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富顺二中:百廿名校的草创之路‖刘刚

作者:刘 刚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0-20 16:30:22 浏览次数: 【字体:

富顺二中百廿名校的草创之路

刘 刚

百廿薪火传,双甲谱新篇。

2023年,又一个中国农历癸卯年,诞生于清末“癸卯学制”下的富顺二中,隆重地迎来了历经沧桑的花甲重逢之年。120年前,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无数胸怀教育报国之志的先贤学人筚路蓝缕,于沱江之滨创建了“富顺县官立中学一堂”。120年来,学校历经清代、民国一路跨进新中国,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在巴蜀大地创造了弦歌不绝的育人经典。

作为富顺二中高1995级的一名学生,适逢母校120周年华诞之际,试以史志之名重叙学校那条披荆斩棘的草创之路,回望120年前那段漫长而又光荣的艰辛历程,以期为学校迈步新时代汲取更多的前行力量。

20世纪80年代,鹅卵石围墙环绕的富顺二中老校门(邓佑云 摄)

三年艰辛,一朝定名奠基础

时光回溯120年,正值清朝末期。那时国势衰微,列强环伺,危机四伏,天下有识之士莫不群起而呼吁救国图强之道。于是,深陷内外交困的清政府不得不实施新政。其中,“废科举,兴学堂”成为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

光绪二十七年(1901),朝廷谕令全国,将书院分别改为大、中、小学堂。次年,朝廷正式颁布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个新式学制——《钦定学堂章程》,标志着近代新式教育体系初现雏形。因该年为壬寅年,故有“壬寅学制”之称,可惜因种种原因并未付诸实施。事隔一年,朝廷又通过修订《钦定学堂章程》,重新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由此揭开了清末教育改革的序幕。

据民国《富顺县志》记载,那时的富顺县“科举为昔贤诟病久矣”,“废科举、兴学堂”的主张逐渐深入人心,尤其是创建官立中学堂的呼声日渐高涨。光绪二十九年(1903),时任富顺知县陈锡鬯根据“中学堂定章各府必设一所,如能州县皆设一所最善”的办学章程规定,决定举全县之力兴办一所中学堂,初名“富顺县官立中学一堂”,并“奉文委绅陈庆文、郭昌瀚等于城北三里十字岭创修”,这就是今日富顺二中的最初缘起。

上文提及的办学地址“十字岭”,据说因所在山岭有两条路相交成“十”字而得名,也有“柿子岭”“识字岭”“石子岭”之说。此山岭位于沱江西岸,地处城北之郊,环境清幽,林木葱郁,因山顶平旷可俯瞰沱江,被誉为“俯踞江流,揽烟水云山之胜”,乃读书求学的绝佳之地。不过,在创修富顺县官立中学一堂之前,这里曾是一处练兵比武之地。知县陈锡鬯之所以选校址于此,应是看中其良好的基础条件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由于创修工程得到知县的高度重视,加上乡绅士民的齐心协力,施工进展十分顺利,十字岭上很快呈现“校舍云连,缀以竹树,遂成雅地”的崭新气象。只可惜还未等到工程竣工开学,陈锡鬯即因补授泸州直隶州知州而离任。这位三次出任富顺知县、履职时间长达15年之久的学堂奠基人,在他担任知县的最后一年为全县教育开基立业,值得县人永世感怀。之后,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富顺官立中学一堂于光绪三十年(1904)正式开办,但因“禀设中学未准”,只能暂时冠以“官立高等小学二堂”之名(当时江阳书院为“官立高等小学一堂”),成为一所没有身份认证的“准中学堂”。

第一学堂置业碑拓(来源于《富顺二中校志(1903—1993)》

以上史实,在富顺县官立中学一堂的《第一学堂置业碑记》上得到了充分印证。该碑记撰写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岁次丙午六月上瀚谷旦”,之所以称“第一学堂”,说明在1906年农历六月上旬之前,富顺官立中学一堂仍然未获上级批准。相比较而言,该碑记比县志记述更为详尽,如创修之人除了县志提及的陈庆文、郭昌瀚两人外,还列举了刘树德、张世恒、张朝鼎、陈伯龙、廖学璋、陈玉振、胡学渊、刘启勳等八人。另外,碑记还交代了“光绪廿九年,职等遵奉前县主陈(锡鬯)札,购置十字岭武较场地基修建官立学堂”等重要信息,并详细叙述学堂建设用地的四至范围。

就在《第一学堂置业碑记》撰文的同年,即1906年,四川提学使派员到富顺县视察,重点了解官立中学堂的建设及办学情况。后经转报学部批准立案,富顺县官立中学一堂正式定名为富顺县中学一堂,学制五年。就这样,经过三年接续努力,学堂于“三十二年(1906)始升中学”,一场悬而未决的“中学堂”办学资质终于获得中央朝廷的正式认可,为日后成为全县中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名士治校,开启一流办学路

2000年版《四川省志·教育志》记载:“清末《奏定中学堂章程》规定:‘中学设监督一员,统辖全学员董司事人役,主管一切教育事宜。’”由此可见,“监督”即为官立中学堂的最高行政领导,其选拔与任用十分严格。按当时的选任程序,监督一般首先由知县在县内德高望重的学界名流中选拔推荐,再报省提学使(清末省级教育行政长官)批准委任。

据《富顺二中校志(1903—1993)》记述,在富顺县官立中学一堂(富顺县中学一堂)的历任监督中,不仅有2名翰林(从进士中选拔的皇帝近臣),还有3名高等学堂毕业生。不难看出,这些监督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学历高、社会声望高且兼具维新思想,这样的选人用人方式既彰显了官府对中学教育的高度重视,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这所新式学堂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为提高办学层次、巩固“才子之乡”的历史地位提供了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

首任监督廖正华像(来源于《富顺二中校志(1903—1993)》

如首任监督廖正华(1842—1921),字鹿苹,富顺县赵化镇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由翰林院检讨历官湖北候补道,湖北德安知府、武昌知府。他学行纯笃,识见高远、与刘光第、杨锐为至交。光绪二十三年(1897)由湖广总督张之洞派赴日本留学考察后,极为推崇日本重视国民教育、自强立国的经验,并向家乡写回《劝同乡父老令子弟游学书》,一时引发清末富顺青年到日本留学之风。戊戌政变后,廖正华愤然辞官回乡,从事教育事业。光绪三十年(1904),任富顺县官立中学一堂监督。

再如第三任、第五任监督罗琛(生卒年不详),字笠农,富顺县回龙场人。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二十一年(1895)进士,二十四年(1898)补戊戌科殿试,选翰林院庶吉士。罗琛淡于利禄,两任知县后即辞官回乡从事地方教育。他不但学识渊深,书法尤精,特善榜书,常为县内各场镇书写坊表、匾对。光绪三十二年(1906),受聘为富顺县中学一堂监督。

注:据《富顺二中校志(1903—1993)》及民国《富顺县志》整理

新中国成立前的富顺二中校园(来源于《富顺二中校志(1903—1993)》

进入民国以后,由于中学堂一律改称中学校,监督也从此改称校长。鉴于此,学堂于民国2年(1913)更名为“富顺县立中学校”。至民国15年(1926),因只有初中班,学校又更名为“富顺县立初级中学校”,简称“富中”或“县中”。九年后,学校开始招收高中班,同时实行男女合班,于是又复名为“富顺县立中学”。1949年12月,随着富顺县境解放,学校被人民政府接管。次年,学校改名为“富顺县中学”。1953年1月,学校定名为“四川省富顺第二中学校”至今,简称“富顺二中”。改革开放后,学校先后获评全省首批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23年5月被新认定为四川省引领型示范性普通高中。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从1903年到2023年,富顺二中穿过120年的历史云烟,走过120年的办学之路。在这条路上,有过步履蹒跚,有过波澜壮阔,更有过辉煌灿烂,这一路既展现了中学教育的历史演进,也展示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未来之路,相信有着悠久历史与厚重底蕴的百廿名校,一定会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书写更加壮丽的时代篇章。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刘 刚(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

供稿: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