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抗战烽火忠诚碧 家事国事担当行——缅怀抗战中因公殉职的外公谢自强‖曾向红

作者:曾向红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1-09 14:06:54 浏览次数: 【字体:

抗战烽火忠诚碧 家事国事担当行

缅怀抗战中因公殉职的外公谢自强

曾向红

前记:一个心心念念的夙愿

多年来,一直想为外公写点什么,追忆他、缅怀他。今天,手中握着厚重翔实的资料、曾经的专业背景的加持,让我终于可以既身在其中又保持距离凝视着他(身在其中,得其情感;保持距离,理性客观),为他老人家立体画像了。

外公名叫谢自强,家谱字辈名谢明华,1931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是公立四川大学法政学院政治经济系首届本科毕业生。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职于内江县府和县党部。1942年6月因公殉职,时年39岁。

外公去世时,母亲还不满7岁,舅舅3岁。因外公在旧政权任过职,母亲和舅舅后来受到诸多牵连。他们小心翼翼,极少对儿女提及自己父亲的往事,用“遗忘”去“屏蔽”那段历史。相当长一段时间,对孙辈来讲,外公就成了一个既模模糊糊又挥之不去的“迷团”。

故乡也好、血缘也好,总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抓住你。“遗忘”与“屏蔽”的时间越是久远,期盼“回归”、复原真相的意愿就越是难以抗拒。零零星星知晓了外公一些事情后,我开始思考,外公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给我们后辈又留下了什么呢?

2023年清明期间,我特意回了趟老家四川,开启了一次“探访外公足迹”的寻根之旅,带着血缘亲情去拨开云雾叩问历史真相,触摸外公步履和谢氏家族的踪迹。

当在四川大学档案馆查阅到尘封了90多年且完整的外公学籍档案时,当在原内江县档案馆(现内江市东兴区档案馆)翻到泛黄旧纸保存下来的外公履职甜城和因公殉职的历史印记时,当在内江龚家乡王家湾拜碣“谢家糖坊”旧址并访问当地老人时,特别是偶然发现母亲的手稿《谢家的家谱》(笔者注:系母亲生前访问谢家族人的口述记录及母亲本人知晓事情的回忆记录)时,时光如倒流般唤醒了沉睡近百年的记忆。鲜活的形象、珍贵的细节,外公的人生历程在这些人和物的追忆和映衬中,立体清晰地复苏重现……

外公谢自强四川大学学籍档案(1929-1931年),原件存四川大学档案馆

外公39年短暂的人生轨迹,是饱蘸着川音蜀韵的独特样本,展现了四川在民国时代抗战时期浓墨重彩的痕迹,见证了抗日大后方四川一个县城“国破山河在”的顽强抗战精神,彰显出那段峥嵘岁月家事与国事的铿锵共鸣。他的人生历程,既有求学过程中的艰辛磨砺与奋力奔跑,也有为家族糖业尽心竭力付出的智慧与心血;既有在抗战烽火中迎难而上、对抗日事业尽忠职守的坚毅与担当,更有为抗战募捐战机之公务遭遇车祸、以身殉职留下的太多不舍与遗憾……

缅怀:抗战烽火忠诚碧 家事国事担当行

(一)

移民家族,因糖发家

从一个人身上,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影子和一个家族的烙印。1903年冬月十七日,外公出生在四川内江县龚家乡(驼驼场)王家湾洗布氹的“谢家糖坊”。虽生在乡下,但外公的家世却不普通,民国时期,“谢家糖坊”在内江县龚家乡称得上是远近闻名的耕读世家、名门大户。

据谢家长辈回忆,谢氏家族的祖先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从福建省汀州府武平县(今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高泰里(四面山)迁徙来的移民。这支谢氏家族的族谱字辈是:文(魁)、龙(懿/毓)、兴、万、代;鸣(明)、凤(奉)、继(吉)、三(山)、宗。

“谢家糖坊”的开山老祖宗叫谢万和,他有四兄弟,也称四大房人。四兄弟分家后,长子谢万和这房留在龚家乡王家湾承祖业、续办糖坊,他带领家人励精图治、勤劳致富。谢万和就是我外公的祖父。谢家是糖坊兼漏棚同时开设,甘蔗送“谢家糖坊”榨汁后,在糖灶房熬成白糖(药糖),再由挑夫挑至离驼背场约5公里远的沱江边“碑亭湾”码头,装船运往重庆、汉口、上海等地经销。由于经营有方,谢家开始逐渐发迹,开枝散叶、人丁兴旺。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四川成为抗战大后方,带动了各种战时经济迅速发展。位于成渝线正中的内江,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特别是糖业经济在四川的龙头老大地位,迅速跃居为陪都重庆和省会成都之后,排名第三的川内重要经济中心,号称“内老三”。抗战期间,中国军方动力燃料奇缺,而蔗渣可提炼出战时急需的酒精,以代替汽油作为飞机、汽车等的动力燃料。据载,当时内江的酒精产量占民国政府、军事机关和在华美军所用动力酒精的13.84%。内江糖业经济为恢复中国海陆空交通生命线作出了巨大贡献,彰显了内江经济重心的战略地位。据1944年的统计,当时内江县城内,各银行钱庄设有分行办事处多达41家。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均在内江设分支机构。当时的内江不仅是沱江流域糖业中心,同时也是四川的金融中心。

另据四川省食品工业科研所有关糖的调查资料统计,1942年,内江蔗区所属的6个县有糖厂8家、糖坊1347家、漏棚797家、糖坊兼漏棚961家、冰橘铺47家。内江这几千家“糖坊漏棚”群,成为四川民族工业(糖业)的先驱,祖上的“谢家糖坊”就是内江这961家糖坊兼漏棚中的一家。在抗战大后方战时经济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谢家糖坊”的糖业也得到持续稳步发展,进入了“黄金鼎盛”期。这期间,外公也成了“谢家糖坊”得力的“当家师”(掌舵人)。

(二)

川大深造,艰辛求学

外公的求学之路充满坎坷,一路艰辛。他先是在龚家乡读私塾,再断断续续去县城就读内江县立中学,1927年24岁时于县中毕业,同年考上四川大学,是公立四川大学法政学院政治经济系首届本科生。

谢家虽说是当地大户人家,因举家族之财力供众多子女读书,平时家人非常节俭。当时从内江到成都交通极不方便,在大学4年求学路上,外公每学期都是自己挑一担子徒步去上学。担子的一头是书籍和被盖衣物,另一头是一大坛子胡豆瓣酱(也就是一个学期的菜)。从内江县龚家乡出发,到成都要五六天时间,途中晚上住的客栈卫生条件极差,全身长满虱子,开学到达学校或是放假回家,都要脱下全身衣裤在锅中烧开水煮,才能把虱子除净。

到了大学三年级,外公就开始了勤工俭学半工半读,主要的兼职是在省教厅刻钢板写蜡纸,另外还做一些草拟抄写公文报告之类的活(外公的毛笔字非常漂亮)。有幸获得在省教厅任职的外公二姑父门启昌的帮助,从事文字方面的工作,酬金也就多些。外公把赚来的钱做伙食费,就这样一步步坚持下来,最后终于拿到了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2023年3月30日,在四川大学档案馆,笔者颇感惊喜查到了外公90多年前完整的学籍档案。摘录如下:

(1)谢自强,四川内江人,民国十六年九月至民国二十年六月(1927年9月—1931年6月)在公立四川大学法政学院政治经济系学习。第一年是预科,第二年到第四年是本科。政治经济系本科四班毕业,本科四年平均成绩73分。

(2)四年共开设课程34门。预科7门:国文、心理学、英文读本、法学通论、理论学、伦理学、经济原论。本科第一学年4门:宪法、政治史、政治学、国际公法。第二学年8门:行政法、民法总则、财政学、外交史、银行论、社会学、刑法总论、货币论 。第三学年15门:保险学、簿记学、商业史、商业政策、统计学、工业政策、市政论、社会主义、移民论、会计、经济发展史、交通政策、经济学史、农业政策、社会政策。

以上这些现代课程的学习,为外公毕业后履职及执掌家族实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查看外公学籍档案不难看出,当年的民国高等教育属精英教育,课程设置也完全与国际接轨,并实行“宽进严出”的培养模式。外公所读的川大法政学院政治经济系,1927年入学108人,4年后获得毕业证的只有45人。能正常毕业的不到42%,超过一半人因各种原因,中途被淘汰,没能获得毕业文凭。

(三)

履职甜城,经营家业

大学三四年级,外公一直在省教厅勤工俭学,其能力得到认可。大学毕业时,姑父门启昌很想把他留在省教厅做事,但他眷恋故土,思乡心切。家中既有老父老母,又有妻室,还有家族糖业盼着他回去打理,就婉言谢绝了姑父好意,怀着成就一番事业、荣耀家族糖业的强烈愿望,回到了家乡内江。

1931年到1942年十年间,外公一直在内江县府和县党部任职。他业务能力强,事业有成。抗日战争期间,也是他最忙碌最高光、公务异常艰巨繁重时期,先后担任县府教育科科长、督学、社会科科长(兼空袭紧急救济组组长)等要职,同时任县党部执委(三名执委之一)、宣传科科长等职,还兼任《内江日报》理事。(笔者注:那时民国县府机构不设副县长,县长下面直辖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军事、社会6科,也没有现在局一级的设置)

因在县府和县党部同时任职,外公每月工资是大洋两百块。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40年代初,每月两百块大洋是非常可观的收入。因外公是“谢家糖坊”的“当家师”,他把每月工资全部投入大家族的开销中,从不存私房钱,为家族糖业发展倾尽其力。

当时,“谢家糖坊”是四世同堂的大家族(移民家族抱团取暖、抱团发展,有利有弊)。20世纪三四十年代,谢家有男女老少四五十人。经营的田地是,一百多担谷子的田,八十多亩的地。常年雇工种地(家人也参加劳动,干些比较轻微的活),平常雇劳力十多人,有马倌、牛倌、猪倌和羊倌。到了糖坊开碾时节,雇工就有一百多号人。在当地,“谢家糖坊”算得上是地多田多帮工多。

外公做“当家师”时,家族糖坊发展持续向好,家业也越来越殷实,但他有强烈的“惜福”理念,一生克己节俭,生活勤俭朴素。由于衣着过于老旧,有时还会引起误会。他当宣传科长,又是教育官员,经常要在各种大小会上即兴演讲。一次召开抗日宣讲群众大会,外公身着粗布长衫,脚穿草鞋就上台讲话,旁边有人以为他是抬“滑竿”的轿夫,就说,那个穿草鞋抬“滑竿”的都去上面讲话,干啥子嘛?!

外公还是位勤快人,一回到乡下家里,他马上换上旧衣服,要么与“二当家”(“当家师”的副手)碰头,谋划家族糖事农事,要么就撸起袖子干活,打扫谢家大院的马圈、牛圈、大院坝子,就连大院通往驼背场乡场的石板路,也被他清扫得干干净净。听谢家老辈人讲,外公从来就是这样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乡人族人做榜样。

外公高度重视子女的读书教育。笔者母亲4岁零4个月就“发蒙”识字,外公安排私塾先生教她背《增广贤文》,未满5周岁就正式上国民小学。在生活上,外公对子女也极度严厉,甚至有些苛刻。母亲从小穿的衣服,全是用外公外婆的旧衣服改缝的,6岁前没有穿过新衣。母亲记得外公唯一给她的礼物,是两件花麻布衣服,那是她念小学二年级时,参加全县小学生会考荣获第一名,得到一块大洋(银圆)的奖励,外公很高兴就买了几尺花麻布,让外婆缝了两件新衣服做奖品。这两件新衣,也成为外公去世后追忆父爱、滋润母亲最美好的记忆。

(四)

抗战烽火,忠诚担当

外公任职内江县府县党部期间,正逢抗战烽火国难当前。他奔波于抗日救亡宣传、学校搬迁、空难受灾难民施救安置、“一元献机运动”“征募抗战寒衣”和督催“捐献抗日战斗机款项”等公务上,显示了在民族艰危时刻,抗战大后方四川一名县级地方基层官员的忠诚、敬业与担当。

抗战正面战场失利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毗邻重庆的内江也成为日机轰炸目标。学生在炸弹威胁下上课,在警报声中读书。为躲避日机轰炸,部分学校整体搬迁农村乡下。1938年,县中师生冒着日军飞机逼近轰炸的危险,出没在乡间泥泞路,把学校整体疏散搬迁到白马镇水心坝张氏祠堂继续办学。1939年春,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迁松柏乡般若寺……作为县府教育官员的外公,与广大师生一起,为战火中能安放一张书桌,为保住内江教育文脉,尽心尽力,守望相助。

1941年,在担任县府社会科科长期间,外公主持了内江县“一元献机运动”和“征募抗战寒衣”工作。据《内江抗日救亡运动档案史料选编》记载:4月12日,县府邀请各机关法团负责人商议全县的“一元献机运动”,通过宣传发动,民众积极响应,全县共捐款336987元。同年10月9日,县府又将“征募抗战寒衣”代金共12549.36元汇至全国征集寒衣运动委员会四川省分会,内江县超额56.8%完成配额任务。

1940年12月31日,征募寒衣委员会四川省分会收到内江县捐寒衣代金法币的收据(部分),原件存内江县档案馆(现内江市东兴区档案馆)

1941年,外公还临危受命,兼任内江县空袭紧急救济组组长,为空难受灾难民施救安置等救济工作尽职尽责,从未懈怠。原内江县档案馆(现内江市东兴区档案馆)保存有多份外公代表救济组给县府、省府呈报的内江县城遭日军飞机轰炸损伤及施救情况报告存档原件。例如,1941年7月28日和8月22日两次遭轰炸的报告摘录如下:

第一次投弹18枚,伤42人,死15人,损房45幢,毁房3幢;死亡恤金600元,重伤恤金360元,轻伤恤金150元;施粥1059.74元。

第二次投弹44枚,伤123人,死72人,损房363幢,毁房470幢;施粥等救助费20601.34元。

两次空袭发生后,县空袭紧急救济组(联合办事处)均按标准发放抚恤金,施粥4天。

内江县遭到日军空袭期间,外公公务非常艰巨繁忙,家人一两个月都不见其踪影。外婆实在不放心,就带着母亲从乡下来县署探望,有时见不到人,有时刚见面,吃饭时间到了,他担心耽误公务,就把外婆和母亲送到外婆在城里的娘家去吃饭。对此,当时只有6岁的母亲很有意见,她想与父母一起去县府食堂吃饭,以为那里有好吃的,父亲还可以多陪她一会儿。只可惜这点奢望从未实现。

(五)

因公殉职,英年早逝

抗战时期,中国用于作战的飞机,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不及日本。而四川又是遭遇日军疯狂轰炸的重点区域,从上层官员到下层百姓一致认为,若中国空军强大了,日军就不敢来轰炸四川了。因此,“航空救国”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母亲也说,抗战中她最害怕的就是“跑警报”。小学放假,到县城探望她外婆。只要听到防空警报一拉响,她牵起一双小脚的外婆,随扶老携幼的人群拼命往郊外跑,惊慌失措吓得半天都喘不过气来。母亲一直记得当时有大人告诉小孩子,等中国的飞机多了,大家就不用跑警报了。

在“航空救国多献飞机”背景下,抗战中后期,四川各县多次开展募捐战斗机的“献机捐款”活动,表现了四川民众空前高涨的抗日爱国热忱。外公就是在督查“献机捐款”中,因公殉职的。

1941年5月 四川省政府要求按规定办理捐献飞机运动给内江县政府的训令,原件存内江县档案馆(现内江市东兴区档案馆)

对于谢家人来说,1942年那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是一桩刻骨铭心、不堪回首的往事。外公骑马外出督查各乡,催收抗日捐献战斗机款项之公务。任务完成后返回县城途中,遭遇车祸,身受重伤,一周后不治身亡。

1941年10月,作为县空袭救济组组长,外公谢自强代表救济组给县府呈报的内江遭日军飞机轰炸及施救情况报告,原件存内江县档案馆(今内江市东兴区档案馆)

逝者无言,档案有声!80多年后,2023年4月3日,笔者在原内江县档案馆查阅到当时县府存档原件,终于还原出外公遭遇车祸、因公殉职的全过程。

(1)车祸日期及地点。1942年5月30日晨,白衣阁。“乘马道经距县城约2公里处之白衣阁下,突遇西上汽车数辆,飞驰而来、人马撞翻”。(笔者注:“白衣阁”,现内江市市中区“丛林铺”,今松山路)

(2)去世时间。1942年6月5日傍晚,医治无效,去世。

(3)死亡性质。因公殉职,“催收献机捐款公出殒命”。

(4)追悼会。为褒扬外公为抗战事业尽忠职守、献身事业之精神,1942年9月10日上午10点,在县党部礼堂召开了庄严肃穆的追思悼念大会。参加人员有县党部书记长张得刚等县党政主要官员和公职人员,还有各界代表及学生代表。

(5)去世时担任职务。县府社会科科长,县党部执行委员(三名执委之一)。

(6)《恤金证书》及恤金。依据国民政府1934年颁发的《公务员恤金条例》,县府向外婆(陈明芬)发放了《恤金证书》及100元恤金。80多年过去了,证书早已不知去向。外婆那张证书领收单(盖私章),竟安然无恙保存在档案馆,令笔者非常惊讶。

1942年8月13日,外公谢自强追悼会,内江县党部执委会的公函。原件存内江县档案馆(今内江市东兴区档案馆)

1943年10月3日,外公谢自强恤金证书领收单。由外婆陈明芬盖私章领收。原件存内江县档案馆(今内江市东兴区档案馆)

在县档案馆,笔者还查到不少珍贵的外公忠诚履职及因公殉职的材料,有幸见到历经80多年岁月沧桑重现外公人生步履的原始印记,令我肃然起敬。作为外孙,我实在应该跪着拜读才对得起外公的人生!

对外公的追思悼念情况,母亲手稿《谢家的家谱》有详细回忆。读着涕泪涟涟的文字,仿佛亲临现场:

亲朋好友为悼念父亲,送来的挽联和挽幛有两百多幅,整个谢家大院到处都挂满了。挽幛里有被面、绸缎十多件,母亲舍不得用,一心想留着给我出嫁时做嫁妆。时代的变迁使这一愿望终成幻影。

(2)时任内江县县长的易元明也亲自到龚家乡“谢家糖坊”父亲灵堂前悼念。他悲痛哽咽道,自强,你是我的左膀右臂啊!你这一走,等于砍了我的一只手啊。易县长送来的挽幛是一段约六尺长的蓝色绸缎。

(3)父亲虽在县城做“官”,但对乡下家里请的雇工从不叱骂,也不乱指点,全是言传身教,家里的雇工既怕他又喜欢他。他见到乡里的乞丐也会问长问短。他去世了,不少雇工来祭奠他,就连驼背场街上的乞丐都来到灵堂为他烧一炷香。

(4)父亲死后静静地躺在棺材里,在闭殓出殡前,长辈叫一双儿女去看他最后一眼。当不满7岁的我和3岁多的弟弟走到父亲面前时,突然,他的两个鼻孔淌出鲜血。此时的父亲啊,仍对生命有着强烈的渴望!他对两个小孩子放心不下,舍不得走啊(笔者注:听老人们讲,死者若见到放心不下的至亲至爱时,就会口鼻流血)。父亲葬在内江县全安乡同子坡上,为了后人不要忘记他,弟弟谢奉翔又取名为谢同坡。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一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外公39岁事业如日中天,抛下妻子儿女,就这样走了。当年,外婆38岁,还是小脚加文盲,两个小孩从此就没有了父亲,缺失了父爱的呵护与陪伴,一路走来,可想而知是何等艰辛艰难。家中顶梁柱骤然坍塌,外婆在痛苦中不能自拔,脖子前长出一个拳头大的“气包”。小时候不懂事,笔者常常追问外婆,为什么外婆脖前长个包包啊?长大后才明白,那是因为外公去世后悲痛欲绝之缘故。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在外婆柔弱肩膀苦苦支撑下,在家族亲人帮衬下,母亲和舅舅历经艰辛,坎坷前行,终于双双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建设新社会的中坚力量。

(六)

祖辈精神,赓续传承

据谢家老人们回忆,外公因公殉职后,县府给“谢家糖坊”送来“文魁”匾额。与原有的“武魁”匾额,双双挂在谢家大院高高的大朝门(正大门)上。“文魁”匾,是追赠给外公谢自强的,是对他生前为内江教育文化事业所做贡献的充分肯定及抗战中以身殉职的褒扬。“武魁”匾,是以前追赠给北伐战争中英勇牺牲的谢少康的(外公堂兄,四川法政学堂毕业,国民革命军二十军杨森部队混成旅步兵团第一书记,北伐军中党代表,北伐中牺牲在湖南常德府丁家湾)。

谢家这“一文一武”两块匾额,一个在抗战中因公殉职,一个在北伐中英勇献身。它是谢氏家族的一种表征,也是谢家人家国情怀的真实写照,多年来成为谢家教化子孙、传承家风的精神图腾。民国时期,县以下实行“乡村自治”,士绅乡贤主导基层治理,匾额家风文化在乡村基层治理中起到了引人向善、催人上进的示范作用,具有“民德归厚”的教化意义。

一块匾额就是一段凝固的历史,它承载着家族文化的记忆。越是对自己家族历史了解,就越足以让人肃然起敬。可惜这两块匾额没能熬得过岁月的碾压,早已荡然无存。

斗转星移人渐远,千秋遗爱留世间。外公离开我们虽已80多年,但儿孙后人的血液里流淌着外公DNA神奇密码,他对抗战大业的忠诚与坚毅、对事业对家业的敬业与担当,这些品格和精神是后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笔宝贵财富。

启示:家族糖业兴盛百年之“秘诀”

为什么祖上“谢家糖坊”制糖业能越做越大、兴盛百年,抗战时期还进入“黄金鼎盛”?除了四川成为抗战大后方,各种战时经济迅速发展的大时代大背景外,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近年笔者研究家谱,慢慢悟出了“谢家糖坊”发迹和百年不衰的三条秘诀:那就是好学、行善、进取。一百多年来,这些治家兴业理念深深地刻在谢家人的骨子里,融化在了血液中,是一种“暗物质”,代代相传。

“谢家糖坊”旧址。2023年4月2日,摄于内江县龚家乡王家湾洗布凼(现内江市东兴区龚家乡王家湾)

好学:耕读世家,重视教育

“谢家糖坊”是四世同堂的大家族。老祖宗谢万和认定,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读书关系到子孙个人命运发展甚至整个家族兴衰。后代不读书,家业就没有后劲。因此,几代“当家师”均秉承“一人受教育世世代代受益”之理念,举家族之全力供众多子孙读书,在儿孙教育投入上不遗余力。男孩一般由家族供养至大学毕业,女孩大都读“陪嫁书”至中学。谢家男儿要么就读于云南陆军讲武学堂、四川法政学堂等学校,要么从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光华大学、重庆相辉学院等大学毕业。谢家女孩也大都能上私塾或在内江县立女子中学读“陪嫁书”。谢氏家族读书之风盛行。

“谢家糖坊”地理位置优越,背靠乡场。民国时期,龚家乡中心国民小学就开办在乡场上,为“谢家糖坊”男孩女孩“发蒙”读书及接受小学教育提供了方便场所。抗日战争期间,外公的大哥谢廷宣还任龚家乡中心国民小学校长,并兼做高年级国文老师。谢家重教重学思想深入人心,在家族世代绵延,经久不衰。

行善:厚德聚财,积善续财

《道德经》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即你有多大的格局去舍,才会收获多大的回报。“谢家糖坊”不仅有制糖秘诀,还有治病的祖传秘方:一是医治被毒蛇咬伤的秘方,二是医治狂犬病秘方。外公的父亲谢代铨和外公的三伯父谢代松,都是民间治病高手,深得患者信赖。谢家的家规是,“治病不收钱,积德是家传”,为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医治,从来不收取任何费用。

民国时内江的乡下,每到春天油菜花开之时,被疯狗咬伤的人就多,有时一天有两三人被抬到谢家大院来求救医治。一到夏天,被毒蛇咬伤的人也多,也是接二连三来求治。为更好地治病救人,谢家拿出房前屋后方便采挖的几块地,专门栽种大片草药。母亲还记得,在栽种的一大片草药中,其中一种名叫“剪刀夹”,还有一种叫“臭牡丹根”,都是专治狂犬病药方中的重要药材。因此,谢家在当地人气旺、人缘好、口碑佳,是一个乐善好施、很受敬重的家族。行善积德之家,福荫子孙,必有余庆。

2023年清明期间,笔者和几位兄弟姐妹在龚家乡王家湾寻根走访时,当地老人家也向我们讲起:以前谢家农忙季节要雇一百多号人。每每到了砍甘蔗榨糖的季节,周围山上全是干活的帮工,吃饭时辰一到,做饭帮工就会使劲敲锣,锣声就是开饭号令!当年那些帮工都愿到谢家来干活。至今当地还流传着一个顺口溜:跟到谢万和,红苕坨坨一大坨。意思是,去谢万和家当帮工,吃饭管饱管够。

秋季谢家谷子大丰收,为防止发热霉烂,帮工会在谷堆上插入竹篾筒散热。听外婆说,看到堆成山的谷子,连家里的“挖老三”(笔者注:内江话,农民帮工之意)都好高兴。他们在谢家干活,没当外人,与谢家人一起开饭。谷子收成好,大家吃干饭,连“挖老三”都开心。

做善事、口碑好,会聚财、会散财,是谢家一贯的做法。行善积德之家,住在哪里,哪里就是能发财的风水宝地!

进取:主帅头雁,持续赋能

“谢家糖坊”的“当家师”,既接本土“地气”,又有开放眼光,视野高远,眼见独到,富有进取精神。谢家能发家致富百年不衰,与“当家师”等家族“领头雁”的思维方式、经营理念密切相关。他们完成学业返回家乡,或在政府做事,或在行业任职,公职兼家业“双肩挑”,善循大局,精耕大业,为“谢家糖坊”持续赋能,成为远近闻名受人敬重的士绅乡贤。他们既是谢家的功臣,也为内江支柱产业蔗糖经济作出了贡献!

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与功勋:

谢万和(外公的祖父),自幼读私塾,是“谢家糖坊”的老祖宗和首位“当家师”。经营家族有思想,培养子孙有理念。信奉“知识改变命运”,举家族之力,供后代读书,托举下一代更上一层楼。

谢代松(外公的三伯父),受过完整私塾教育,身体素质好,曾参加清末举人(武举人)考试。多年辅佐“当家师”做“谢家糖坊”的“二当家”,农业生产和地里的庄稼活主要由他安排管理。

谢少康(外公的堂兄),四川法政学堂毕业,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军之前,在家乡任内江县糖坊西区联合会会长(简称西区会长),后来牺牲在北伐战争中。(笔者注:民国时期,内江糖坊以沱江为界,分西区和东区。龚家乡、史家乡、白马乡等为西区,土地肥沃,种蔗多,糖坊也多;东区为高粱乡、田家乡、顺河乡等,土地较贫瘠,主要产红苕,糖坊相对较少)

谢廷宣(外公的大哥),云南陆军讲武学堂毕业,曾在蔡锷部队任职,后返乡。抗日战争期间,任龚家乡乡长、龚家乡中心国民小学校长。

谢自强(外公),毕业于四川大学政治经济系,是“谢家糖坊”又一任得力“当家师”,同时也在县府和县党部任公职。

谢吉仁(外公的堂兄弟),毕业于师范学校,1942年6月外公去世后接班,是“谢家糖坊”的新“当家师”,同时也是县府公务员。多才多艺,喜爱音乐,擅长笛子,通晓书画。

谢恢堂(外公的堂兄弟),内江县中毕业,做过“谢家糖坊”的“二当家”。主要负责糖坊记账、招募和管理雇工等事项。

财富来自勤奋、智慧、管理和遗传基因。一个家族家业,懂得经营又行善事,还重视教育培养后人,想不发财都难。

历史风云变幻,任沧海桑田。“谢家糖坊”没能按谢家人的愿景走下去,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四世同堂的“谢家大院”分家解体。开办了一百年的“谢家糖坊”曲终人散,落幕退场。现在,谢家儿女的血脉散居全国各地及海外,有机会也故土重游,寻觅着祖辈民国时抗战中兴办实业的记忆。抚今追昔,透过糖坊废墟,仍折射出谢家祖辈的智慧与亮光,它永远是谢家后人缅怀先辈、励志奋进的执着守望与精神家园。

2023年4月3日,笔者在内江钟鼓楼探寻外公履职足迹。钟鼓楼,民国内江县府所在地,1931—1942年外公谢自强在此履职。现内江市中区区政府所在地

外公曾外孙Johnathan Zeng。外公在四川大学毕业85年后,他的曾外孙Johnathan Zeng于2016年获得中美教育富布赖特奖学金(Fulbright Scholarship)项目资助,从美国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访学一学期,曾祖孙俩成了川大校友,赓续传承,再续学缘。Johnathan Zeng现为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和布莱根妇女医院)的医生

(特别鸣谢四川大学档案馆、内江市东兴区档案馆为笔者查阅外公学籍档案及履职档案提供鼎力支持!)

参考资料:

1.《谢家的家谱》,谢奉才手稿,2005年完稿。

2.《内江糖业史》,陈栋梁、李明生,1990年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3.《内江县志》,内江市东兴区县志委员会编纂,1993年,成都巴蜀书社出版。

4.《内江抗日救亡运动档案史料选编》(档案史料丛书),内江市档案馆主编,1987年6月印刷。

5.《三里一糖坊 五里一漏棚——小记内江糖坊》,向思宇,《巴蜀史志》2016年5期。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曾向红(女,江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副研究员,先后任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兼研工部部长、社会科学处副处长等职。2021年11月退休)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