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20世纪80年代前的土法榨油‖青世龙
20世纪80年代前的土法榨油
青世龙
油盐柴米是人们生活的必须,过去榨油的工艺最为壮观复杂。
一日三餐,每顿都离不开油,特别是菜油(什邡农村人见菜油明光铮亮,普遍叫“清油”),在“三高”症频发的今天,菜油的地位显得最为重要。菜油是在油菜籽中榨取而成,今天这道工序已被现代化的榨油机取代。在此之前,土法榨油的工艺延续了千百年,回想起来,那复杂的工艺,壮观的场面,打油(川西农村通常把榨油叫着“打油”,榨油的工人叫作“打油匠”)的匠人那威风凛凛的气势,在过去了的几十年中难以忘怀。翻动过去的记忆是总结前人的勤劳智慧,了解中华民族祖先的奋进历史,对照今天,展望未来,更好地推动社会前进。
打油匠 (尔一/绘,来源:中国青年报)
听老一辈人说,过去人们用的清油,是收了油菜籽晒开炒熟把菸竿绑在一起,油菜籽装作菸圈内用顶子、石头挤压出来。这项榨油工序现在已无人知晓,只是听说而已(菸竿,是三丈多长,平均直径20余公分的笔直木头,菸圈是用竹子划成蔑条编成圆圈套在菸竿上的,顶子是一人高的木棒,用来支撑菸竿用的,这三项都是什邡人晒菸用的农具)。
那是1970年,村上(当时的村叫“大队”)组建副业队,其中有榨油一项,到各生产队找来打油匠,因“打油”是一项重体力劳动,并非任何人都能胜任的.打油匠起码要有一米七八的个子,最重要的是要有强壮的身体,用农村的话说就是要有一把气力,一共找来有十多人在油坊干活。我当时在大队部搞宣传,当然也少不了到油坊(榨油的地方)转悠。油坊要占用很大很宽的房子,当时我们大队的油坊起码有能容纳近千人开会的大礼堂那么大,而且必须是草房。因为打油有很大的震动,瓦房防不了震。
油榨(人们称之为榨壳子)两丈多长,是用上百年的皂角树锯成两半(树龄越长越好),中间掏空,两头用铁丝或大麻索捆绑而成,上下两半的合口留有一丈多长、一尺多宽的缺口,是放油圈(用斑竹划成条,编成直径两尺大的圆圈)进去和上油尖(用檬子木做成的四方边长十多公分,全长约一米多头大尾小的木条)用的。
打油的工序是,先油炒菜子。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活路(什邡人把干活叫作“做活路”),把油菜籽炒成生熟程度适宜,不够和过熟都会影响出油率。这项活路非经过专业培训的熟练工不可。
油菜籽炒好后,放在碾米用的碾槽中稍微碾几转,以油菜籽捧在手中能捏成饼为宜,用伸展的谷草一把,一头扎紧,放在两个重在一起的油圈内,散开呈菊花状,然后倒进碾好的油菜籽,赤脚踩紧,再将冒在油圈外的谷草收紧压好,连油圈形成圆饼,这道程序叫作“踩油窝子”。
油窝子踩好后开始装进榨壳子,一般一榨油装二十多个油窝子,大约可出一百多斤清油。这种榨,榨壳子仰卧,一头高一头底,中间的装油窝子的缺口东西相通。
榨壳子中装满油窝子后,就开始上油尖,开头的基本不用力,后来就要用撞竿撞了。撞竿是用硬杂木做的,直径20多过分,两丈多长,撞油尖的一头戴有铁帽子,油尖的头上也戴有铁箍,防止破裂,撞竿的中腰系上一根大麻索,牢牢吊在油坊的房顶正梁上。撞竿对准油尖撞击产生挤压,这种榨油称之为“撞榨”。
油尖上满后开始“加尖”,就是在没有缝隙的几个油尖中再打几根进去,此时榨壳子的尾端已开始出油,最后在憋得紧紧的榨壳子中还要加尖,这时候就是打油最累的时候了。此时的打油匠,穿着短裤,打着赤脚,露出汗水中夹杂着清油的油渍,两膀和胸脯上的腱子肉鼓出,犹如岩石一样坚硬。打油匠双手握住撞竿的尾端,双眼在不太明亮的油坊中露出闪亮的光芒,皱着眉心,紧紧地盯住油尖,几个箭步,撞竿随着打油匠“嗨”的一声,准确,狠狠地向榨壳子中的油尖撞去。再来,在随着后来“嗨、嗨、嗨”的吼声中,高强度的挤压使房屋震动,榨壳子“扎、扎、扎”直响,那明光铮亮的清油汩汩地流向榨壳子尾部的碓窝中(碓窝,是过去农民用来舂粮食的工具,油坊在榨壳子下装油的都是使用碓窝,因为就地取材方便)。此时停下来的打油匠用沾了些油污的洗脸帕,檫着身上的汗水,眼中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油坊中除撞榨外,另一种是将榨壳子横躺在地,榨壳子的缺口上下相通,装油窝子和上油尖的程序与撞榨相同,不同的是撞击油尖的是用铁锤。打油用的铁锤是生铁铸造,形状如儿童玩的巴浪鼓,重量分十公斤,二十公斤,三十公斤,四十公斤几种。上尖、加尖,是都用十至二十公斤的铁锤,加老尖时就要用三至四十公斤的大锤了。这种榨称为“锤锤榨”,也是油坊中最最艰苦、最最用力的活路。上老尖时,打油匠打着赤膊,双臂抡起大锤砸向油尖,所以做这项活路的打油匠,必须要身体强壮的大汉才能胜任。有时我见锤锤榨的打油匠们吃晚饭时一个人要吃多半洗脸盆稀饭,因为当时粮食比较紧张,即使是干如此重体力活路的人,每天也只能吃一顿干饭。当然,干锤锤榨的大汉的劳动报酬,也要比其他人高得多。
无论是撞榨或锤锤榨,在第一道油榨出来后,都要取出油饼(油窝子经过高强度挤压形成,也统称“麻枯”)用手锤打烂,放到碾米用的碾槽中碾细,再重复头道工序再榨,这道程序称之为“翻二麻”。
榨出的清油装进油桶后,还要加一定比例的清水,起一定的化合作用,清油才会尽快化掉泡泡,显得更加清亮,经过几个小时的沉淀后装进干净的油桶,便可以上交出售了。先前油桶里面的沉淀叫“油足子”,把它们再倒出来,和翻二麻的麻枯混合再次加工,最后剩下结成圆饼的,才叫真正的“麻枯”,用来做饲料或种庄稼用来作肥料。经过打油匠们辛勤的劳动,一般一百斤油菜籽可炸出36斤左右清油,这是产量高的黑菜籽。产量低的黄菜籽,出油量可达40斤。
1980年前,食用菜油基本上都是用这种土法榨出来的。几十年过去了,这种土法榨油已被彻底淘汰,现代化的榨油机、规模化、先进的操作程序接替了这项工作。但土法榨油确实也在那个时代为人民群众的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成为人们难以忘却的记忆。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青世龙(德阳市什邡市洛水镇)
供稿:中共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