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亭:千年产盐重地文脉延续 桑蚕丝线交织龙舞传承
CCTV-10
2019.6.14 12:56 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四川盐亭篇
“盐亭县,以近盐井,因名。”
——《元和郡县图志》
这是《元和郡县图志》对于盐亭县名由来的记载。
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盐亭县设立。此时的盐亭已经依靠盐业,从交通咽喉要地,成为了经济极为发达的地区。从此,盐亭的地名,与这里制盐产业的影响一道延续了1400余年。
民国时期,盐亭的盐井总数超过2000口,盐产品北销广元、陕西,南销遂宁、重庆等地。
字库塔:纪录文化 延续文脉
字库塔,也称惜字塔、敬字亭,是古人用以焚烧废弃字纸的建筑。盐亭县境内大大小小的32座字库塔,使这里成为中国保存此类建筑数量最多的县域之一。
檬子垭村的“惜墨如金坊”,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座字库牌坊。特殊的建筑形态,凝固着盐亭人“敬天惜字”的传统。
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时任县令的董叔封在盐亭留下了勤课农桑、训诲士民的佳话。
在此后的一千余年里,盐亭登进士者达四十余人。在唐朝,盐亭严氏一族更是出现了名臣严震、进士严侁、严公弼等七人,文达武显,光耀乡里。
“只字必惜,贵之根也;……片言必谨,福之基也。”每当盐亭人看见字库塔,就看见了劝喻和告诫。
文同:“胸有成竹”的清贫太守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宋代文豪苏轼写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的这句话,作为成语“胸有成竹”的出处,几乎已经被每一个中国人熟知。标题中苏轼的表兄文与可,就是生于盐亭的著名书画家文同。
文同是文人墨竹的先行者,与苏轼开创了“湖州竹派”。道与技、形与神,在他的画作中高度融合。文同首创“以墨深为面,淡为背”的竹叶画法,令后世画家凡写墨竹,无不受其影响。
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文同逝于赴任湖州途中,去世之时,两袖清风,积蓄无几。他在历任为官之地“兴起文教,子惠穷民”的风范广受敬重,赢得了“清贫太守”的美誉。
袁诗荛:革命信念坚定的年轻烈士
1919年7月,“四川省学生联合会”成立,22岁的袁诗荛被推举为副理事长。次年,学联机关报《四川学生潮》出版,袁诗荛以犀利的文笔、坚定的革命意志,迅速投入了宣传马列主义和新文化革命运动的事业。
1925年春,袁诗荛受邀回到盐亭担任教育局长,并在家乡创办了盐亭国民师范学校和盐亭县立初级中学。此后,他笔耕不辍,并且运用编印刊物、创作歌谣等多种方式,唤起民众的觉醒。两年以后,袁诗荛调任中共川西特委委员,负责宣传工作。在此期间,他以笔为枪,发起了一次又一次进攻。
然而,毕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奔走的袁诗荛,却没能亲眼见到家乡解放的那一刻。1928年,在“学马列,救中国” 的铮铮誓言中,袁诗荛被秘密枪决。
如今,袁诗荛烈士纪念碑依然矗立在他归葬的故土。与之相伴的,还有“盐亭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它纪念着盐亭县数百名像袁诗荛一样,为了家乡解放而英勇就义的烈士。
盐亭龙舞 代代传承
在盐亭,岐伯和嫘祖,是当地人心目中两个极为重要的文化符号。历史上的盐亭,盐业发达、商旅络绎不绝,与大量井盐一同运往外乡的,便是产自盐亭的中药和丝织品。与这两种物资渊源深厚的古老民俗,随之流传至今。
岐伯
嫘祖
岐伯行乡和酬蚕节的盛会,几种龙舞同时现身的时刻。
舞水龙,又名“赶旱魃”。以竹子、棕片和棕丝等不易透水的材料制成龙身,表演时追赶传说会导致旱灾的旱魃形象。
蚕龙,由白色绸缎缝制而成,蚕头硕大,蚕身修长。表演模仿桑蚕劳作和祭拜的场景,体现着蚕桑生产在农耕文化中的特殊价值。
桃子龙,龙身由一连串蟠桃组成,多见于吉庆的场合。
从2007年到2009年,桃子龙、蚕龙、和水龙表演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扩展项目名录。
2019年2月,盐亭县被正式确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由政府举办的盐亭酬蚕节祭祖典礼、华夏母亲嫘祖故里祭祖大典等一系列活动中,腾跃的龙舞,传递着人们千古如一的美好向往。
当字库塔中的灰烬渐渐冷却,不会熄灭的,是盐亭人对于文化的传承与热爱;当时光深处的丝线再度交织,永不遗忘的,是盐亭根植乡野、勇于突破的城市记忆。
用影像记录当下
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
今天的影像
明天的历史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