是在省内,在海内外都是一本很重要的典籍,是现在保存在世界上的第一部地方志书。这部书是四川人成都人写的,写的又是以四川这个区域为主的一方史料为主的书,然后又是四川人传承刻印的这样一本书。现在又保存在四川省图书馆,所以我们非常珍惜它。”

《华阳国志》开创了把历史、地理、人物三方面内容结合记述的新体裁,它体例完备,资料丰富,考证翔实,文笔精丽,在中国方志学史及中国文献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范晔著《后汉书》,裴松之注《三国志》,曾大量采用其文,崔鸿的《十六国春秋》、郦道元的《水经注》、刘昭的《后汉志》,都吸收和采用了《华阳国志》。据《魏书·崔鸿传》记载,北魏史学家崔鸿为撰写《十六国春秋》,托人极力征求此书,但因南北阻隔,7 年未得。直到22 年后,他的儿子崔子元才寻访买到这部书。然而崔鸿还没来得及仔细研读,就告病身故,留下终身遗憾。

《华阳国志》的地位恰如古典文学中的《红楼梦》、传统史学中的《史记》、古代地学中的《水经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创经典。这部志书在我国地方志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今天研究我国西南地区乃至成都历史、地理、文化、民族等的重要著作。如今四川人爱喝茶,茶馆文化十分盛行,实际上,在《华阳国志》中,就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年前西南各地出产茶叶的情况。王嘉陵:

“现代人在研究西南区域历史的时候,经常把华阳国志和史记并列起来进行阅读研习,所以这部书非常珍贵。按这部书的记载,北宋年间这本书已经有特本,但是现在没传下来,一本都找不到了,而这一本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最早的版本。这本它的源头就是北宋那个版本翻刻过来的。”

1方

《华阳国志》以后,“方志”一名才正式确定,“方志”性质也才由最早的一方地理历史纲要之书,演变为记述一个地区古今各种事物的百科全书。此后一千多年来,常璩所开创的志书编纂体例,一直为历代编撰地方志者所借鉴。地方志作为一种特殊体例的史书也逐渐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地方政府的职责之一,一直沿袭至今。

本节目由成都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与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

终审:曾娟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