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米瑞蓉 ‖ 过年趣事——老成都记忆(一)

作者:米瑞蓉( 企业家,作家,成都阅读协会会长,阿拉善SEE四川项目中心主席,成都女企业家协会会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1-31 16:58:26 浏览次数: 【字体:

过年趣事

——老成都记忆(一)

米瑞蓉

再有十多天就要过年了

春节

对于中国人来讲百节“春节”为首

仿佛新的一年只有经历了春节

才能算得上是新年的到来

于是

过春节便是中华民族最隆重

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其实

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知道

中国古代都把春节叫着“元旦”

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

结束了封建帝制

也就将农历的正月初一定为

新年之始的“老黄历”

将“元旦”这个专属的新年第一天

平移到和国际接轨的公元新历的

1月1日

丰子恺先生曾在1934年元旦写过一篇《新年试笔》,他在文章中抱怨说:“现在的中国社会里生活,有两件麻烦事,便是大洋小洋与阴历阳历。对于这许多麻烦的唯一的报酬,就是一年中得逢两个新年。”

在我们小时候,过年的气氛要从打霜入冬时就开始了,成都的冬天阴冷而潮湿,那时的孩子不讲究,大多会穿上家里大人手工缝制的老棉裤,不好看但很实用,到了哥哥们上中学了,那老棉裤是坚决不会穿的。

除此之外就是要置办炭火,那时的碳火有木炭和焦炭两种,木炭是木头烧制而碳化后形成。大多成都人是习惯冬季的寒冷,但到了过年的日子,木炭生火便是过节不可缺少的幸福感。所以一般人家也都会在入冬后便购置些木炭,尤其是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火盆前,在火盆灰里埋上些红薯、红枣什么的,一边守岁,一边取暖。屋子里有炭火夹杂着红薯的香味,这就是过年的味道。

这是1943年成都市政府的告示,对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木炭价格限价的规定,其中有河炭、彭州黑炭、眉州木炭、蒲江木炭、彭州花炭、南路风炭、西路风炭,要求严格按此价格出售,“倘敢故违定予依法严惩不贷”。由此可以看出,过年生火取暖对于寒冷潮湿的成都人来讲,何等重要。

这栋房子便是我们小时候的家,听说原来是一个军阀的宅子,对于建国前的成都来讲,这便是很洋气的房子了,西式设计,一楼右边是会客室,左边是曾姨带着我和姐姐住的房子,楼上便是父母和3个哥哥们的房间了。难得的是一楼后面有一个盥洗间,也有西式的浴盆和抽水马桶,洋气得很。

从照片上看,那时的我不过三四岁的样子,一头自然卷发。院子坐落在西御河沿街,忘记多少号了,院子很大,院门是一个大黑门,上面一个圆楞型的把手,旋转即可打开里面的木插。但那时的我也就刚上小学,矮到够不着木把手,只有请高个子同学帮忙打开,要不就只有等着哥哥姐姐们放学才能进去。

这张照片是我小学老师梅克清给我们上课的照片,她是成都市特级教师,经常有公开教学对外开放,我们也是最早的五年一贯制试点班级,我们的普通话也是受益于梅老师的拼音教学。这天《成都晚报》来拍公开课堂教学,我穿上我最漂亮的衣服,这件衣服的设计感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来讲,无疑是很时尚的了,在胸前有大量的褶皱,也有拼花,非常好看。

于大多数多子女家庭来讲,小的孩子大多是接上面哥哥姐姐的衣服穿,我也不例外。不过到了新年,怎么也要有一件新衣新鞋什么的。那时的鞋可没有什么耐克、阿迪的,也就是一双自制的灯芯绒面的棉鞋罢了。

小时候,年三十睡觉前最惦记两件事,其中之一就是大年初一的新衣。那时女孩子的新衣大多是花格线呢的外套说起来叫线呢,那可是和呢料面料半点关系也没有,就是各种颜色的棉纱线织出来的比较厚的布,因为颜色鲜艳,所以孩子们都喜欢穿。

大年三十晚上,妈妈们都会把初一早上要穿的新衣叠好放在孩子们的床头,不等妈妈离开就忙不迭的打开嘚瑟一下,往往是在欣喜中有些小失望,因为通常衣服会很大很大,因为要穿到明年的冬季。每当看着孩子们的遗憾的眼睛,妈妈总会说:“你还要长,穿穿就合适了!”于是那年头对不乐意听到的话就是:“你还要长!”

这张照片上最值得得瑟的,莫过于我脖子上的那条围巾,是父亲去北京开会买的,本白色羊毛的方围巾,那个年代很时髦的,围着暖和又好看。

对于平常人家来讲,过年莫过于家里有香肠腊肉和汤圆醪糟;但对于孩子来讲,过年的兴奋莫过于穿新衣,收压岁钱还有过年的鞭炮。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没有多少人家能自己做香肠腊肉,因为猪肉是凭票供应,每月半斤一斤的,少得可怜,还等不到年末早已塞了牙缝。但每到春节,国家会有过年的肉票,那时人们会到专门的副食品商场去购买。当时成都最大的副食品商店,莫过于人民商场斜对面的提督街口副食品商场,另一个便是八宝街的副食品商场。那时每到过年时,商场的墙上、架子上挂满腊肉、香肠、腊鸡腊鸭的,看着直让人流口水。那时要是你手里捏着肉票和钱,那真是让你舍不得下手,大多数人都是要仰着头看半天,不知道该选哪一块?当然,大多数人都是要买肥膘多的,因为切上一小块也能熬出白白的汤,再加上几根青菜棒子头,那味道真是美味。

那时还有一种叫盐肉的腊制品,盐肉不用大酱抹,也不用柏树枝烟熏,就是把肉直接抹上用花椒炒过的盐晾晒而成,这种盐肉煮出来的肉和汤都是白白的,基本保持肉的本来味道。上世纪70年代,二哥下乡在凉山的昭觉,过年回家也会带上两块这样的盐肉,很是好吃。

这张照片对于老成都人来讲并不陌生,这是位于天府广场东侧的老成都百货大楼,也是当时成都最大的百货商店,一楼卖日用品。那时日用品简单,肥皂、贝壳油、布鞋、球鞋、搪瓷盆、缸等等。二楼是我们最爱的,布匹、衣物等等。要过年了,母亲们都会手捏着布票和钱,在布架子上看了又看,舍不得下手也舍不得离开,听到头顶上划拉地飞过的交款夹子,意味着又有人下手了,心里着急着怕好看的布被别人买走了。

下一章节,我会接着讲讲老成都的年味,成都人的汤圆和年饭,还有成都人的灯会和成都小孩子的街头春节。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米瑞蓉( 企业家,作家,成都阅读协会会长,阿拉善SEE四川项目中心主席,成都女企业家协会会长

微刊题字:蓝天果( 中国文联文代会代表,商务部中欧协会青少年艺委会副会长,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毛笔工作委员会主任,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蓝天书画院院长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