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嘉陵江嘉陵段码头航运轶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0-18 15:07:39 浏览次数: 【字体:

嘉陵江嘉陵段码头航运轶事

嘉陵江是南充市嘉陵区境内过去人们与外界进行物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交通驿道。其时,嘉陵江上百舸争流,境内沿江各类物资的进出、集散都依赖于这条黄金水道。因此,行船拉纤的船工在那时就起着重要作用,木船全仰仗人力驱动,大船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为求得齐心协力,产生了用号子来指挥以达到合力团结奋进的目的,这就是因地理特征的影响而产生出的船工号子。

20世纪70年代嘉陵江上的纤夫

船工号子多以川北的山歌调式演唱,唱词则丰富多彩,都是即兴编创,见山唱山,见水唱水,见人唱人,无一不包罗世事百相,恩怨情仇,诙谐幽默,插科打诨都尽在其中。演唱形式为一领众和。领唱的号子头还要根据嘉陵江的水势、水性的不同,明滩、暗礁以及对行船安危的影响,根据摇橹板桨的劳动节奏,编创一些不同节奏、不同声调、不同情绪的号子。如船行上水拉纤时,就唱“大斑鸠号子”“幺二三号子”“抓抓号子”等来缓解船工拉纤时的紧张情绪。船行下水或平水时,则要唱“莫约号子”“数板号子”“龙船号子”等,舒缓的旋律,能使船工的精神和体力得以放松和恢复。特别在“闯滩”或急流恶浪时,要唱“拼命号子”等,船工要发自胸腔地吼喊,此类号子雄壮激越,彰显出船工高昂的斗志。

嘉陵区的古镇和码头,按沿嘉陵江依次分布,分别为文峰镇、曲水镇、李渡镇及河西、羊口、临江码头等。其中的李渡镇最具特色,无论从历史建筑还是规模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说,都称得上为“古镇·大码头”。

南充市嘉陵区嘉陵江李渡码头渡江场景(陈奕刚 摄)

李渡镇的历史可追溯到隋开皇二年(582年),其时就已是汉初县七大镇之一,当时称为羊耳镇,是明隆庆年间大学士陈以勤的故乡。明末毁于“张献忠剿川”之战乱。清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后,据传有一李姓老汉在此摆渡,习称李渡。由于地处嘉陵江畔,其时江上航运繁忙,各种物资在此集散,渐次便形成了场称李渡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在场上永平街设簿署,清光绪初年改设分县,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设李渡镇。

南充市嘉陵区嘉陵江李渡码头渡江场景(陈奕钢 摄)

李渡镇因水而生,就得益于嘉陵江航运的兴盛。自建场起,由于地理位置处于交通便利、水陆皆通的要冲,还有位于嘉陵江冲积平坝——李渡坝(因镇而名)上,故此民阜物丰,很快就吸引了不少商贾来此开店经营。据李渡镇《陈氏族谱》载,“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陈广茂和陈东山在李渡开设药店,陈壁人经营红花生意,年碾制数万斤土产红花为染料运销外地”。清末民初时,镇上已有商号、钱庄、药房、酒坊、磨坊、油房、栈房、餐馆、屠宰房、染坊、机房共70余家,农本局(官办)一个纺纱厂,茶馆、烟馆、布匠店、干杂店、纸蜡铺以及各种小吃摊点数十家。场上还有米粮帮、盐帮、煤炭帮、过河帮等行帮形成,手工业的铁匠铺、木匠铺各有十多家。由此可见,地理特征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李渡镇逐渐兴盛繁荣起来。与之相辅的是码头的吞吐量也越来越大,因此李渡码头迅速兴起。由于来往客商增多,仅渡口就分设为上、中、下三个。

民国9年(1920),李渡商人雷洪章首创义渡取代私渡,过渡乘客不取分文。1953年改为“渡养过渡”,开始实行过渡收费。到1985年有渡工30人,24马力机动船1只,木船30只,年渡客33.4万人,渡货5万余吨,是当时南充县的大型渡口之一。随着商业的发展,货运业务随之繁忙,码头也就得以固定。至1981年,李渡码头有客运泊位1个,可停靠250吨级的船6艘,成为当时南充县境内四大码头之一。它既是李渡区进出物资的集散地,也是金凤、安平两区大部分物资进出口的集散地。

到2000年,李渡的渡口岸长约400米,宽为300米,有往来船只客船28艘,货船149艘,渔船71艘,平日每天载客3000人,逢场可载客7000人,成为四川省内最大的内陆码头之一。

南充市嘉陵区嘉陵江李渡码头渡江场景(陈奕钢 摄)

旧时,嘉陵江是现嘉陵区境内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沿江的文峰、曲水、新场、土门、临江等码头也曾经有过兴盛,以后随着公路、铁路的通达,船运逐渐式微,这些沿江码头也渐次衰落。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南充市嘉陵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