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志音频】《川剧的前世今生》第18集:川剧声腔之灯调
《四川省志 ·川剧志》,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川剧五种声腔之一的灯调。
灯调,来源于四川土生土长的民间小戏“灯戏”的声腔音乐,音乐体制属于民歌小曲体。而四川灯戏,则起源于农村的秧苗戏或傩坛戏,剧目大多都是情节简单、内容诙谐的小喜剧或小闹剧。在早期,灯戏大多是以农民自演自娱为主,具有朴实的民间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清代中、晚期以来,部分灯戏剧目和声腔音乐逐渐被主唱高腔、胡琴、弹戏的“大戏”戏班所吸纳,成为了川剧的五种声腔之一。
那么,灯调的源头灯戏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我们请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会长杜建华老师来跟我们说一说。【灯调】灯戏它的历史非常悠久,你问我们的灯戏艺人,你说这个灯戏是什么时候有的,他通常会告诉你说,唐代就有。‘灯从何处来,灯从何处有,唐皇留下一盏灯,一直流传到今天。’因为从唐代就有观灯赏戏的民俗,春节以后到元宵节,这么一个期间就要观灯,各地就搭起来这个灯棚,老百姓就要出来闹红火,看灯,这个时候农闲了,老百姓他就出来演戏,灯剧戏班一般来讲它不像川剧这样的专业戏班,他的农民出来自娱自乐,走村串户的这种演出特别多,它欢快、热烈、小调,所以老百姓就很喜欢。”
川剧灯戏《县令治衙》剧照
明代《阆中县志》中有关于灯戏演出的详细记载,正如杜老师所说,初期的灯戏,并没有固定的专业戏班,演员都是家传或爱好文娱的农民,每逢年关节日或红白喜事,业余的灯戏班就自由组合,在广场或院坝中演出。演出时,场地中央会竖起被称为“火树银花”的灯杆,上面挂着红灯,被称为“天灯”;如果是在室内演出呢,则称为“地灯”或“堂灯”。说起来,灯戏之所以会被叫做灯戏,就是因为演员都是在灯下演出的。
【灯调与灯戏】“灯戏在表演形式上跟我们川剧是有区别的。它是要跩。灯戏有一个特点它是无动不舞,演员在舞台上始终处于跳跃的状态,它不像川剧高腔,演员有时候可以站下来唱,灯戏不会,他始终要动,处于一种动态的状态。灯调与灯戏 21秒 灯戏演的最好,发展最完善的是我们的川北灯戏。作为一个剧种来讲,川北灯戏现在仍然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川剧灯戏《拿虎》剧照
清代中期以后,四川灯戏在以独立剧种的形态继续向前发展的同时,它的部分剧目及声腔音乐也逐步为川剧所吸纳,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灯调。宣统年间,成都各大戏班的演出戏报中就已经有了灯戏剧目的出现。民国时期,川剧艺人与灯戏艺人的交流日益频繁;川戏班演出的灯戏剧目也不断增多,并且深得草根观众的喜爱。比如长乐班名丑蒋润堂,先后师承岳春和器皿,在他的拿手戏中就有灯戏《裁缝偷布》和《请长年》,并凭借这两部剧名噪一时。而出科于川南臣字科班的丑角罗清明,也以灯戏《滚灯》《五子告母》誉驰川东南。民国时期,一些川剧戏班还顺应时势的需要,采用灯戏的形式,编演《劝烟》《洋烟误》等宣传鸦片危害的时装戏和反映市民生活的《嫌媳》《望妹》等“生活剧”来匡正时弊。
【灯调】“这种灯调呢,就是小的这种一个个完整小调。它通常的特点呢,它演出的都是小戏,没有很多大戏,那么这种小调进入川剧,称之为灯调。我们四川的这个灯调呢,它的器乐呢,我们称之为‘胖筒胡琴’,它那个筒特别大,它声音呢,瓮声瓮气的,它的共鸣大。”
杜老师所说的这个“胖筒胡琴”呢,是灯调的主要演奏乐器,它的琴身比川二胡稍微长一点,又名“胖筒筒”。灯调主要曲牌“胖筒筒”就是因此而得名。“胖筒筒”和“望山猴”这两种曲牌在灯调中用途非常广泛,它们半讲半唱式的音乐风格给川剧演员提供了即兴发挥的巨大空间。除此之外呢,灯调所包含的民间小曲也是非常丰富的,既有本省的“车灯调”“莲霄调”也有外省的“郿户调”“花鼓调”“放牛调”等。比如川剧《滚灯》中,皮金“祭棒槌”时唱的“鸣呼啊棒槌,我的棒槌……”的唱腔,即是借用“师娘”哭死人时唱的“师娘调”变化而成的。
川剧灯戏《逛商场》剧照
在川剧中,灯调既可以单独成戏,也可以在高腔、胡琴等大戏中夹唱。如《请长年》《裁缝偷布》《打面缸》等剧,就是单独用灯调演唱的。而高腔戏《绣襦记》中的《花子教歌》一场,则是高腔戏夹唱灯调。新中国成立以后,灯调夹唱于其他声腔的情况在很多创新剧目中更是常见。灯调机趣的音乐色彩,诙谐幽默的表演风格,对于刻画喜剧人物和营造喜剧场面具有一种独特的功效,深受广大川剧爱好者的喜爱。
《四川省志·川剧志》带您感受川剧的魅力。
本节目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
感谢“杜建华工作室”杜建华研究员特别指导!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指导: 杜建华
监制:王 祎
策划:凌 飞
撰稿:杨 睿
主持:葵 葵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