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川剧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4-05-15 15:31:29

【川剧志音频】《川剧的前世今生》第3集:川剧的四条河道(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5-27 22:12:18 浏览次数: 【字体:

86397209f2784e229cddc66f786e519d.jpg

博大精深的中国戏曲艺术,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表演体系,我们把这种具有创造性的、各具特色的表演风格称之为“流派”。川剧作为我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当然也有自己的流派。晚清至民国年间,川剧以四川的河道分布为依托,形成了川西坝、资阳河、川北河、下川东四个各具特色的流派,俗称“四大河道”。

“四大河道”中的“资阳河”以沱江水系贯连的地域为主,包括内江、资阳、自贡、荣县等川中南一代地区。“资阳河”擅长高腔,同时兼唱昆腔,在“四大河道”中,它是艺术风格最严谨、声腔遗产最丰富的一个,甚至有人说,“资阳河”应该位居川剧四大流派之首。资阳河派是怎么兴起的,为什么会得到这么高的赞誉呢?今天的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会长杜建华老师,来跟我们讲一讲“资阳河”的历史。

“之所以叫资阳河,就是从现在的资阳市到现在的泸州,泸州在古城江阳,所以它叫资阳河,其实指的是很大的这么一个区域。在资阳这个地方,从晚清从清代它就有演城隍庙会戏的特点,这个规模是很大的,经常这个城隍庙会戏一演它就是很长的时间,各地各路的名角都会到那个地方去演出,就形成了一个打擂台的这么一个状态,这样呢它就促进了艺术的繁荣”。

杜建华的著作(图片来源:四川文旅厅微信公众号)

正如杜老师所说,“资阳河”的兴起是源于清朝时资阳规模宏大的城隍庙会。据《资阳县志》记载,清朝乾隆、光绪两代皇帝都曾为资阳城隍庙亲手写匾额,还给供奉的城隍菩萨晋爵封侯。因此,有传言称,这座城隍庙内的菩萨极为灵验,有求必应。于是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八,城隍菩萨生辰,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们就都齐聚这里烧香还愿,此地也因此成为了三教九流各种行业的集聚之处。各行各业“禳灾赐福”呢都有自己的手段,而作为川剧艺人,自然就要以唱“还愿戏”来表达自己的愿景了。

慢慢地,资阳城隍庙会就成为了川剧各班社、演员交流、切磋的平台,并渐渐的有了一些不成文的规定,比如上台打擂的班社、演员必须要表演规定剧目,而这些规定剧目又都是高腔戏,久而久之,这里就形成了高腔帮打唱自成一绝的川剧“资阳河”流派,而资阳城隍庙也成为了“资阳河”川剧艺人心中的圣地。当时的川剧界曾流传过这样一句俗语:“不唱资阳城隍戏,就算不上好先生“,一个川剧演员如果没有到资阳的城隍庙上唱过戏、打过擂,那他就没资格说自己是个好演员。

据说,清朝年间,“下川东”有个名不见经传的花脸“料棒蛇”,对于自己的演技非常自信,听说资阳城隍庙会的戏台上高手云集,就打定主意要去切磋一番。他一到资阳便向会首自报“家门”,声称是自己是川东有名的净角,这次是专程来擂台上夺魁的。会首见他身材矮小,头小面窄,其貌不扬,就有点瞧不上他,但也没有出言打击,毕竟每年想来资阳庙会碰碰运气的演员实在太多了,不料,“料棒蛇”却提出要唱庙会的开台戏《魁星点斗》,这在会首看来,就有点不自量力了,于是就威胁他说:“你少来出洋相,喝了倒彩,走不到路啊!”

听完会首的话,“料棒蛇”毫不示弱地将随身带的几锭银子交给会首做抵押,会首只好同意他演出。开台后,只见他所扮的魁星与众不同,头戴二龙箍、红蓬头,颈戴项圈,肩着烽火肩,赤膊光身,不扎靠。下穿朱红彩裤,脚扎鳖鱼脑壳,左手的斗中藏着黄烟,右手的罩内预先贮满彩花,挺胸一站,气宇轩昂。还在内场,就已震惊了同行。出了马门后,他一个箭步飞向台口,恰似一根钉子紧紧钉在台口上,接着扯了三个“式口”;一是斗出去,二是独脚跳,三是整个人收缩成一饼。三个画面一现,台下掌声雷动,观众齐呼“该得彩,该得彩!”这时,他舞动着左手的“斗”,放出黄烟,犹如仙雾缭绕,再挥动右手的罩,亮出五色彩花,光耀夺目,这表演真是神乎其技,巧夺天工!就这样,“料棒蛇”凭着自己的技艺在擂台上一举夺魁,之后,他应会首的要求,又接连唱了《疯僧扫秦》《银河渡》等唱做并重的戏,同样博得了内外行的高度评价。

听完了“料棒蛇”的故事,相信大家已经能感受到当时的资阳河派是多么的光彩夺目了吧!接下来我们要跟大家说到的“下川东”派,虽然没有资阳河派影响力那么大,但也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所谓的下川东就是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流域这个大码头,从省外经过四川它一定会先经过重庆这么一个区域再分流到其他地方,所以,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从长江进入四川它是最多的,那么在这个地方呢,它既唱高腔,也唱皮黄戏,也唱梆子戏,各种艺术形式在这里都能够容纳。”

正如杜老师所说,下川东是以重庆至万县长江贯连的地域为主,包括以重庆市为中心的川东地区,如涪陵、万县、奉节、云阳、忠州等地。由于重庆是当时的商业中心,各省商贾常在那里汇集,因此外来的地方戏特别多,因此同其他几大河道相比,下川东派的声腔更加多样化,戏路也更杂。

新中国成立后,艺术交流日益频繁,川剧的“河道“之分也逐渐消失,但它在历史上对川剧发展产生的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它们不仅在川剧的舞台上留下了众多优秀作品,也培养了许多的人才,近代许多著名川剧演员及鼓师、琴师,也都是先在某一”河道“成名,而后走向全川,成为川剧公认的大家。“四大河道”虽然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它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仍将长久的滋养着川剧的现在与未来!

《四川省志·川剧志》带您感受川剧的魅力。

本节目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

感谢“杜建华工作室”杜建华研究员特别指导!

《四川省志•川剧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指导: 杜建华

监制:王 祎

策划:凌 飞

撰稿:杨 睿

主持:葵 葵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