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详细内容

【散文】贾海 ‖ 父 亲

作者:贾 海 来源:南充市嘉陵区龙蟠初中 发布时间:2020-04-21 09:01:07 浏览次数: 【字体:

请点击收听音频,朗读:张华(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父 亲

贾 海

斜阳芳草,总会凉薄在飞云冉冉的月桥,父慈儿孝,总会让生活别样成梦魂不惮的远方。一些记忆,如雨后的阳光,半是湿润,半是辉煌。记忆是宁静而深沉的,就算岁月的风尘也蒙不去那些真实的明净。

我的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算起来,父亲教书整整教了42年。18岁那年,父亲中师毕业,被分配到老家川北南充一个偏僻得再也不能偏僻的村小教书。那些年,经济萧条,物资匮乏,教书的老师也很少。在村小,父亲一个人要教两个年级,人多,学生基础差,厌学情绪严重。父亲总爱给家长、给学生做思想工作,让他们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

父亲教书挺认真,可谓呕心沥血。白天,父亲要承担繁重的教务;晚上,在煤油灯下,父亲要备教案,改作业,经常忙到深夜。那里生活也极不方便,极为清苦。每天三顿,父亲就在窄窄的寝室外放上一个小柴炉,急急忙忙地煮白米稀饭。有时,好心的村民会从地里弄来菜叶什么的给父亲,父亲就将就煮成菜叶稀饭。虽然稀,但却香味扑鼻。在村小教书的日子里,父亲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在大石岩村教了10年书,父亲因工作原因调到我们村教书。刚到村里,父亲接了一个乱班,纪律差,成绩差,还不尊重老师,有打骂老师的情形。到任前,家长对父亲的能力有些怀疑和动摇。父亲忍辱负重,先从纪律抓起。谈话,家访,关爱学生,感染学生,终于在一个月内使班风好转,学生思想和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乐学,爱学,成绩也自然上去了。这自然博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虽然有了成绩,但父亲从不自傲,教书更加用力了。父亲上课时声音洪亮,老远都听得见。讲课思路清晰,抑扬顿挫,深入浅出,学生听得投入,因而效果不错,几乎每年都要拿乡上、区上的优秀教学质量奖,多次被评为乡上、区上的优秀教师,声名远播。

在我们村小,父亲教了一届毕业班后,就教我们新生,我就在父亲的班里读书。在学校,父亲从不娇惯我,不特殊对待,一视同仁。记得一次,我与前桌的同学发生了一点小摩擦,那位同学告诉父亲,父亲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还用手中的教棍敲了我的头。这是有生以来,父亲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体罚我。父亲的教棍敲得轻轻的,我能理解父亲。

父亲有一颗童心,很乐观。特别是,爱与我们三姊妹逗乐,爱与我们一起干事。记得那年涨洪水,刚好是教师节,父亲放了假。洪水把稻田灌得水涨了老高。当时,稻田里鱼不少。父亲与我把村头的一块稻田放干了,捉了一大篓鱼。父亲从不打骂我们三姊妹,当我们做了错事、傻事时,他总会轻言细语地批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们都很喜欢和敬重父亲。

后来,父亲被调到乡小当会计,离开了他难舍难分的讲台。据说,父亲的珠算打得好,领导才让他当会计,从村小调到乡小。在当会计的岁月里,父亲把工作搞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后勤服务,让领导、老师和学生啧啧称赞。由于家在农村,只有母亲是主要劳动力,家里缺劳力,父亲得帮助母亲干繁重的农活。在工作之余,在节假日,父亲要耕地,抹田,要种菜,担粪。由于父亲很瘦,个子不高,他总是很吃力,肩膀被磨得红肿。但父亲从无怨言,与母亲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那年,我在父亲的乡小读了初中后,到省重点中学南充龙门中学读高中。虽然父亲是教师,但由于三姊妹都要读书,家里很拮据。我不能在食堂买饭菜吃,只好从家里拿粮食蒸饭吃。每个月,父亲都要从老远赶车,背着沉重的稻米赶到学校。每次看到父亲,我都想哭。父亲当时虽然只有四十几岁,但看上去银丝已染,那么的瘦弱和憔悴。每个月千里迢迢来给我送米,我,于心不忍!

父亲最大的特点是勤劳、节俭。教书,干活是父亲的常态。父亲的穿着永远是那么朴素,那么简单。大家都说,父亲像个地道的农民,不像在外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但父亲依然故我,将这些习惯保留至今。这些年,父亲支持我在南充城里买了一套小住房,这是父亲用多年的血汗积蓄帮助我买的。虽然他有退休工资,母亲有社保,经济还比较宽裕,但父亲还如从前一样,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用。他衣着简朴,吃得素淡,剩饭剩菜从不允许母亲倒掉,他要热了再吃。

父亲总是闲不住,他在老家农村和南充郊区的大姑家种了几块菜地。种菜,施肥,取菜,使他忙得不亦乐乎。为了节约,他回老家不直接赶车回去,而是先坐一节公交车,再转车。他说,这样可以节省三块钱。老家离乡上有一段很远的路程,本来可以给五块钱坐摩的,可父亲舍不得。每次回家拿菜,他都要用背篼背,走约一个小时的山路,往往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母亲很生气,经常对他的举动训斥。父亲还是没有“燃性”,仍然乐此不疲。父亲经常对我说,有钱时要把无钱时想,要节约。

2006年,父亲退休,告别了他长长的教师生涯,开始他的晚年生活。他办了个公交卡,几乎把南充市的大街小巷走遍了。他还爱看电视新闻,看报纸,了解国际国内动态及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他关心国家大事,对时政也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他常与我,与西南财大毕业的侄子一起摆谈和议论身边的时事,往往谈得津津有味。虽然人瘦,但父亲精气神十足,记忆清晰,思维敏捷。除了忙家务活,忙他那几块菜地,父亲就帮我接送读初中的女儿。今年,父亲已是72岁高龄了。父亲的晚年生活是丰富的,是幸福的。

父亲,孩儿已经长大,而我却不能天天守在你身旁,从此后,细雨清风皆是我的牵挂。你是一缕光辉,再黑的夜晚,都会照亮我迷茫的方向;你是一棵大树,再大的风雨,都会用身躯护我一地安详。

一些情,就那么简单,却如桑麻般越织越密。或许,父爱如清茶,只需品尝,不需言语,便已经懂了。

作者简介

贾海,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龙蟠初中语文一级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会员,南充市作家协会会员,南充市散文学会会员,南充市网络作家协会理事。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散文20余万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贾 海(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龙蟠初中语文一级教师)

来源: 南充市嘉陵区龙蟠初中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