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提督街的故事不能少了文化宫

作者:徐海涛 来源:20210820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08-20 10:18:20 浏览次数: 【字体:

□徐海涛

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始建于1951年,1949年前这个地方叫“中山公园”。“中山公园”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1926年取的。那么在1926年之前,这里又叫什么呢?叫“中城公园”。再以前呢?这里是“提督衙门”。

“提督”,是清朝时期“提督军务总兵官”的简称。既然有官衔,就必然有这种官员办公的地方。以前官员办公的地方叫衙门,四川的提督衙门就在提督街上。提督街也因此得名。

提督衙门是清朝的,到了民国时期,没有提督这个官衔了,提督衙门就空置了。1917年,提督衙门改成了公园,取名中城公园。

文化休闲好去处

在我的记忆中,文化宫进门的左边是树林。茂密的树叶,挡住了夏天火热的太阳,给人们留下一片阴凉。就在这块阴凉地方,摆放着茶桌和茶椅,是一个露天茶铺,经常都是高朋满座。文化宫的大门,好像就在文化宫的中轴线上,沿着这条中轴线,往北走有个荷花池,有喷水池,许多鱼儿在里面悠闲地游走。荷花池旁有一个光荣榜,经常会公布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照片。

荷花池再往北走,就是文化宫影剧院,既可以放映电影、演戏,有时还举办会议。

影剧院的东边有一个灯光篮球场,工厂之间的篮球比赛一般都在这里举行。文化宫里面还有展览馆、图书馆阅览室。

总而言之,文化宫当时是一个很好耍的地方。虽然文化宫要收门票,但如果你买了里面影剧院的电影票,就可以免收门票。如果你是工会会员,也可以凭工会会员证免费进入。文化宫给我的印象是祥和宁静、舒适宜人的,是一个很好的休闲活动地,也是一个可以学习的好地方。

周边美食可圈可点

文化宫门口有个大坝子,是自行车停放处。那时,有一辆自行车都可以成为人们骄傲的资本。自行车停车场的西边,清初曾在此设厂(所用锅炉上铸有“大清国四川总督部堂丁购自德意志克虏伯炮厂”字样)造土铁炮,后炮厂迁走。另外,该地也是提督衙门放炮之地,早晚各放一次,有计时之意。臬台(按察使)、制台、藩台进入衙门也要放炮。

自行车停车场西边的街口上,有一个老头儿,开了一个露天的理发铺子,一把椅子,一面镜子,还摆了一些剃头的家什。我觉得这个老头儿是我遇到的最会刮胡子的人,刮得人非常舒服。刮完胡子,他还用一种特殊的手法刮刮你的后脊背,刮得你浑身舒爽,这个功夫是其他人没有的。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那附近有一个全成都闻名的美食,名叫“罐罐鸡”,当时许多人从远处专门跑过来吃。一般只需在砍匀的鸡块中,配入水发魔芋、拍松的姜块、白胡椒、葱节及食盐少许,然后装入罐内,上笼用猛火蒸几小时即可。有点像云南的汽锅鸡,但罐罐鸡的罐罐里面是加了水的。在席上,每人一罐,很卫生。如用来作小吃的配汤,则又是一番风味。

“罐罐鸡”不远处是雪园饮食店,经营各种甜食、面食乃至饮料。雪园饮食店的西边就是成都著名的小吃“担担面”,而“担担面”的西边是珍珠元子店。成都的珍珠元子店是张合荣开创的,张合荣擅长白案,尤擅珍珠元子,民国初年始在成都忠烈祠东街摆摊设点经营。

1919年,有了一定积蓄的张合荣正式在忠烈祠西街置办铺面,开办珍珠元子饮食店,售卖珍珠元子、八宝稀饭等风味食品。1949年后,经过公私合营,后来搬到提督街。再过去就是大众化的“群力食堂”,蜚声海内外的夫妻肺片就经营于此。

来源: 20210820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