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情短视频】巴中07┃第四集 巴国兴盛
【四川地情短视频】巴中07┃第四集 巴国兴盛
(巴中市文广旅局、巴中市委史志办公室供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广播电视局
巴中市的地情短视频解说词
第四集 巴国兴盛
【主持人口播】罗家坝遗址,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距今5300年,总面积60万平方米,其文化堆积从新石器时代直到商周、春秋战国和西汉,出土了青铜兵器、礼器、彩绘陶器、印章、红色玛瑙珠等珍贵文物200多件、其他文物上万件和可能是王侯级别的墓葬,是目前发现的巴人最大的中心聚落,与成都金沙遗址、成都商业街大型船棺独木棺葬遗址一道,被称为“继三星堆遗址之后古巴蜀文化的三颗璀璨明珠”。罗家坝遗址代表了巴国的最高水平吗?
【解说】大约在春秋中期至战国前期,巴国达到鼎盛阶段,比中原的韩、赵、魏三国领土之和还要大,进入了“七国称王,巴亦称王”的时期。《华阳国志•巴志》描述巴国盛况时说:“其地东至鱼服(今重庆市奉节县),西至僰道(今四川省宜宾市),北接汉中,南极黔(今贵州省遵义、思南)涪(今重庆市涪陵、湘西)。”
城坝遗址,又名宕渠城遗址,位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土溪镇城坝村,占地约230万平方米,是春秋战国时期巴族賨人建立的賨国国都,东汉中后期经车骑将军冯绲增修后,达到鼎盛,故又称“车骑城”。遗址出土了编钟、铜戈、铜斧、铜矛、铜罍、铜钲、陶器、漆器、玉器等大量青铜器文物,其中刻有“苍颉作书,以教后人”等字样的十余枚汉简,专家认为可能是四川目前发现最早的“识字教科书”;长胡三穿方内虎纹戈,被考古学家称为是蜀中同类兵器中最精者。有大量保存较好的水井、城墙、墓葬、窑址等文化遗迹,说明城坝遗址具备了城市的规模。
西沱古镇,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属古巴国重地,是巴盐古道的起点,也是长江三峡著名的盐运中转枢纽和商贸集散中心,“水陆贸易、烟火繁盛、俨然一郡邑”,见证了巴国鼎盛时期的繁华。古镇原长约2.5㎞、1314级石阶,因街形似巨龙,由山顶盘旋而下,状如云梯,号称登天云梯,又称为云梯式场镇,是唯一垂直长江布局的阶梯式街道古镇。
【采访】马强 西南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家坝遗址是古巴人由古文化发展到古城古国文明、再到繁盛时期的重要文化,代表了巴国巅峰时期的最高水平。
【解说】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此起彼伏。作为近邻,巴楚天生注定了就是对手和冤家,他们在盟友、敌人间纠缠了近800年,巴国史几乎就是一部巴楚关系史。
伐邓之战标志着巴楚联盟的形成。公元前703年春,楚武王应巴国之请,欣然派使臣道塑与巴使韩服同往邓交好,却在半路被邓国鄾人劫杀,事后也不接受楚国的责备。当年夏,楚巴组成联军,由楚将斗廉率领,包围了鄾,大败邓国军队。
伐申之战,巴楚联盟产生了裂缝。公元前676(689年)年,楚文王即位,巴楚再次组成联军,共同讨伐位于河南南阳盆地的申国。战斗中,因受到楚军的肆意打压惊扰,巴师转而征伐了楚国的那处(今湖北省荆门市一带),取得胜利,巴楚遂以那处为边界。《左传》记载,“楚文王即位,与巴人伐申,而惊其师。巴人叛楚而伐那处,取之,遂门与楚。”
那处之战,巴国认识到自己强劲的军事实力,极大地增强了自信心。巴国决心乘胜追击,进一步扩大战果,公元前675年春在“津”大败楚军,不久楚文王病逝。
【解说】梁忠孝 陕西理工大学教授:虽然那处之战巴国战胜了楚国,但实力仍远逊于楚。在保持与楚的联盟关系的同时,为了保持对楚的政治均势,巴人采用了拉拢秦国的策略,巧妙地借秦的力量,抵消楚国的力量,达到维持秦、楚、巴三国间的战略平衡。
【解说】那处之战后,巴楚战争不断,目的非常明确,为了盐。楚国为防范巴国进攻,在清江边修筑“方城”,称捍关(扞关)。巴国也在瞿塘峡口、汉水上游分别修建了阳关、沔关(弱关)防守。
三峡民俗村,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土城乡,是古代巴文化的摇篮、楚文化的发祥地。其中巴王寨是西陵峡地区远古巴人部落遗址,保存了巫术、女书、上刀山、织布、悬棺葬、茶马古道等特色鲜明的巴文化形态。
迫于楚国压力,一支崇鳖(鱼凫)的白虎巴人氏族开始西迁,他们到彭水后,便由乌江到达今贵州遵义,建立了鳖国。在蜀国望帝杜宇朝晚期,又下赤水,沿岷江到达乐山一带,放弃了原来以渔猎为主的传统生产方式,改为注重农业生产,扩张势力,其首领鳖灵还担任了蜀国杜宇朝的宰相。不久,蜀国的岷江附近发生了大规模的水患,杜宇虽擅长农耕,但对治水却束手无策,鳖灵带人开凿水道,将岷江的洪水引入长江之中,成功地消除了成都平原的水害。公元前666年,鳖灵接受杜宇的禅让,称“丛帝”,迁都成都,直到公元前316年被秦国所灭,开创了历12代、长达300余年的“开明王朝”。金沙遗址就是古蜀“开明王朝”兴建的中心都邑。
灭庸之战是巴楚最后一次联合。公元前611年,庸人率群蛮叛楚,楚与庸战,七战皆北。危难之时,巴师、秦师驰援楚师,合围灭庸。此役,楚不但占领了庸国部分土地,“群蛮率服”,而且还为后来的疆域大扩张奠定了广阔的后方。巴国取得了庸国西部领土,势力扩张至渝东黔北,为日后西迁转入川东造就了立足基地。自此,庸人也成为巴族的一个支系。
公元前477年,巴、楚联盟彻底破裂。巴师倾巢而出,包围了鄾城(今湖北省襄樊市东北),楚军反击,大败巴师于鄾。这场战争的失败,使巴国受到重创,再也无力与楚国抗衡。面对步步逼凌的楚国,巴国为避其锋芒,放弃江汉地区的大片土地,弃土南迁。《华阳国志·巴志》说,“巴人伐楚,败于鄾。是后,楚主夏盟,秦擅西土,巴国分远,故于盟会希。”
【主持人口播】春秋战国时期是巴国发展的鼎盛时期,文化交流、民族融合达到空前高峰,也是巴民族、巴文化形成的鼎盛时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