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早期土墙房的最后记忆‖唐军

作者:唐 军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0-07 10:53:24 浏览次数: 【字体:

早期土墙房的最后记忆

唐 军

土墙民居,冬暖夏凉,它能抵抗无法预料的地震,造价成本也非常低廉,厚实耐用。夯土建筑,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东南和西南大部分地区。

据最新考古发现表明,4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已经用夯土方法修建城墙和民居。如唐朝长安的皇城、秦始皇陵夯土墙和福建的土楼等,这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在那些保存完好的古村落里,还有偏远地区乡村民居,古朴的夯土房屋,年年岁岁,依然散发着古色古香泥土的韵味。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尽相同,乡土民居建造呈现出多样化风格。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四川遂宁西北农村多数地区不通水电,不通公路,物资极度匮乏。当地百姓就地取材,夯土建房随处可见。施工过程看似简单而又复杂,主人要请风水先生掐算黄道吉日,才能破土动工。等到清晨太阳冉冉升起,在自己选好的土地上,挖出40厘米宽的壕沟,采用当地坚硬的条石做地基,浇水沉淀几天后,再来施工。

人们常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那些受人尊重打土墙的师傅们,个个手艺精湛,远近闻名。筑墙使用的挡板长2.5米,宽30厘米,高40厘米,后面还有一块可以拆卸的小挡板,夯实泥土的墙托长2米,直径为6厘米,上重下轻,还有让墙休光滑使用的拍板等。在那个热火朝天的大集体年代,谁家修建土墙房时,邻里之间都互相帮助,淳朴而又善良。

妇女们做的却是细活,就地取土,然后将其捣碎。泥土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太干墙体不结实,容易倒塌,太湿粘性不牢,水分挥发后墙体变形。泥土搅拌均匀后,用装土的工具搬运到墙上,两个打墙师傅一前一后,望着旁边有说有笑的女人,墙托在他俩手中忽上忽下,越干越起劲。

墙体筑到快一半时,在四角的位置,需加一些竹片作为墙筋,不管历经任何雪雨风霜,这样就会更加牢固。整个墙体都要预留一些小孔,当室内空气干燥时,墙体又将积蓄的水分散发出来,起到一定空气湿度调节的作用。在窗户和门框的顶部,大多镶嵌的是木料或石材,支撑着整个墙体。考验打墙师傅工艺,最难的是那像“金字塔”的墙尖,越高就越危险。经20多天辛勒劳作,亲朋好友无私帮助,一座长方形的土坯墙就能成型。

土墙建好后,还要举行隆重的上梁仪式,时间一般都选在农历含6、8、9的日子,寓意有有有、发发发和久久久。选用上等的白木材料做大梁,将红布条和铜钱,钉在梁的最中间。大红纸上写着:“紫气东来”四个字,堂屋里摆着各种贡品,房主和家人毕恭毕敬地叩拜。然后,上梁正式开始,木工师傅口中念念有词:“吉日上梁,安康吉祥,房主世代,地久天长。”

接着又拿来大红公鸡,用白酒灌醉,将鸡头上的冠子掐破,在房屋的左右都撒满鲜红的鸡血。慢慢地把迷迷糊糊的公鸡放在大梁的中部,几分钟后,大公鸡果然三声啼鸣,大家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拍手叫好。此时,糖果、瓜子撒向院落,小孩子蹦蹦跳跳,最后燃放鞭炮,工匠和亲戚朋友向房主道喜祝贺。在那个浩浩荡荡的年代,房顶上多数盖的是稻草和麦桔,家庭条件稍微好一点的,才能住上小青瓦的土墙房子。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屹立于中华大地千百年的土墙房子,退出了历史舞台。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老百姓的吃、住、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曾用泥土夯造过的土墙房,那些与时光一同逝去的土墙房,是人们最不希望消失的活化石。

作者简介

唐军,四川遂宁人,中共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作家网认证用户,2021年度中国诗歌学会优秀会员。就职于国家一级博物馆上海陈云纪念馆,系《兰亭诗画》杂志特聘主编。美术、文学作品散见《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食品报》《中国乡村》《人民军队报》《作家报》《新疆日报》《军旅文学》《英国文学》《海内外文学联合会》《上海文学》《天府作家》《东方散文》《广州诗刊》《海南诗刊》《河南科技报》《青浦双拥》《青浦文学》等报刊及中国诗歌网、中国散文网、国际诗歌网、北京头条、四川民生报道网等网站或新媒体平台。有作品被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湖北博物馆等收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唐 军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