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川剧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4-05-15 15:31:29

【川剧志音频】《川剧的前世今生》第30集:川剧踩跷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0-21 11:15:56 浏览次数: 【字体:

《川剧的前世今生》第30集

川剧踩跷功

f73913c42f1f4c02ab80980acceeb762.jpg

踩跷功是川剧旦角的专用功法之一,据说是由清朝乾隆年间的川籍演员魏长生所创。据有关文字记载,当年,魏长生“新出琴腔”,以一出《滚楼》名动京师,凭的就是两大创新,一个是梳水头,另一个就是踩跷功。水头可以使男旦头饰与妇女发型更加美观,踩跷功则可以让演员的身高增加,身段更显婷婷袅袅,妖冶动人。

所谓“跷”,指的是一种短小的尖型木屐。旧时川剧旦角演员在练功之前,要先按照自己脚的大小来制作跷鞋,跷鞋是用硬杂木制成的,鞋身穿孔系着布带,鞋面绣有花色,鞋粱上点缀有珠饰,并与布袜连为一体。演员训练或演出时,必须前脚掌紧蹬跷鞋,后脚掌紧贴于鞋帮,这个姿势很难掌握平衡,再加上踩跷戏又多犯功,因此演员必须日日苦练才能真正掌握踩跷功。据说魏长生当年是为了展现古代妇女的“三寸金莲”才创作了“踩跷功”,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妇女不再缠脚之后,踩跷功也就逐渐被废弃了。但作为戏曲演员的特殊技艺,一些著名演员在踩跷表演方面却创造了奇迹,川剧《菱角配》中的踩跷踢毽就是其中一例。

踢毽子本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娱乐活动,华夏大地,不分东南西北,无论男女长幼都会踢毽子,而且还踢出了很多的花样来。著名川剧作家黄吉安先生曾在一首七言排律中,描写一群邻家女孩踢鸡毛毽的生动场景:“门前稚子闹嘈嘈,女郎围踢鸡毛毽。异哉三女貌如花,一女大足麻其面。佳者双钩包玉笋,鞋底尖儿落花片。又如一只凤点头,点得凤毛左右旋。高高矮矮侧弓鞋,足之蹈之讯若电。数到初一词且多,清声丽语莺百啭。”

从黄吉安先生的生动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群女孩踢毽子时那种喜悦、欢快、喧闹的气氛,一只小小的鸡毛毽,在女孩脚尖上如落英缤纷,似凤毛飞舞,充满着生气与活力。后来,踢毽子这一民间娱乐活动就被川剧艺术家吸收到了川剧表演中。在川剧聊斋故事剧《菱角配》中,就有一段菱角姑娘赶庙会踢毽子的表演,这段表演的难度就在于演员是穿着跷鞋来踢毽子的,并且还左右前后,跳、勾、飞、跨、踢出许多花样来。《菱角配》是川剧表演艺术家杨玉卿老师的代表作,据亲眼看过这段表演的严树培先生介绍,杨玉卿老师踩跷踢毽的技巧娴熟,堪称为一绝。当年有许多观众不惜花一块大洋买票看他主演的《菱角配》,目的就是要看踩跷踢毽子这一绝技,看完后立即起身离座,因为他们对于本剧的剧情早已烂熟于心,无需再看。遗憾的是,“踩跷踢毽”这一表演绝技现已失传,彻底绝迹于川剧舞台。

改革开放以后,一些推成出新的剧目中,开始有意恢复踩跷表演,以展示演员的功夫。如四川省川剧院演出的《聂小倩》,剧中陈仓老魔为半男半女装扮,右脚穿跷鞋,左脚穿朝元,造型颇为特殊。成都市川剧院演出的《刘氏四娘》一剧,也有意恢复了跷功,《回煞》一折中,刘氏被捉至阴间,面容丑陋而憔悴,回煞之日,为了不让儿子看到自己的面容,她刻意回避,令人心酸。这段表演中,饰演刘氏的演员单脚踩跷站上狭窄的椅背,展示了娴熟的踩跷技艺。

1993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四川省文化厅在绵阳市举行川剧目连戏研究演出,共演出了四台大幕戏,一台折子戏。目连戏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连台大戏,保留了丰富的传统技艺,此次演出的目连戏由熊正堃先生出任导演,他在剧中大量运用了踩跷表演,使跷功这一濒于失传的技艺大放异彩。在《大开五荤》一折中,川剧艺人冯燕扮演的刘氏四娘以泼辣旦应工,人物造型和表演极为夸张,舞台气氛十分火爆。演出时,冯燕踩跷站上板凳,左右分别单起腿,做出各种高难度的造型。板凳的前方放着一个硕大的碗,碗里盛着香气四溢的狗肉汤,刘氏端碗喝汤,引得鬼卒打叉示警。结果,刘氏不但自己不守斋戒,还强迫众佛婆也一同赴宴开荤。在这段表演中,八位踩跷、拄棍、弯腰驼背的老妪,也就是被刘氏强迫请来开荤的众佛婆们,伴随着锣鼓点子,从舞台对面的正殿出发,穿过观众席颤颤巍巍的走上了舞台。由于技艺和人物身份结合得非常贴切,踩跷表演用在此处令人叫绝。

除了《大开五荤》外,踩跷功在《王婆骂鸡》中也有精彩的展现。《王婆骂鸡》属于“花目连”剧目,是“搬目连”过程中穿插演出的小戏,主要目的是显示演员的唱功,因此原本的表演中,演员并无其他技艺展示。而绵阳市川剧团在演出此戏时,却在舞台上增加了一条板凳,由此就多了一个新的演出支点,剧中人王婆踩着跷鞋,一边演唱,一边在板凳上上下跳跃,听觉与视觉带来的双重刺激,让观众拍手叫绝。与此同时,这种将表演技法巧妙穿插于传统剧中的表演形式,也为传统剧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四川省志·川剧志》带您感受川剧的魅力。

本节目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

感谢“杜建华工作室”杜建华研究员特别指导!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指导: 杜建华

监制:王 祎

策划:凌 飞

撰稿:杨 睿

主持:葵 葵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