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大熊猫音频】方志四川 ‖ 熊猫篇 第8集 大熊猫的“保镖”
音频:成都广播电视台 主播: 罗鹏
为加强珍稀动物特别是大熊猫的保护管理,根据国务院的相关精神和四川的实际情况, 1963年,四川就建立了汶川县卧龙、天全县喇叭河、平武县王朗、南坪县白河等4个以大熊猫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相关保护管理工作相继展开。
进入20世纪70年代,猎杀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犯罪活动比较严重。根据1974年2月四川省所发的《关于乱捕滥猎大熊猫等珍贵动物的通报》指出,1972年至1973年,仅青川、北川、汶川、宝兴、今彭州市、大邑等县,就猎杀大熊猫24只,金丝猴40多只,扭角羚230多头。青川伐木厂1966年以来猎杀大熊猫12只。
当时在青川伐木厂军代表桑某、支部书记黄某等指使、带头下,多次使用步枪、机枪等军用武器进行狩猎,导致猎杀珍贵动物的事件是越演越烈。1973年11月30号,北川县马槽公社李某等9人上山打猎的时候,李某击中了1只大熊猫。其他人发现是大熊猫后都说这次惹祸了,当时大熊猫还在跑,李某又拿过其他人的枪继续射击,把熊猫当场打死,每个人分了4斤肉,皮被李某拿回了家中。
1973年11月,针对卧龙林区采伐木材,造成珍稀动物四处逃散的情况,农林部、四川省专门派出联合调查组,对重点产区珍贵动物保护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
这份调查报告中显示,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占全国保护动物种类的60%。由于管理工作没有跟上,破坏自然保护区域的现象比较突出,乱捕滥猎珍贵动物的现象也很严重。有的动物园擅自到产区直接设点收捕珍贵动物。1954年以来,北京动物园在宝兴县就运走大熊猫60多只。有的商业部门也一直在收购珍贵动物皮张。尤其严重的是,产区有的单位和县、社、队的个别干部带头猎杀珍贵动物,引起产区一些群众见到珍贵动物就捕就打的严重局面。当时,自然保护区遭到破坏和严重的乱捕滥猎,导致珍稀动物资源大大减少,有的地区甚至灭绝。
保护珍贵动物的工作迫在眉睫。1973年10月,农林部召开《重点省、市、自治区珍贵动物资源保护、调查座谈会议》,四川很快学习传达了相关会议精神,并形成会议纪要批转各地贯彻执行。会议明确,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是国家珍贵、稀有、特产动物,特别是四川省主产的大熊猫被誉为“国宝”,又称为“活化石”,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一种象征,在科学上也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认真保护好珍贵动物资源,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应切实加强领导,抓好各项工作。
所以从70年代开始,全国就开始了针对野生大熊猫生存状况的普查工作,关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管理局科研宣教处副处长,曾经参与两次全国大熊猫调查工作的古晓东是这样跟我们解释的:中国政府一直很重视对熊猫的保护,它既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国宝。所以为了保护这个物种,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弄清熊猫到底分布在哪里?它有多大种群数量,它又面临什么问题?所以中国政府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概每十年就进行一次熊猫普查工作。普查工作说得简单、通俗一点就是要知道熊猫到底在哪儿?它有多少?它面临什么威胁?我是参加了1999年-2003年的第三次熊猫调查,2011年-2014年的第四次熊猫调查。四川是大熊猫的主产区,大约80%的栖息地和种群都在四川。从某种意义来讲,全国大熊猫调查到底成果如何,主要就取决于四川。陕西甘肃加起来占20%左右,所以四川的工作是最重要的。
农林部和四川省又专门召开重点产区珍贵动物保护会议,拟定了工作措施,强调对珍贵动物严加保护。其中还提出,在宝兴县大池沟新划一个自然保护区,将汶川县卧龙自然保护区由2万公顷扩大到20万公顷,作为全省的中心自然保护区,由省直接领导。
随后,四川各地将珍贵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相关组织管理机构,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严格执行报批制度和奖惩政策,清查打击犯罪分子,严格狩猎枪支、弹具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管理,大力推进包括大熊猫在内的珍贵动物的保护管理工作。
本节目音频内容取材于自《四川省志•大熊猫志》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