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祝建党百年征文】刘六佑‖故乡之巨变(组诗)
征文启事:四川省地方志办等五部门联合开展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文字和影像作品征集活动
投稿邮箱: 421551703@qq.com
截稿时间:2021年6月30日
主办单位将根据作品征集情况,组织省内相关领域专家进行集中评审,分文字作品、影像故事2类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川观新闻将为本次作品征集活动作宣传推广,搭建线上主题展区,面向全省千万用户展示优秀作品。《巴蜀史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将择优刊发征集作品,所有获奖作品将结集公开出版;川观新闻、四川机关党建网、四川省情网、“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天府新青年”微信公众号、“四川共青团”官方微博等平台将择优宣传推广获奖作品。
特别提示:征文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同时,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
故乡之巨变(组诗)
刘六佑
一、关于灯的深情述说
1978年之前的好多个夜晚
山村是黑的,场院是黑的,家里也是黑的
我就经常在李白的《静夜思》里寻找白月光
白月光很少,如豆的油灯旁,母亲的叹息时短时长
1983年,村头的山岗上第一次立起了水泥电杆
两根细细的线穿过屋顶再接上一个小葫芦模样的玻璃泡
一拉开关,满屋的亮就替代了油灯和白月光
15瓦用来写作业,8瓦照着进屋睡觉
1992年,村头安装了大功率变压器
养猪场、抽水机房、磨粮房的机器铆足劲儿地响
白炽灯、荧光灯、大瓦数灯把家里照得亮堂堂
2015年,蓄电太阳能落户村庄
一排排路灯矗立在村里的大路和小巷
夜晚一到,整个山村都明亮
记忆里的白月光呢?不经意间已忘掉
二、关于路的真情倒叙
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直通每家每户
大车小车下了高速,一溜烟就可以到自家屋
是爽也是一种酷
十年前,只是一条拓宽的石子路
拖拉机和小货车可以摇晃着喘着粗气慢慢驶入
一下雨,不是陷进坑里就是滑到沟里
索性,下雨别开车,开车趁天晴
二十年前,就是一条田埂或山道
骑车拍摔倒,走路可能会崴脚
雨天,泥浆雨水和大泥
光着脚丫走一趟,没准就会扎刺儿
这就是一条路的倒叙也是今夕之对比
三、关于通信的日臻便捷
20世纪90年代初,我离家几千里当兵在外
想家念亲人就成了绕不开的一道云彩
一封信,一个邮戳至少要半月才能捎回亲人暖暖的嘱托
待家里有了固定电话
请假外出排队打长途电话就成了奢侈的期待
尽管费用论秒计
只要能听到家人的声音,喜悦还是胜过昂贵的话费
接下来有了传呼机
声讯台,忙碌着为我们接收、发送留言与消息
再后来有了笨重的非智能手机和小灵通
发条信息拨串号码就可以把思念表达
现在,有了网络和智能机
躺在床上就可以把音容相貌传遍故乡的每寸土地
从此,天无涯,地无边,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瞬间呈现在眼前
四、关于老家房屋的几次翻建
还记得我出生长大的那几间低矮的茅草房
冬天阴冷,夏天潮湿;逢雨漏雨,刮风直晃
这就是童年老家房屋的写照
自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
广开门路,勤劳致富的春风吹到了每家每户
养猪养鸭再加上责任田的收入
几年的时光,茅草屋就翻建成了宽敞的砖瓦屋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家里除了开办厂子还跑起了个体运输
洒下的是汗水,收获的是幸福
前年,对就是2016年
侄子拍了段视频发给我
我看到了老家的砖瓦屋已经变成了三层楼的小别墅
我在异地用手机给他点了很多个赞
还送上了最真心的祝福和期盼
祝福:改革的春风让我的故乡变得更加美丽与富足
期盼:华夏儿女伟大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作者简介
刘六佑,男,四川眉山人,现居济南,自由职业者。从军多年,业余喜欢写作,曾在各级刊物发表文章多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