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抢救峨眉山骨伤术的杨云龙‖陈元昌

作者:陈元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2-20 12:24:36 浏览次数: 【字体:

抢救峨眉山骨伤术的杨云龙

陈元昌

最近笔者参加《峨眉山市中医医院院志》编纂,发现1985年编纂的第一卷上写着“解放初期峨眉盛传刘合顺是刘半仙,善医百病,留他在世好为人民治病”。

刘合顺(1875—1964),四川省峨眉县骨伤名医,出生于峨眉县黄湾乡大峨村。掌握峨眉骨伤术的刘合顺有人愿他死,有人却要他活?

一、刘合顺的骨伤医术

1893年,18岁的刘合顺随舅父金某在峨边大堡抚彝厅,常无偿为医手们干活,深得“金枪医手”的喜爱,常教授拳棒和正骨之术。刘合顺勤奋学习,先后得到13位医手“口传心授”,医术渐熟。

1899年,刘合顺在老家农忙时种玉米,植杉树,闲时在峨眉山当脚夫。一日,金顶一位上海旅客摔伤,“股关节错位”,寺庙和尚得知刘合顺擅长此道,请其诊治。经他手法复位,并亲护下山住南街泰源店治愈,得到两块银圆。心为所动,刘合顺自此开始行医。逢单日进城摆摊看病,双日上山采药。除“骨伤”外兼治吐血、妇科、子宫脱垂、咳嗽、风湿等症,收入颇丰。

1953年,经人检举,以恶霸罪判处刘合顺有期徒刑3年。

峨眉县人民政府以其岁数较大,且有正骨术,特批在劳改队开设门诊,派马兴恕、朱伯英当助手。

1956年,刘合顺刑满就业。慕名来诊者,不仅遍及全县,而且远至自贡、内江、荣县等地的病员亦来峨就诊。1958年,峨眉县人民政府县长牛银山批准刘合顺的请求:将“县劳改队门诊”正式命名为“刘合顺正骨诊所”。这是峨眉县第一个公办骨科诊所,刘合顺远近闻名。

1962年,四川省公安厅发文指示:“县公安局不宜办企业,诊所易名为“峨眉县正骨诊所”,归峨眉县卫生科建制,派雷世清同志去诊所,一是学习刘氏骨伤医术,二是主持诊所工作。从此,诊所初设病床,各项制度逐步走向正规,刘合顺正骨医术有了新的发展。

刘合顺徒弟有雷世清、马兴恕、尧先贵,刘合顺医术从此有继承和提高。刘合顺用药配伍以草药为主,少许中药,坚持“酒水”两用。服法:即一剂药第一二次泡酒口服,第三四次炖肉吃。在辩证施治上,随病加减。

刘合顺正骨复位,临床经验丰富,手法灵活多变,暴发强力,常一次复位,不留后患,效果显著,少花钱、少痛苦,时间短,疗效高。刘合顺在正骨医术方面,堪称峨眉县名医。

二、舍己救事业的杨云龙

那么是是谁救了刘合顺?这个迷团一直令人费解!前不久,笔者采访了峨眉山市中医院原院长、现峨眉山市人民医院退休返聘的中医曾德轫老师。

据他回忆:“四清”运动期间大搞阶级斗争,每个单位都进驻有工作组,比如进驻我们医院的组长是乐山专区医院的苗院长,成员还有总护士长……当时我是学徒按规定是不参加运动的,但安排我作会议记录。

那时的运动就是每天晚上开会,搞人人过关,自我检查或检举揭发。杨云龙是卫生系统的头头,运动中有人检举他丧失阶级立场,为恶霸、保长刘合顺树碑立传,说他称刘合顺“刘二老辈”,让他免于劳役之苦,还安排人当学徒,让他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为此杨云龙被免去科长职务。

杨云龙(1928—1990),四川峨眉山市罗目镇人,师范学校毕业。建国初期,在峨眉县人民政府县长牛银山带领下参加土改工作队,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峨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1950年任城关镇党委书记,后任县教育卫生科科长。

为发挥刘合顺一技之长,他出面担保让刘合顺开门诊,为群众诊治疾病;为传承医术,派人当学徒。杨云龙为保护峨眉县的中医骨伤术事业受到牵连。

20世纪80年代,峨眉县几个联合诊所与正骨诊所合并,成立峨眉县城关医院。1974年,组织上安排杨云龙担任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一直到1980年10月,峨眉县城关医院转制为峨眉县中医医院,就没任职了。

不懂医术的杨云龙心里有人民群众,听基层劳苦大众的呼声,他敢于为民请命,实事求是讲真话,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共产党员的典范。

杨云龙拯救了峨眉骨伤术造福后人,由此,峨眉山市以骨伤为主的中医事业得到延续和蓬勃发展。峨眉骨伤术是峨眉山市中医医院的品牌。2001年,峨眉山市中医医院被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验收命名为“四川省重点中医骨伤专科”。

作者简介

陈元昌,男,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乐山市中区作家协会、峨眉山市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峨眉山市政协。作品散见《经济日报》《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四川文旅》《四川政协报》《企业家日报》《方志四川》《四川散文》《西部散文》《东坡文学》《乐山日报》《三江都市报》《沫水》《三江潮》《嘉廉话》《嘉州文史》《峨眉山月》等报刊及新媒体平台。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陈元昌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