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曾达一:若内江不再叫甜城,最心痛的是我这个异乡人‖甜源蔗乡

作者:甜源蔗乡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1-06 15:12:39 浏览次数: 【字体:

曾达一:若内江不再叫甜城

最心痛的是我这个异乡人

甜源蔗乡

内江,甜城。虽已无从佐证,但你我仍觉这称谓无需质疑。没有了闻名全国的糖厂和蜜饯厂,但《辞海》里曾有甜城一说。若有人问,凭何甜城?我们如今恐怕也只能答一句:曾经甜过。

而那个让内江有糖史可写,有糖业可兴,有甘蔗可种,有“甜城”美名可称的,竟不是内江人。三百年前,他从福建随叔父带一捆甘蔗,迁至内江,开启了内江糖业兴盛的源头。

他是谁,何时来,在内江何地修宅筑院?又是如何开启了内江三百年糖史的第一篇?

曾达一,宗圣公曾子第69代嫡孙,福建人,16岁迁至内江。在内江龙门镇梁家坝,种甘蔗、建糖坊、搭漏棚、传技艺、富一方村民、兴一城糖业...他的故事,值得被更多内江人了解。

三百年前一捆蔗,让内江甜起来

曾公名毓光,号达一,生于康熙癸酉年(1693年),福建长汀县安仁里孝感乡人。

梁家坝曾公的坟前有碑文,碑文上有记载“……幼颖悟异常,束发受书,辄通大义。少长,器质魁杰,槃槃有大才……”想也是颖悟聪明,饱有学识,善思辨通大义,方能在一件小事后做一个大决策,远赴他乡开拓一份影响深远的事业。

当时曾公的家乡,只有当家的能吃干饭,16岁的曾达一,即使饥肠难填,作为晚辈也只能喝上稀饭。

就在一日干活归来,见厨房一碗干饭,喷香诱人,狼吞下肚。此举遭得父亲一顿好打,族人也是一顿责罚训诫。在达一委屈难当时,从四川归来探亲的二叔为达一抱不平:四川都是干活的吃干饭,东家宁愿自己吃稀饭,也要保证干活的有力气!

达一听闻,便觉四川定是个富庶之地,这吃饭的规矩,就让人觉得前途有望。

不久叔父启程返川,达一也随叔父远赴汉安。

曾公家宅,如今成为被保护的文物

一次偶然,曾达一看到了汉安城路边的几朵菊花。他发现内江菊花开放的时节,也是农历九月,与家乡福建相同。既然菊花开放同时节,那或许从家乡福建引种甘蔗也能成功。

谁能想到,正是他的这个念头,造就了内江制糖业上百年的辉煌。

曾达一趁回福建长汀迁祖先骸骨的机会,再返汉安时,雇了两名制糖匠人挑了一担甘蔗,再经吴、粤、豫、楚诸省,至四川汉安,落地定居。(曾家后人也因感激两位将甘蔗和制糖技艺带到内江的制糖匠人,在其坟前立碑,其坟被称为“蔗奴坟”。此举亦可见曾家家风,淳深厚正。直到1958年修公路时,坟碑才被毁)

今曾家大院俯瞰图

1716年,曾达一将父亲接来内江,在岛湾购置了土地,地形和面积不适合农耕。父子顺沱江而下,寻至沱江乡梁家坝,用120吊铜钱便买下了这块宽广的土地。此处长5公里,又临沱江水道,连接成渝。

随后,曾家父子“刈秽草,伐恶木,筑室于兹,经营攻作”,在梁家坝规划修整,安家筑院,种蔗制糖。

一注糖水,流淌百年

制糖,让曾家迅速在沱江边兴旺起来。制糖工艺是曾家的“传媳不传女”的秘密。

但这秘密似乎随着曾家大气的家风被吹散、传播,沱江两岸也发展渐至“遍地是甘蔗,五里一糖房”。内江靠种蔗制糖而富裕的人们,不再只是姓曾,从此糖坊漏棚,百家姓。

内江因曾达一公而甜,糖与蜜的名字里,却没有这个故事的痕迹。

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几年,曾家后人把祖传的用甘蔗造白糖的技术无偿捐给国家,翌日即举家迁到台湾。

1956年,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糖厂在内江椑木镇投产,年产白糖1000到1500吨,产量占中国大部分,后来又有了资中糖厂、银山糖厂、茂市糖厂等,内江糖老大的称号也由此而来。

龙门镇江边,曾见证了难以胜数的蔗糖生意

而梁家坝曾家大院和“五朵莲花”的故事,也隐喻着内江糖史的兴衰。

曾家子孙落户梁家坝后,曾据曾家大院、龙升号、薛和号、花园和扦子门五处,地形形似莲花,五座大庄园里,互设碉堡,防守严密。据传,曾家大院曾有上千匪贼围攻,均折节逃去。

后“五朵莲花”先后凋敝,如今仅存曾家大院一朵,其余皆瓦砾难寻。

再后来,曾家大院也收归国有,大院猪舍、牛圈等被先后撤去,这个曾经热闹的院落,随着内江糖史,沉寂下来。

曾达一先生墓碑碑文拓片

渐渐,人们只记得这座城市曾经因糖兴盛,闻名全国甚至享誉国际。

只怕,随着时间推移,若无人拾起这蒙尘的糖史长卷,人们不仅会将曾达一尽忘,将曾家大院的来源混淆,更会不再跟友人力争内江甜城的美名……

若曾公有灵,想必也会祝愿这座汉安城,能留下一份长远传承的甜蜜,而非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参考文献:

1.《曾达一墓碑碑文拓片》

2.《曾达一谱系略考》

3.《内江糖业兴衰记》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甜源蔗乡

供稿: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