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大熊猫音频>详细内容
2024-05-15 15:31:04

【方志四川•大熊猫音频】方志四川 ‖ 熊猫篇 第34集 无出其右,大熊猫在代言界的一哥地位是怎么炼成的?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5-09 10:18:06 浏览次数:955 【字体:

音频:成都广播电视台  主播:罗鹏

用声音记录历史,用耳朵了解四川。2019年是科学发现大熊猫150周年,《方志四川熊猫篇》带你一起走进国宝熊猫的故事。请听第34集《大熊猫的网红路》。

圆滚滚的大熊猫憨厚可爱,是世界人民的萌宠。不仅如此,大熊猫在“代言”的路上也备受宠爱,代言能力无以伦比。

在我国举办的重大运动盛会上,大熊猫就从未缺席。比如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吉祥物“盼盼”,不乏矫健灵巧的阳光气息。这一经典造型成为很多人心目中大熊猫的标准形象,也一举奠定了大熊猫在“代言界”的江湖地位。“盼盼”的原型就是来自四川宝兴的野生大熊猫“巴斯”。



还有一个亮相大型赛事的熊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中的“晶晶”。“晶晶”的原型“毛毛”是“巴斯”的孙子辈,而“毛毛”的妈妈也小有名气,是世界上首例人工繁殖成活的大熊猫双胞胎之一。他们一家可谓是基因强大,代言体质代代相传。

不仅仅是重大赛事,很多国内、国际组织都会使用熊猫形象作为标识,比如世界自然基金会会徽、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徽、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纪念标志、中俄两国“国家年”徽标等。

成立于1961年的世界自然基金会,是全球享有盛誉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其会徽是一只可爱的大熊猫,灵感就来源于1961年到英国伦敦动物园借展的大熊猫“姬姬”。会徽上,一只体态丰盈、憨厚可爱的大熊猫正向人们款款走来,栩栩如生。随着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全球的会员不断增多,这一标志在世界很多国家都被视为自然保护运动的象征。

同样是借助大熊猫的珍稀和高识别度,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也选择了大熊猫作为自己的标识。协会的成立本身就与大熊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的那场竹开花大熊猫抢救行动中,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应运而生。协会会徽以大熊猫为主题,表明了协会团结广大群众,共同保护野生动物的深远意境。

在大熊猫的老家——四川,大熊猫形象更是无处不在。尤其是成都,不止有吸引全球游客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街头巷尾的大熊猫形象更是随处可见。比如川航的涂装熊猫主题A350客机、春熙路上萌翻人心的熊猫巴士、三环路熊猫绿道上的熊猫装饰和雕塑、成都文化地标之一的熊猫邮局等等。在成都的企业也非常喜欢使用熊猫形象,比如出租车公司、搬家公司等,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成都热门“打卡地”之一的国际金融中心(IFS)那只爬墙熊猫。

用声音记录历史,用耳朵了解四川,沿着150年来科学发现大熊猫的足迹,共同寻访四川从发现大熊猫到科学保护大熊猫的点滴故事——方志四川熊猫篇,一起来听大熊猫的文化品牌经济。

大熊猫形象在国内外都深入人心,不但能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更是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效应。所以“财源滚滚来”莫非说的就是熊猫经济?

据有关资料介绍,中国以“熊猫”名称和形象作为企业或商品品牌、商标的有上万家,比如成都市就有以熊猫为图案的“娇子音乐厅”、南京熊猫电子集团公司等等,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四川还明确提出把国宝大熊猫作为四川旅游的国际品牌形象之一,发展四川旅游业尤其是自然生态旅游。自“十五”计划时期以来,四川利用大熊猫在国际上的影响和知名度,实施“大熊猫”品牌战略,整合各种生态旅游资源,以“大熊猫故乡游”为发展生态旅游的核心产品,以自然遗产地、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为依托,开展森林观光、休闲度假、野生动植物观赏、生态体验、科学考察等旅游活动,生态旅游业逐步成为全省支柱产业和各景区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四川全省有12.38万农民直接从事生态旅游服务业,人均纯收入4378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一倍多。

此外,依托大熊猫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大熊猫书籍和画册、大熊猫影视作品、大熊猫玩具、大熊猫饰品、大熊猫纪念品比比皆是,不仅深受少年儿童喜欢,而且成为不少人赠送亲朋好友甚至出访赠送外宾的重要礼品。大熊猫邮票就是其中之一。根据资料显示,世界发行的大熊猫邮票遍布亚洲、欧洲、美洲等14个国家,包括日本、朝鲜、泰国、荷兰等国家在内。自1961年大熊猫形象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标志之后,基金会和很多国家达成协议,在发行濒危、珍稀动物邮票时,加印基金会标志。通过一枚小小的邮票,大熊猫可爱的形象走遍了世界各地。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