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志音频】《川剧的前世今生》第26集 川剧晚清戏曲改良公会
清朝中期开始,川剧进入了兴盛发展的时期,不仅流布全川,还传入了相邻的贵州、云南以及湖北等地,并开始在一些地方落地生根。18世纪后期,帝国主义的炮舰打开了清王朝封闭的国门。“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清政府迫于民众的呼声,先后颁布了一些“变法维新”的诏旨,在全国推行“新政”。那一时期,生成于封建社会的川剧渐呈颓势,在“改良维新”的浪潮中表现出许多的不适应,有的班社“借自由之名,演出不规则之事”,有的演出“生旦狎抱,帐中淫声”“开膛破肚,肢解分尸”,对社会风化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了使川剧跟上当时社会改良的步伐,光绪三十三年,四川商务总会筹办戏曲改良公会,次年9月,经过四川总督部堂备案,“戏曲改良公会”正式在成都建立,这是四川有史以来由官方建立的第一个戏曲管理机构。
“戏曲改良公会”以“改良戏曲,辅助教育”为宗旨,会址设在华兴街老郎庙,公会的负责人是当时全国著名的“新政”要员,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周善培先生。周善培先生曾与“戊戌六君子”梁启超、谭嗣同、刘光第等为友,两次东渡日本,期间结识了孙中山先生,也接受了民主主义思想。建立戏曲改良公会,就是他在出任四川劝业道时所办的一项重要政务。
在周善培先生的主导下,戏曲改良公会聘请具有改良思想的社会名流,文人墨客编写改良剧本,以供戏班演出。川籍翰林大学士赵熙改写了《焚香记》中的《情探》一折,川剧作家黄吉安编写了改良剧本《邺水投巫》《三尽忠》《绵竹关》《江油关》等,这些剧本的主旨都在于破除陋习,变革社会风俗,歌颂爱国主义,贬斥卖国投降。而经赵熙、黄吉安之手创作、改编过的剧本结构严谨、文词典雅,韵律规范,雅俗共赏,在官方的大力推行下流行全川,为川剧剧本的规范化起到了示范作用。在他们的带动下,一些功名等级较高的官宦名流及社会贤达如尹仲锡、冉樵子、刘师亮灯,留下了《离燕哀》《刀笔误》《胭脂配》等传世佳作;一些化名或无名氏剧作家,也改编或创作了大量的古装戏剧目,为川剧留下了丰厚的遗产。除了聘请社会名流编写改良剧本外,戏曲改良公会还组织示范演出,要求演员“未演戏,先识戏”,不得在台上随意演唱、做“不规则”的表演。这对于川剧在大变革时期,提高演出质量,规范舞台演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戏曲改良公会对伶工的考核在当时也是伶界一件很有影响的大事,引起了社会民众的高度关注。据当时的报刊记载,第一次演员考试场面隆重庄严,赏罚分明。官员及社会名流坐镇参观,巡警道场维持秩序,优者张榜表扬,劣者当场责打手心。当时参与考核的伶工种,太洪班的李琴生被评为第一名,命名为戏状元,后来被称为“川剧圣人”的康子林被列为头等,他们二人都获得了公会发得大银质奖章,荣耀无比,演戏的工钱也大幅提高。而一名叫邓少怀的演员,却因为演出淫靡之作被取消了伶人资格,据说当时的考核种,被责打手心的伶人也不在少数。
戏曲改良公会采取的这些措施,在发挥戏曲的审美、教育功能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促使川剧朝着健康、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宣传婚姻自主,提倡科学知识,破除愚昧迷信,赞美新生活、新思想的川剧剧目。
戏曲改良,可以说是川剧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重大改革举措。川剧剧本注重文学性的基础由此奠定,舞台风貌明显变化,形成了川剧演出的良好传统。戏曲改良公会在清王朝垮台时自然解体,然而,长达近七年的“戏曲改良运动”,却对川剧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川省志·川剧志》带您感受川剧的魅力。
本节目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
感谢“杜建华工作室”杜建华研究员特别指导!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指导: 杜建华
监制:王 祎
策划:凌 飞
撰稿:杨 睿
主持:葵 葵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