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成都记忆音频>详细内容

【成都记忆第3季】第36集 3号线,连接成都的东北和西南(上)

发布时间:2025-05-16 07: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

趣话成都地铁地名:3号线,连接成都的东北和西南(上)

【小剧场】   

地铁进站声......

3长

甲:花花,我们来啦!

乙:我来看看,到大熊猫繁育基地要在熊猫大道站下,中间要经过春熙路、市二医院、红星桥......诶,你看,三号线的站名还多有意思的呢?

甲:哪些嘛?

乙:比如这个,马超西路,这个和三国名将马超有啥关系嘛?三河场,是不是真的有三条河嘛?

甲:这个我啷个晓得喃?

【版头】

全长50.02千米的成都地铁3号线于2016年开通运营一期工程,它起于成都医学院站,止于双流西站,标志色为洋红色,连接了成都的东北和西南。看成都文旅荣誉局长“花局”要坐这条线,逛成都CBD也可以坐这条线。今天,我就带你从站名好好研究一下3号线。

(间奏)

钟楼:一半佛塔一半莲

“钟楼”站,得名于新都的老地标“钟楼”。钟楼位于桂湖东路、蓉都大道路口,于1992年竣工。钟楼主体为圆柱形,整个钟体远看似莲花一朵。在电子科技产品还没有完全普及的年代,钟楼对于当地居民而言,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久而久之,“钟楼”就成了地名,代指钟楼所在的这一片街区。

鲜为人知的是,钟楼还蕴含桂湖莲花、宝光寺舍利塔两种新都地方文化元素。

钟体呈莲花形,体现了桂湖文化元素。清代,官宦名流到了新都,都喜欢去桂湖赏莲花、追忆杨升庵。如,张之洞就为桂湖莲花写过“惨淡环幽香,自然渌水涯……”;曾国藩也写过“十里荷花海,我来吁已迟……”;林则徐也感叹“翩翩公子溯新都,蚤岁才名重桂湖……”

钟身的灵感则来源于宝光寺舍利塔,其由来与一位唐代皇帝有关。据1982年《四川省新都县地名录》:宝光寺始建于隋代,唐中和元年(881年),唐僖宗逃难到成都,为该寺赐名“宝光寺”。相传,唐僖宗发现此方向发光,就派人挖地,挖出了十三颗舍利子,遂命悟达国师修庙,建浮图十三级称“舍利塔”。

(间奏)

马超西路:三国名将马超之墓

“马超西路”站,得名于街道名“马超西路”,附近有三国名将马超之墓,经岁月沉浮,仅剩墓址。

马超墓位于新都原桂林乡马超村,墓前有墓碑、祠庙以纪念蜀汉大将马超。但据陕西《勉县新志》载:“汉征西将军马超墓在县东五里,地名马场。”因此,历史上有人认为,新都的马超墓仅为衣冠冢。历代地方官员对马超墓多有修缮,其中最爱戴马超的当属清代四川提督马维祺。他曾慷慨捐资,在墓前重修飨殿三间,亲书“英风常振”匾额,撰写了《马公墓志》。

(间奏)

锦水河:水色澄清、波澜荡漾

“锦水河”站,因河流名“锦水河”而得名。古时,清白江至郫都区石坝子分汊,右边汊流就是锦水河。此河流原为自然河流,古称湔臾口。臾,是“腴”的本字,即土地肥沃的意思,清白江古称“湔水”,所谓“湔臾口”,就是湔水润泽沃土的起水河口。为什么又叫锦水河?清同治12年《新繁县志》记载:“名锦水者,父老谓其水色澄清、波澜荡漾,如锦之丽云。”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当地父老说这条河水流清澈、波澜荡漾,就像锦绣的流云,故名“锦水”。1970年起,新都人民将锦水河裁直为人工渠,并将锦水河同清白江下游的常乐堰、杨柳堰、萝卜堰等汊流通称为“锦水河分干渠”。

(间奏)

三河场:真的有三条河

三河场因南场口有马鞍河、马家碾河、唐家堰河等三条河得名。清同治《成都县志·卷一》:“三河场,距城三十里,为成都北通新都要冲。”三河场有两样宝贝。一是李劼人撰写的《死水微澜》。其故事的原型地就在今三河街道、天回镇街道一带。二是这里出土的一件汉代说唱俑。1982年7月出土于三河场马家山崖墓的击鼓说唱俑,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新都博物馆内。

(间奏)

金华寺东路:常被遗忘的金华寺

“金华寺东路”站,因位于金华寺东路路口而得名。金华寺东路,顾名思义,即在金华寺之东。而那座古朴金华寺,也许你无数次路过,但从未走近。金华寺的始建年代众说纷纭,得名缘由亦不详,一般认为,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因为《太平广记》《益州名画录》《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画继》等古籍中,都提到过唐代画家张南本在成都金华寺大殿画八明王。又据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金华寺碑记》:“国朝康熙年间,有僧三峨毅志建复……”细读碑文,可知金华寺毁于明末,康熙年间由僧人三峨重建。

(间奏)

昭觉寺南路:静院春风传浴鼓

“昭觉寺南路”站,因位于昭觉寺南路路口而得名。相传,昭觉寺是汉代司马董常的故宅,宅子叫“建元”。唐贞观年间,这里被改建为“建元寺”。唐宣宗时,赐名“昭觉”。唐乾符四年(877年),休梦禅师任建元寺住持,奉旨改名“昭觉”,沿用至今。昭即光明,觉是觉悟与思绪,昭觉即普照众生、润泽心灵之意。

宋代大诗人陆游,入蜀八年,也爱上了昭觉寺,他在昭觉寺听雨、赏梅、吃斋饭……写下了《访昭觉寺》《人日饮昭觉寺》《饭昭觉寺抵暮乃归》等许多作品,留下了“静院春风传浴鼓,画廊晚雨湿茶烟”等隽永的诗句。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帝赐昭觉寺“法界精严”匾额,写诗赞曰:“入门不见寺,十里听松风。香气飘金界,清阴带碧空……”

(间奏)

红星桥:一桥跨四区

“红星桥”站,得名于横跨府河的红星路大桥。红星路大桥,原称一号桥,简称红星桥。红星桥一桥跨四区,颇有红星照耀四方的寓意:当你向北站在红星桥上,你的西北是金牛区,东北是成华区,西南是青羊区,东南是锦江区,四区的交界点就在红星桥的北岸。

(间奏)

市二医院:琼瑶阿姨的出生地

“市二医院”站,得名于附近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1892年加拿大基督教会医学传教士启尔德(Omar,L. Kilborn 1867——1920)与夫人在成都传教之际,在四圣祠北街12号创办了福音医院,这是成都历史上最早的一所西医医院,也是市二医院的前身。

3方

1938年4月20日,琼瑶和弟弟就在这座医院出生。2002年12月31日,一封从台湾寄来的信件送到了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信人是段义明。原来,琼瑶经过多方打听,得知为自己接生的段婆婆还健在。她将著作《我的故事》从台湾寄给了段婆婆。段婆婆在这本书的扉页上,看到了“段老太太留念,琼瑶”等字,回首往事,恍然如梦。

终审:曾娟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