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冯铜匠一家子
冯铜匠一家子
郭光辉
四川凉山州会理县的手工铜火锅制作已列入非遗项目,堪称一绝。2018年8月上旬,我们慕名来到会理县鹿厂镇明星村冯铜匠手工坊采访,受到冯铜匠一家子热情接待,现场参观了手工铜火锅的制作,亲身体验了手工坊的艰辛和铜火锅制作的复杂。
冯铜匠是冯林海铜火锅手工坊的注册商标,冯铜匠一家子在会理远近闻名,他说已经祖传三代了,现在是省级手工铜火锅非遗传承人。
会理铜火锅是特色美食。自古以来,民间就有用铜锅铜器烹饪菜肴的习惯。用铜锅煮出的菜品有一种特殊的清香,十分可口。同时,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铜对维护人体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了解会理县手工铜火锅已有600多年历史,现在逐步被机制铜火锅取代,因为工艺复杂,体力繁重,技术要求高,许多年轻人已经不愿意继承祖业。这样传统手工铜火锅就物以稀为贵了。
冯铜匠一家子却乐此不彼,他说厂小人不多,技术上严要求,管理上精打细算,在当地农业银行的支持下,有了周转资金,产品供不应求,效果很不错,每年产值100多万,工人工资每月1~2万,利润就不便说了,我们估计没有50~60万不会干的。
冯铜匠铜火锅手工坊家庭成员为主,采用祖传的技术手工制作。
手工坊就在村头路边上,自家的两层楼房,楼下做厂房和仓库,楼上是生活区。
靠近楼房搭建的是锻造车间,用来冲压铜饼和锻炼造型铜火锅。
楼房外边搭建的是溶炼车间,专门冶金废旧铜材料为铜饼。
冯林海,30岁,现在是冯铜匠手工铜火锅的传承人,既是手工坊负责人又是摔大锤的工人,憨厚中透着精明,对祖传的手艺十分尽心。
妻子杨天美,开朗聪明,负责营销和门市销售,有时还在车间帮忙。
父亲冯天明,是手工坊的技术权威,30多年铜匠经历使他什么活都能干,看到作坊兴旺十分满意。
母亲罗永书,热情开朗,既要煮饭带小孩,又要在车间打杂,无论做什么都在笑呵呵的。
儿子冯浩宇,6岁,爱看书喜欢动脑筋,有时要看爸爸制作铜火锅,不知道将来是否会成为新的非遗传承人。
制作铜火锅虽然辛苦,但是随着每道工序的完成,材料变半成品,又变成成品,数据链越来越大,银行贷款也能如期归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