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详细内容

向阳而生 追光而行——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2025乙巳新春贺词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1-29 01:06:51 浏览次数:133 【字体:
向阳而生 追光而行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2025乙巳新春贺词

00:00 / 00:00
正常


­

爆竹声声,金龙辞旧岁;和风款款,银蛇迎新春。在2025农历乙巳新春来临之际,我们谨向全省各级地方志部门和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向所有关心、支持四川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最热烈的祝福!

“郡之有志,犹国之有史。”惟彼《周礼》、方志肇启,三千年长路崎岖;诵训言犹在耳、地记异彩纷呈,图经琳琅满目、志书华美转型……志者铿锵的步履,璧坐玑驰、木铎金声,经之以天、纬之以地,高擎起文明的火炬,鼓动历史的风帆劈波斩浪、生生不息。

向阳而生,轴卷琼琚、简策长青,方志的旅程精彩绝伦;

追光而行,时光不老、岁月奔腾,方志的世界繁花似锦!

从晨曦初现,到如日中天,仰望光明,是火热的青春、醇厚的沉淀、无悔的年轮、深沉的眷恋,是皓首穷经的雕章琢句,是不绝如缕的赓续连绵,是华美的史诗,是激扬的颂歌,是巍峨的丰碑,是永恒的纪念……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正在远去的2024农历甲辰年,是为实现四川地方志事业“十四五”规划目标,蹄疾步稳、砥砺前行、收获满满、极不平凡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抱朴守正、笃行明辨,向着高耸的更高处不懈登攀,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主办的《方志中国》首次开创性推出专辑,面向全国宣传推介四川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做法经验,点赞四川由方志大省迈向方志强省的切切夙愿、薪尽火传;我们传递文化、播种友谊,向着遥远的更远处策马扬鞭,《大熊猫图志》英文版在英国出版并面向全球40个英语国家发行,创造性实现中国特色图志首次出海扬帆,激励四川方志人在更加广阔的天空里自由翱翔、行稳致远。

追光而行,是游目骋怀、高屋建瓴,尽情追逐高亢的指引。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万物有序、其道昭彰。因为心中有梦、所以眼中有光,全省地方志系统举旗帜、把航向,朝气蓬勃,杲杲乎如喷薄之初阳;谋长远、敢担当,踵事增华,汤汤乎如澎湃之大江……

“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若星辰之行。”一年来,我们立足根本,始终突出党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及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坚持不懈学思想、强引领,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守牢意识形态阵地,为全省地方志工作提供强大的政治、思想、组织和作风保证;我们胸怀全局,始终强调建章立制,制发《关于加强全省地方志事业品牌建设的意见》,编纂《四川省地方志发展报告》,全面加强理论研究和学术团体建设,为促进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我们放眼长远,始终坚持质量为先,严格落实全省地方综合年鉴篇目审查与复核机制,首次梳理定型“一个目标、两个理念、三个重点、四个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强力助推四川地方志事业承先启后,再启征程。

追光而行,是光而不耀、默默耕耘,豪迈绽放沸腾的激情。

我日斯迈、而月斯征,瘅恶扬善、静水流深。全省方志人使命作桨、初心为帆,“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借一只寸管,付一腔赤诚;写一方风物,点一盏明灯。飞文染翰、思接古今,笔走龙蛇、眼底乾坤,挥洒出一片长空万里、漫天繁星……

“星光不负赶路人,缥囊缃帙尽古今。”

这一年,我们坚持资治辅政,心怀“国之大者”、聚焦时代之变。逐月汇编《四川要闻》、组织撰写各类型资政报告22篇,逐年编辑《四川印记》服务全省两会,持续推进《四川扶贫志》《四川全面小康志》《四川抗日战争志》《四川方志中的红军长征记忆》编纂,重点推出《巴蜀史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三线建设”专刊,高质量出版《四川省部直门(单位)大事记》《四川年鉴》等志鉴文献……讲好四川故事,增添奋进力量,倾力助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壮丽实践。

这一年,我们坚持存史铸魂,传承“历史基因”,服务现实发展。首次以“官书”形式权威推出《四川简史》,并在“2024四川省文化发展十件大事”网络投票活动中遥遥领先;首次以“志书”名义编纂出版《四川羌族通志》《四川客家志》,留存筚路蓝缕、落地生根的风雨兼程,营造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继续打造《蜀韵纪事》地情丛书,深入实施镇村志文化工程,厚植文史底蕴,承载乡愁乡情,全省乡镇志、村志编纂数量历史性逼近千部大关。

这一年,我们坚持教化育人,共建“精神家园”、屡开风气之先。积极联合教育厅、团省委、各高校以及四川文投、四川日报等部门(单位)共襄盛举,首次全面铺开教育志鉴编纂,全省各地161部编修成果扬葩振藻、你追我赶;首次组织开展“史志杯”巴蜀文化朗诵大赛,吸引10余省(市)3400余件作品同台竞技,推动大赛广受关注、圆满收官;创新策划《蜀道图志》《中国川菜图志》《四川传统村落图志》,摇曳多姿的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惊鸿巴蜀、练舞翩跹;立体推进“方志文化高校行”,10场宣讲活动春风化雨,线上线下好评如潮、精彩迭现……一回回、一件件,一声声、一年年,弦歌不辍、树蕙滋兰,奋力烘托出绚丽璀璨、光彩夺目的美好明天。

追光而行,是与日俱中、云淡风轻,尽情书写永恒的长征。

既崇且丽、中道以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回首来路,七年间一日千里、佳音不断;遥望征程,数风流于斯为盛、捷报频传。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全省地方志事业百舸竞渡、争相轩邈,万紫千红、馥郁芬芳……

“光明齐于日月兮,文采耀燿于玉石。”这一年,精品意识、流量意识、形象意识,是我们奋发有为的底色和基调,四川地方志的传播能效和品牌分量,获得来自四面八方的盛赞与褒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2023)》等3部年鉴,获评新华出版社“2024年度好书”;《巴蜀史志》接连入选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及2024天府书展,四川史志系统4本期刊获得中志办通报表扬;史志“七进”硕果累累,全省建成方志馆高校分馆18个、方志馆58个、史志阅览室151个,乡情馆、村史馆586个,翰墨留痕、文字留香;四川省数字方志馆上架志鉴数字化成果3650余部,四川省情网累计访问量4.65亿次、累计独立访客7816万名,“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累计访问量16.5亿次、关注用户超50.5万名,多次入选“澎湃新闻·文旅传播榜”“顶端政务号排行榜”“全省政务微信公众号省直榜单”,接续创造出洋溢四川特色、四川方向、四川魅力、四川气象的信息化建设崭新篇章。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这一年,担当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是我们一往无前的动力和源泉,推动四川方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西部居前、全国领先。我们总体完成四川方志文化交流中心的设计与布展;我们积极参与四川省情语料库“若水”的开发实践;我们谋划建设“四川省史志馆联盟”,高效整合全省史志馆资源;我们组织开展综合年鉴省级评奖,扎实推进年鉴精品创建……执著与担当、榜样与力量,迎着划破天际的第一缕曙光,让四川方志的旗帜,猎猎招展、逆风飞扬。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向阳而生,方志的理想与使命千年如一、历久弥新。“蜀人从来好事,遇良辰、不肯负时光。”青史纪事、丹册纪勋,召唤着新时代方志人,追光而遇、沐光而行,乘势而上、再写辉煌。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蓄势之年,“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全省地方志系统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不断开创全省地方志工作新局面。“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要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脚踏实地、戒骄戒躁,围绕“三个服务”,不断塑造全省地方志事业发展新面貌。“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要始终存干事创业之激情,怀风华正茂之气、挟锐不可当之势,做好志鉴编修和宣传弘扬“两篇大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贡献更为恢弘磅礴的方志智慧、方志力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执笔:李    果(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省志工作处)

           唐海灵(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综合处)

朗诵:葵    葵(成都人民广播电台文化休闲频率 主持人)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