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大熊猫音频>详细内容
2024-05-15 15:31:04

【方志四川•大熊猫音频】方志四川 ‖ 熊猫篇 第11集大熊猫的休闲山庄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4-04 10:03:01 浏览次数:648 【字体:

音频:成都广播电视台  主播: 罗鹏

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大熊猫不是你想有就能有的。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目前,只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3省的部分山区,主要在青藏高原东缘的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凉山和秦岭等6个山系中。那我国对于像大熊猫这样的野生动物有哪些保护措施?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管理局的古晓东是这样跟我们介绍的:

那么对于大熊猫保护,我们现在采取的主要措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就是迁地保护,大家都能看到的,比如说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还有这些动物园,实际上它们就是(以)一种迁地保护的形式,把救护的大熊猫放到我们人为饲养的环境里边儿,进行人工的繁育繁殖,保存它的种群,保育它的遗传基因;另外一种就是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指的就是就在它的栖息地进行自然保护,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小区,以及我们现在在做的关于国家公园的建设,还有我们在大熊猫栖息地以及潜在栖息地做的一些比如植被的恢复、栖息地的修复和恢复,包括廊道的建设。

“云横秦岭家何在”?五十多年前的大熊猫生存环境狭窄,却相互割裂成多个孤岛。从1963年我国最早的大熊猫保护区成立,到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束,全国有大熊猫分布的保护区达67个,总面积达336万公顷,覆盖了一半以上的大熊猫栖息地,并保护了近七成野生大熊猫种群。

中国大熊猫保护区群的建立,在大熊猫保护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早的大熊猫保护区成立于1963年,在四川省汶川县的卧龙林区、南平县的白河、平武县的王朗、天全县的喇叭河等地建立了4个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1978年12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国四川省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正式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称谓。

1965年,陕西省建立省内第一个大熊猫保护区太白保护区,那时,全国大熊猫保护区的面积只有14.6万公顷。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有大熊猫分布的川陕甘组织了第一次本底调查,随后在四川省建立了马边大风顶、美姑大风顶、九寨沟、小寨子沟、唐家河以及蜂桶寨等6个保护区,1978年,在甘肃原让水河保护区的基础上扩建了白水江自然保护区;1979年5月,林业部批准建立中国陕西省佛坪自然保护区,并将其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区。自此,四川、陕西、甘肃3省都建立了大熊猫保护区,总数增加到13个,把1/4的大熊猫栖息地和36%的大熊猫个体纳入了保护区的管理范围。

太白保护区的野生大熊猫

国际上通常以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百分比,来衡量一个国家发展自然保护事业的水平。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日本、西德等发达国家和扎伊尔、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发展中国家,自然保护区面积都占到了其国土面积的10%以上。而中国只有16个省、自治区划了4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157万公顷,仅占国土面积的0.16%。

而我国已经划定的保护区,大多数由于管理不善、破坏严重,科研工作更是无力开展,还没有真正起到自然保护区的作用。45个自然保护区中,绝大多数属于森林生态系统,草原、荒漠、水域、湿地等生态系统基本没划,起不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

用声音记录历史,用耳朵了解四川,沿着150年来科学发现大熊猫的足迹,共同寻访四川从发现大熊猫到科学保护大熊猫的点滴故事——四川地方志熊猫篇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自然保护区如何保护大熊猫。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加强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并进一步做好新划自然保护区的区划工作。到2013年,全国有大熊猫分布的保护区达67个,初步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分布比较合理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

这些自然保护区的周围都划出了适当范围的禁猎区,加强对珍贵动物的保护。除了做好护林防火工作,保护区内一律禁止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放牧、狩猎、挖药、烧炭等破坏自然景观和珍贵动植物资源的活动。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省主管部门批准,都不得进入保护区从事生产或非生产活动。

保护区一般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部分,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结合起来。核心区受到严格保护,缓冲区中人类活动受到监控和管理,可以开展研究;实验区在外围,允许持续利用和实验研究。

保护区不仅是保护大熊猫这一物种,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大熊猫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大量的伴生物种也同时受益。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确定四川、陕西、甘肃3省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有效保护珍稀物种,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大熊猫国家公园将加强大熊猫栖息地连通廊道建设,改善栖息地碎片化现状,实现隔离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并在现有已建成工程建筑和交通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建设空中廊道、地下隧道等方式,为大熊猫及其他动物留出通行通道。

听众朋友,今天的“纪念科学发现大熊猫 150周年”《四川地方志熊猫篇》到这里就结束了。本节目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与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播出。我们明天同一时间再会。

本节目音频内容取材于自《四川省志•大熊猫志》

来源:四川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稿审核:张兆法

音频制作:成都广播电视台

主      播: 罗 鹏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