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影像四川>详细内容

中国影像方志 | 三台:一条河,汇聚千古诗情,流淌生态画意;一座城,守望安乐富庶,憧憬崭新未来

来源:央视科教 发布时间:2021-04-21 15:05:30 浏览次数: 【字体: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CCTV-10

2021.4.21 23:16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四川卷 三台篇

三台篇 预告篇

● 神秘郪江崖墓 诉说悠久历史

郪江,是涪江支流之一。它不仅给三台县带来了丰沛的水系,也带来了悠久的历史。





“郪”是三台最早的地名。早在先秦时期,郪江流域曾存在过一个与巴、蜀两国同期并存的古国——古郪国。中国四大汉墓群之一——郪江崖墓群,见证着郪江流域自古以来的富庶繁华。













三台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隋唐以后,这里长期是路、州、府的治地所在,成为一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清雍正十二年,朝廷以三台山为名,正式设立三台县,并沿用至今。



● 文化润泽山川 流淌千古诗情

素有“书法国宝”之称的国家一级文物——宋刻“颜氏干禄碑”,保存在三台县琴泉寺内,成为为数不多留存至今的颜真卿真迹实物载体。





拥有2200多年建县史的三台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公元762年,杜甫来到梓州(三台)居住。在梓州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杜甫创作了近150首诗作,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语短情长的《夜雨寄北》,把晚唐诗人李商隐在梓州出任东川节度使判官时,对故乡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被历代传颂。





作为与成都齐名的川北名城,梓州在唐宋时期迎来了文化繁盛期。李白、陈子昂、李珣、苏轼、薛涛等众多文学大家留下文化烙印,使梓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诗歌之城。生生不息的三台文化,丰盈了三台人的内心,也照亮了三台人的生活。

● 小城与大学 教育的薪火代代相传

在三台中学的校门口,一座书写着“国立东北大学”的石刻赫然矗立。它见证着三台这座小城与东北大学之间的深情厚谊。



抗战时期,为躲避战乱,国立东北大学成为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1938年,在三台各界人士的倾囊相助下,这所大学开启了8年寓居三台的岁月。



国立东北大学迁址三台后,成立了抗敌后援会,通过墙报、油印小报、街头演讲、剧目演出等形式宣传抗日。在师生们鼓舞下,先后有4万多三台子弟奔赴抗日战场。



为做防备之需,国立东北大学师生在三台县城牛头山腰设计建造了这座大型防空洞。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国防教育基地。





抗战胜利后,国立东北大学回迁沈阳。三台县在遗存校舍的基础上建立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后经合并改称为“川北大学”,成为了现在四川师范大学和西华师范大学的前身。而如今在国立东北大学原校址上建立的三台中学,已是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一所大学和一座小城之间的深情厚谊被双方珍藏,而教育的薪火也在两地传递。



● 小小豆豉 成就“川菜之魂”



这张照片再现了上世纪80年代,三台居民排队购买潼川豆豉的热闹场景。独特的纯手工工艺和自然发酵技艺,让潼川豆豉酿制技艺于2008年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00多年前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活动中,原居江西的邱氏家族迁徙至潼川州定居,在潼川古城南门外经营起了豆豉生意。



根据当地气候,邱氏后人不断改良工艺,采用毛霉制曲的方法,确定了现代潼川豆豉的雏形。



来自涪江流域的优质大豆经过选料、浸泡、蒸煮等多道工艺处理后,将进入“制曲”环节。

潼川豆豉的制曲完全依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冬至和雨水之间,经过大约20天的漫长等待,绵密浓厚的洁白菌丝下,大豆中的蛋白质充分转化成多种氨基酸,发出诱人的香气。





完成制曲后的豆子倒进笸箩,加入适量的盐和醪糟,拌匀后装坛。



经过一至三年的精酿,开坛后,豆豉的异香随即弥漫整个厂房。拥有醇厚风味和软糯口感的潼川豆豉,被誉为“川菜之魂”。从厅堂到民间,小小的潼川豆豉是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材。





三台人的生活滋味,就是潼川豆豉的滋味。小小的潼川豆豉,饱含着迁徙的辛、耕耘的苦、安居的香和憧憬的甜,承载了三台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追求,和对时间与初心的执着坚守。



用影像记录当下

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

今天的影像

明天的历史

中国影像方志

《三台篇》

播出时间

2021.4.21 23:16

来源:央视科教

来源: 央视科教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