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魂牵梦萦西郊河

作者:成都市青羊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1-23 15:43:22 浏览次数: 【字体:

魂牵梦萦西郊河

曾经的磨底河在成都西郊声名赫赫,西郊平原上的河流沟渠大都与它有关。

磨底河自化成桥流来,在道士堰上游处拐了一个九十度的弯后,沿道士堰泄流而下,一路向南七弯八拐与下游的浣花溪在送仙桥处汇合后流入南河;磨底河在道士堰堰口上游,还分流出一条向东流的二道河。在它两千米的流程中,经过了四座磨、朱家碾(人们习惯叫它的老名字“杨家碾”)和三洞桥。它像人类身体密布的血管一样,沿途又陆续分流出了大大小小的各种河流沟渠,分布在成都西郊广袤的田野上,为这里的农业灌溉、工业生产与百姓生活,提供了最廉价和最清洁的生命之水。也是在这里,它还为成都市民提供了星罗棋布、为数众多的,号称城市之肺大大小小的沼泽地。

在三洞桥后,二道河又分流为成都西郊乃至整个成都市内最重要的两条河流:一条分流后则转向南经过晋康桥(十二桥),在百花潭处汇入南河,这一段称为西郊河(历史上曾称为西濠);另一条则分流为金河(如图一)。金河水又与西北方向来的犀角河水汇合,进一步加大了金河的水流量。

金河与西郊河在三洞桥处分流后,它俩一直并行沿着新西门城墙向南流动。在分流后的大约八百米处,金河穿过专门为其修建的通惠门穿城墙水洞子,再缓缓流过成都的南半城,到达东门附近的大安桥汇入府河,全长愈一千米之遥。

西郊河流域图

北从石灰街南至遇仙桥这个广大区域内,西郊河、金河(包括金河泄洪渠)共同把这个区域环绕成一个形似惊叹号样的绿洲(图一蓝色线所包围区域)。

绿洲的东边是几乎与之完全平行的,屹立在成都南北方向上的,巍峨又古老的西门城墙,它们一直拱卫着整个成都。城墙内这座古老都市的故事和繁荣的文化、经济,已在中国历史上传承了三千多年,至今仍绵延不绝、久盛不衰。

新西门城墙外

为什么过去人们一直把成都西郊称为成都的风景名胜区呢?

不仅因为西郊是成都平原的核心区域,而且西郊整个大环境有成都其他地方不可企及的自然风光,这里就是整个天府之国的天然缩微景观。

成都西郊河上的十二桥

过了小木桥继续前行四十米左右,就到了晋康桥。此晋康桥据说是以国民政府四川省主席邓锡候(字晋康)的名义募捐修建的。过晋康桥沿十二桥街再前行五十米后,即为西安路和新罗路的交叉路口;而过晋康桥下桥后立即向南左拐下坡,就进入一条通向二仙庵和青羊宫的西郊河河边小路。小路的一段为石板铺就,路的西边有几家商铺,商铺后边是一排竹林。

这条河畔巷子的东边就是水流湍急的西郊河。除了路西边商铺外,西郊河与金河泄洪渠之间的绿洲上,还搭建有不少茅草房住有不少穷苦人家。这里两岸的大部分空旷地段都生长有长串的一人多高的芭茅草。灰白色的芭茅花在阳光映照下,透出了毛茸茸花的轮廓光影,好看极了。

继续沿着这条小道前行,即可进入二仙庵和青羊宫(图四)。这条小道则是由金河街、通惠门赶青羊宫花会的一条最近的便道。

青羊宫花会

离二仙庵南边不远就是青羊场。成都市第一座冰厂——成都青阳冰厂就建立在二仙庵与西郊河之间的河边上。这里夏天生产出行销全市的冰棒,成都人称冰糕。还常年生产一种解渴的汽水和桔子水。那时夏天走在成都街上到处都会看见,一个个身背由双层层板(胶合板)制造,夹层内衬棉花或芦花的绿色保温冰糕箱,手拿一条人字形可折叠支架,身穿带广告语背心的卖冰糕小贩。他们一边急步奔走一边故意拖长声音吆喝:“冰糕——凉快的冰糕!买退凉解渴的冰糕啊——”

西郊河沿岸不仅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是人们修身养性的一个好去处,某些河段还是一处处绝佳的可供人们游泳的天然场所。

由于在西郊河下游入南河口的青阳冰厂旁边,修建有一处供冰厂生产用电的水力发电站,在发电时,从水轮机冲下来的强大水流在百花潭的河心处,形成了一个巨大和强力的漩涡儿(参见图五)。成都许多游泳高手,每年都要在这里争显男儿英雄本色,争闯漩涡儿中心。只可惜每年都有个把气短英雄,命丧黄泉。难怪河边一颗柏树上刻有这样的警句告诫人们:“百花潭水旋窝儿深,诸君游泳要当心,勿说自己水性好,淹死多少会水人!

南河百花潭段

从三洞桥到十二桥,西郊河与金河并行流淌在西郊这遍大地上已达千年,人们已习惯于生活在这一两河之间的绿洲之中和碧绿的两河岸边。她像母亲乳汁一样哺育着沿岸的成都儿女:柔情依依,母性温情。盈盈一水,百转千回。清波碧水,粼粼波纹……

夜色早已阑珊,西郊大地渐渐安静下来,青春岛也已沉寂起来。白天喧闹的西郊河水,变成了如同姑娘进入梦乡时柔柔的酣息声,汨汨潺潺地缓缓向南流去。两岸的翠绿柳枝随着晚风婆娑摇曳。银色月光从天宇之外洒向暗绿色的河面,月亮的倒影在流动的水面上,变成一条银色的闪烁光带。散落在河面上飘忽不定的船形竹叶和箭镞形柳叶,顺着如绢的波光水流漂浮着,推挤着,毫无眷恋地逝向远方。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青羊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