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成都东郊之声(二):大食堂通铺管吃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7-10 16:51:23 浏览次数: 【字体:

成都东郊之声(二)

大食堂通铺管吃住

口述/杨传球 整理者 /那青青

访谈时间:2020年7月22日

访谈地点:成都市成华区亚光路高老庄茶庄

口述人:杨传球

访谈者:罗 兰 任 巧 那青青

整理者:那青青

口述人简介

杨传球,1943年10月生,1965年四川美术学院(原西南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784厂。先后担任宣传部干事、工会宣传干事、宣传工作委员会主任,厂销售公司广告科长,公关室主任。2003年10月退休。

2020年7月22日,杨传球接受成都市成华区志办访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成都东郊建起许多工厂,职工人数迅速增加,昔日荒芜的东郊已成为繁荣的现代工业区。随着职工人口增加,住房成了摆在各厂面前的紧迫问题。建好的宿舍楼远不能安置这些职工,各厂只能用临时搭建简易住房之类的方式过渡。

钻石广场

1965年8月初,我到厂里报到,办完手续后,就有人领我去职工宿舍安排床位。没想到当时带我们去住的职工宿舍,竟是106宿舍区的职工大食堂。七街坊106宿舍与八街坊107宿舍(现万科·钻石广场)门对门,当时都属于四机部成都福利局统一管理,在宿舍紧张的情况下,这些新来的大中专学生就被临时安排在106宿舍区的大食堂过渡。由于食堂已被用作住宿,开饭时食堂只对外开了窗口卖饭,即打即走,食堂内没有桌椅座位,只整整齐齐地摆着上百张上下铺木架床,床与床之间也没有隔板,抬眼四周都是人,与通铺的感觉差不多。

论待遇,东郊国防厂当时是比民用厂高的,但职工宿舍一直都很紧张。20世纪60年代784厂大概有4000多人(人最多的时候是90年代,7000多人),但是只有四街坊、八街坊2个宿舍区。四街坊一半归784厂,一部分归82信箱,中间修了一道墙隔开;八街坊是784厂宿舍区。僧多粥少,很多已婚青年职工都没有住房,能住上阳台房、过道房的已是幸运。东郊各厂虽都有房产科,但房屋其实都是由四机部成都福利局统一管理。成都福利局的代号是12号信箱,位于猛追湾69宿舍对面。各厂厂区占地面积、宿舍分配都由他们管,一街坊(82信箱宿舍)、四街坊、七街坊、八街坊宿舍,都由福利局统一分配,福利局差不多在“文革”后期才撤销。

资格老的职工基本都住在四街坊、八街坊宿舍区,单身宿舍一间房设4床住8人,已婚老职工能分到三家一厨一卫共用的家属房。年轻点的已婚职工,只好排队等待,有空缺时按工龄资格依次分配。到我们进厂时,单身宿舍都住满了,所以才将大食堂改成了集体宿舍。我在大食堂住了半年,半年后分到八街坊正式单身宿舍,8人一间。几年后结婚,我的资格当然还分不到正式家属宿舍,排了一年的队才分到一个过道间。过道间就是一个阳台改造的,里面只能放下一张床。又等了两年,分到一个12平方米的正式宿舍,依然是三家一厨的格局。

1970年,厂里为解决已婚工人住房问题,在八街坊后面一块被戏称为“夹皮沟”的空地上,用油毛毡、席子和创花板搭建起两排棚户临时宿舍。2个多月后,七八十套棚户房刚一修建完成,还没开始分配,就在一夜之间被抢占一空。厂革命委员会和房产科贴出通告,限占房者一周之内搬出,否则后果自负。一周之后,却无一占房者搬出,厂革委又贴出公告要求大家一个月内搬离。结果,限期已到依旧无人搬出。这之后,厂革委便不再提此事,“夹皮沟”的占房者也就把“生米煮成熟饭”了。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东郊各厂的经济效益都不错,职工生活福利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宿舍楼一栋接一栋地盖起来。784厂在八街坊、四街坊之外,又新建起了一个宿舍区“新街坊”,在成都三十中(现成都石室初中学校)旁,现在改叫“南苑”。原来住在“夹皮沟”的职工,早都陆续搬进设施齐全的套房,更多年轻的职工一结婚便分到了房子,职工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而在原“夹皮沟”地面上,则专门为工程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建起了一栋5层宿舍楼,以体现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上世纪90年代后,厂里又在八里小区建设了一个商品住宅小区,叫“锦电苑”,满足了更多职工的住房要求。

钻石广场

21世纪初,经济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成都东郊的国防厂纷纷外迁,建设路要打造成繁华商业区,凝聚着784厂职工许多记忆的八街坊老宿舍区,最终在依依惜别中被拆除。不久之后,一座崭新的建筑——万科·钻石广场拔地而起,历史的一页就这样翻过去了。

(未完待续)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成华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