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泸县大坝庄园与它们的主人‖杨光英
泸县大坝庄园与它们的主人
杨光英
位于四川泸县方洞镇宋田村的大坝庄园,距雨坛场镇仅1公里,是方洞镇当时48座庄园中保存比较完整的庄园之一。
大坝庄园大约是清嘉庆道光年间由屈应奎修建,占地面积566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当时有前厅、天井、正厅和左右厢房等。1939年,屈应奎四世孙屈远帆卖给同族屈子聪,经过五六年,陆续扩建了廊房、围墙、戏楼、天井、后花园、四座碉楼,布局成为二进四合院。1956年至1996年,作为粮站使用,后租给其他人办厂,2012年收为县文物,2019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修缮。
中西结合的川南民居
大坝庄园建筑形制为砖、石、木结构,小青瓦屋面。
笔者联系到了远在北京的屈远帆的儿子屈智新,他回忆说——
其实,石牌坊屈氏庄园与大坝庄园相距只有2公里多,建筑年代、结构、形制、材料、功能等,相互参照。当时的庄园,西面有很大一片荷塘,是下堂中塘上堂三进式的院落结构,室内有地板。建筑结构为今天的二层洋楼的样式。楼道庄园中心卧室的位置,延伸到花坛的区域。
大门在一级台阶上,呈“一字形”的砖石仿木结构,六柱五开间。房间下部为出入门洞,上部设有一个方格,原来有彩绘。门顶部是十字顶。门厅是石柱三开间,进深一间,为五架抬梁式;两山屋架为穿斗抬梁式,用四柱。
后廊坊,后扩建为西式廊坊样式,为一栋两层楼房,穿斗抬梁结构。青瓦屋面,上下层共有13个房间对称分布;窗户是仿欧式,上方为塔尖形。廊柱的石质柱上均有雕刻,主要是瓜果蔬菜、山水,花卉、动物等。廊房的后墙与围墙共壁。
外围廊房,在后花园的廊房和围墙两侧廊房为二层。廊房右侧,可窥见碉楼内部,有百年银杏树。还有古井等设施。
门左右两侧的围墙,高6.2米,左右两厕围墙高6.8米,后方围墙高11.57米。大门顶部由仿木结构的屋檐,有防雨排水功能,其余三方,采用在围墙上打梅花洞型滴水方式实施屋面排水。
现在看到的四座碉楼,民国初期修建,设有圆形、方形、弧形、“品”字形的瞭望孔。碉楼高约15米,外形保存完好,内部木质楼板残损严重。碉楼墙体上设有防御的圆形、方形、弧形、“品”字形射击孔。每座碉楼都是三层,底部是一间独立的房间,用楼板封闭与二层隔离。二楼的每个房间,在紧邻围墙处开有一卷拱式小门洞与两侧走廊相连通。
庄园内部排水系统完善,环绕庄园的两侧厢房及走廊,属于西式廊坊,前大门及门厅,呈”口”字形分布。大门处可见戏楼基础。
碉楼、左右厢房、前后走廊、后西式廊坊,围绕左右两侧和后方围墙,形成上下两层相连通的“u”字形廊道。特别是西式廊房到两侧围墙二楼走廊,再到大门戏楼连成一体能通行,是一大特色。整个庄园空间组织、总体框架、建筑造型、建筑装饰都保留了历史的真实性。气势雄伟,恢弘壮观。
大坝庄园具有中国南北风格,中西相融,是涵盖园林建筑、安全防御的典型民居,与屈氏庄园、屈垣子民居等组成国内少有的庄园建筑群落。
丰富的庄园文化
与屈智新聊到了庄园文化——
一是文化教育。屈烜仁那一辈开始,立志考取功名。屈烜仁儿子屈远帆(屈义超)受过私塾教育,国学功底扎实,闲时吟诗写作,家里还保存着一些书画作品。无论男孩女孩,不轻易让其辍学,先请私塾先生到家里学习国学经典,诗书画等,上中学之后走出泸县。要求后辈做人要做到“仁、义、礼、智、信”等,多做好事。
二是规矩礼仪。全家搬到双垣子后,经济实力下滑,但家中的礼仪仍保留着。孙辈要向奶奶磕头行礼,早晚请安,出门和回家也要说一下。吃饭座位长辈晚辈有讲究,有“吃饭礼仪”,长辈没有动筷子前,晚辈不可以僭越。
三是宗教信仰。泸县主要信佛,屈义超母亲和他的第一夫人都信佛。
四是娱乐生活。大户人家的娱乐生活十分丰富。家庭休闲,男子打牌,女子做手工、织布、绣花、做鞋。屈远帆大儿子屈楚,从小喜欢唱戏,家里购买有胡琴等乐器,还有锣鼓,常常自己伴奏,然后边拉边唱,与几个小伙伴一起演戏。
五是节庆习俗。节气时家里自己做米花糖,甜点;冬天做腊肉,要用柏树丫枝熏;十几个泡菜坛子。
为维系社会关系,孩子周岁、子女婚嫁等都要摆酒席,宴请亲朋和乡亲,当地人叫做“摆堂子”。屈氏家族内部,都有大小庄园,长辈生日、传统节日都要庆祝。每年正月初一到初四,屈家亲戚要相互走动,拜年上坟后在大户人家享受九大碗美餐,叫“吃转转会”。端午节家族中要举办聚会等一系列活动,纪念共同的祖先屈原。组织划龙舟,不同队伍,都在水中争抢飞跑的鸭子,或在岸上的树上吊上一枚钱币,谁先划到岸边爬上树拿到了钱币,就算比赛赢了。
其他聚会还有庙会、清明节、春节。春节屈家要祭拜先祖,在雨坛屈远帆的家中设有大牌位,叫“天地君亲师位”几个大字。同时,祠堂中央还悬挂有一根系着红色绸带的扁担,告诫后人不忘前人奋发图强的历史。屈氏一族来到四川,一贫如洗,但前人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用扁担挑起一担一担的货物,由此不断积累,推动屈氏一族走向富强,这就是扁担精神。
兴办实业
屈家办的实业,主要在清江场办了启明小学,在喻寺办衣锦中学,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泸县二中,是全国重点中学。
屈家在方洞雨坛一带口碑好,为贫苦群众做过许多好事。收租时,遇到天干或有困唯的人家,就免了,或少交。有时送穷人的谷子,与下人关系好。有人看病,差点钱或赊账的又穷的,屈远帆也不再收。在屈家当下人的赖宾武说,一次,看见一个难民,穿得很薄,屈远帆把自己的衣服脱下给他穿上御寒。
屈义超一家遭受过土匪威胁。当时,土匪得知屈楚和巴牧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扬言要杀害绑架家人,消息传开后,许多曾受过屈义超恩惠的民众为其求情说,他当地主时,对下人关爱有加,十分和善,后来又多次为乡民义务就诊,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土匪才放弃了绑架杀害的念头。
有为的庄园主人
据屈智新介绍,祖祖屈应奎建庄园,祖父屈烜仁继承了祖上地(田)产,有两个儿子,书香门第之家。伯伯屈吾方(屈义堃),曾任南溪县税务所所长,父亲任事务员,其间在自贡做盐巴生意,被合伙人骗,兄弟二人被迫卖了大坝。屈远帆在双垣子买了房,租亲戚的地来种。
屈远帆(1902—1962),又名屈义超,共有6个儿子,4个女儿。他很有才,字写得相当漂亮,很多人都叫他写对联,而且很会写文章,在1939年卖掉大坝后,曾任方洞乡文书。以后自学中医,取得成都中医学院(今成都中医药大学)函授文凭。在雨坛开药店,治病救人,受邻里百姓喜爱,百姓送“国医屈远帆”金字招牌。新中国成立后,屈远帆响应政府号召,将自己的药铺拿出来,并把在雨坛行医的十几个医生组织起来成立雨坛医协会,首任会长。
屈楚(1919—1986),又名屈智宗,屈智新大哥。1939年考入四川公立戏剧实验学校,1943年在重庆认识郭沫若,并在他创办的“群益社”任副总编辑。因工作关系,屈楚与中国共产党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的共产党员有了联系,其中有周恩来、邓颖超等领导人。从此,屈楚和他的同伴用戏剧形式和手中锋利的笔,继续和反动政府做斗争。
1947年5月,屈楚等被捕,并转入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在这里,他认识了一批杰出的革命志士,如江姐、许云峰、成岗等,包括小说《红岩》中的华子良、孙明霞的原型。后被保释出狱,转移至上海。1949年,他被中央组织部特批为中共正式党员。
新中国成立后,屈楚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上海作协及剧协理事,系著名戏剧活动家、戏作家、诗人,电视剧《家春秋》文学顾问,有获奖戏作《初开的花朵》《北京钟声》《南方来信》等。参加了第一届、第二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接见。
屈楚之妻王品素,河南开封人,出生于革命之家,很有音乐天赋,得到周恩来、邓颖超培养,走上了艺术之路。王品素是上海音乐学院著名教授,民族声乐教育家,曾任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中国音乐协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副会长。获宝钢高雅艺术金奖,上海音乐学院金钟奖、优秀成果奖,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王品素教出了才旦卓玛、何纪光、傅祖光、古兰、曹燕珍、冯建雪、金水玲等一大批著名音乐家。王品素与邓颖超曾同在一个党支部,被邓颖超誉为“声乐民族化的好园丁”。
屈智良(巴牧),屈智新二哥。著名诗人、作家,曾与老舍共事。参加了渡江战役,并任军队记者。著有诗集《南行记》《北行记》《三门峡的诗》等,系建国后第一批著名诗人。
屈智萱,屈智新二姐。中共党员,曾任苏北军区文工团文艺研究室及苏南军区文工团音乐组组长。1953年参加入朝工作队,为志愿军演出,荣获三等功。曾任江苏省文化局艺术处科员、南京艺术剧院声乐教师,副教授。
屈智俭,屈智新四哥。中共党员,空军,转业在宜宾天原化工厂工作,任工会副主席,荣获中共五十年党龄奖章。
屈智新,1941年9月出生于泸县方洞双垣子,地学仪器专家、高级工程师,研制了我国第一台航磁电子补偿仪,为我国航空物探事业填补了一项空白。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先后在国内多家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编写教材3部80万字。
-END-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杨光英(四川泸县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作协会员,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泸州市评论家协会会员。合著《逝水留香》《走读泸县龙桥》,出版个人散文集《心境向暖》《像溪水那样行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