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方言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2-03-02 15:41:05

第35期:四川方言的传承与保护(四)

作者:申 焱 刘 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2-31 15:47:41 浏览次数:1603 【字体:

请点击上方收听本期音频节目

【胖娃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我是成都人,我是广安人,我是南充人,我是内江人,我是乐山人,我是雅安人,我是宜宾人(注:分别代表)

一样的四川人,不一样的四川话。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故事广播FM88.2倾力制作 方言文化传承专题节目——《四川方言》,带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发展历史,在鲜活接地气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独特的魅力。

各位听众,各位网友,欢迎收听《四川方言》节目。我是浩岷。

一首四川话版的乡愁有没有勾起你对四川的无限回忆或者向往呢?你可有听出来,朗诵这首《乡愁》的正是乡愁的作者----余光中。

2’12”-3’18”余光中读《乡愁》】

余光中先生10岁的时候就跟着父母来到了四川,他说自己是地道的“川娃子”,会讲四川话。余光中先生的夫人范我存女士年少时在四川乐山念书,在四川的生活成了他们珍贵的回忆。后来几十年的时间里,夫妇两人的对话用的都是四川话,“乡音无改”。余光中先生说:夫妇两人说的四川话,加起来比岷江、嘉陵江都长。

1’20”余光中:我会讲四川话,可是他们听不出我是哪儿人,四川哪个县,不知道我讲的什么话。】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言维系的不仅是个人的乡音和乡愁,更承载着一方水土的文化基因。中国当代作家王蒙说,一种语言并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文化,是活生生的人群,是生活的韵味,是奇妙的风光,是自然风光,也是人文风光。当你情不自禁地说出方言的时候,马上就和你的童年,和你的故乡,和你的家人建立了联系。而四川方言更是因为生动、机智和幽默的特点,而受到全国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今年热映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太乙真人一口川普”“四川人念不好哪吒”等话题接连登上微博热搜。在众多热门影视作品中,四川方言频频出现,从最早的《抓壮丁》《山城棒棒军》等,到近年的《捉妖记2》《无名之辈》,四川方言营造氛围、刻画人物,担当“包袱”和“笑料”。这些作品中,有的是川籍团队参与创作,台词灵感源于生活,有的是角色需要,有的则完全是神来之笔。为什么影视剧里的方言喜欢用四川方言?因为四川方言的诙谐幽默、感性直白、骂中含情、俗中见雅,是一种财富。特别是诙谐幽默的特质,常常在影视剧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四川方言》,我们用35期的节目向广大听众和网友们呈现了四川方言的博大精深,读之悠扬婉转,听之意蕴深远。

有一种闲谈叫龙门阵

有一种美好叫巴适

有一种助威叫雄起

有一种装腔作势叫假打

有一种搞定叫摆平

有一种打败叫丢翻

有一种指路叫抵拢倒拐

有一种意犹未尽叫味道长

听遍了四川各地的方言,你有没有觉得在中国各省市的方言中,四川方言是最容易听得懂的呢?因为四川方言虽然是方言,但是它的用字和发音和普通话非常接近,吐字发音除了个别平舌卷舌的区别外,绝大多数字的发音都接近于普通话。甚至是字、词、句和语法结构,都和普通话没有太大区别。此外,四川方言的语言特点很精准、很风趣、表述朗朗上口,抑扬顿挫或是铿锵有力。四川方言的独特魅力,更显示出无限的感染力。

2017年,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将老舍的经典作品《茶馆》打造了一个四川方言版,无论是场景中正在采耳的茶客,还是背景音中“冰粉儿、凉糕”的吆喝声,都会让你感受到浓浓的川味儿,再加上“春熙坊”、“德仁堂”、“钟水饺”一个个地标性名称的出现,还原了一个闲散慵懒的市井生活四川茶馆形象。

这部四川方言版的《茶馆》对于四川方言的推广,发挥了创新性与创造性的有效探索,更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从而彰显出四川人的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一样的四川人,不一样的四川话。35期的《四川方言》节目到这里就要和你说再会了。我们的耳畔似乎还回响着“有盐有味”的四川方言,我们的心里似乎还涌动着挥之不去的四川情结。“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这是四川省文化和旅游最新版的宣传口号。四川不仅有三星堆、九寨沟、大熊猫,安逸走四川,更有鲜活接地气的四川方言,带你一路感受天府文化独特的魅力。

【各地方言:四川欢迎您!】

结束语:

一样的四川人,不一样的四川话,《四川方言》,让你在鲜活接地气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独特的魅力。特别鸣谢四川师范大学周及徐教授对节目的精心指导!更多精彩内容您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方志四川或者故事882。

本节目取材于《四川省志•方言志》,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研究所、成都故事广播FM88.2倾力制作,联合打造。


……

《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26集:南充话

《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27期:广元话

《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28期:广安话

《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29期:绵阳话

《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30期:德阳话

《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31期:攀枝花话

《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32期:四川方言的传承与保护(一)

《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33期:四川方言的传承与保护(二)

《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第34期:四川方言的传承与保护(三)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顾问/审听:周及徐(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学位点负责人,四川省语言协会副会长,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四川省汉语方言保护工程首席专家)

审稿:周亚欧(四川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

撰稿:申 焱 刘 心

主播/制作:李申建(播音名:浩岷,成都理工大学广播电视在读硕士研究生)

统 筹: 陈 奎

制片人:罗 鹏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