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成都东郊之声(二):紧张的宿舍和满足的生活

作者:成都市成华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8-23 10:17:39 浏览次数: 【字体:

成都东郊之声(二)

紧张的宿舍和满足的生活

访谈时间:2020年7月29日

访谈地点:成都市成华区双桥子经华北路19号附1号隐庐茶艺

口述人:曹树清

访谈者:罗 兰 那青青

整理者:那青青

2020年7月29日,曹树清与访谈者罗兰合影

口述人简介

曹树清,1935年11月生,1965年支援三线建设由湖南株洲331厂调入420厂。历任航空发动机主件生产车间检验班长。1995年11月退休。

从军工基地出走半生的东郊历史,在老东郊的记忆里鲜活。老东郊们常挂在嘴边的“那些年”的热血和情怀,在光影交错间讲述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

420厂区和生活区是以双桥立交桥来划分的,以东是厂区,以西是生活区,厂区占地1200多亩,职工宿舍占地850多亩。20世纪七八十年代,420厂鼎盛时期有2万多职工,连同家属有10多万人,宿舍编号达290多栋。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420厂建立之处,宿舍紧张却是一种常态。

当初,111厂3800余人历经坐火车遇宝成铁路塌方、坐船晕水等困难,分拨跋涉到成都后,面对的还是成都东郊最初的荒郊田园状态。水碾河是当时厂里基建班子的办公指挥部,出水碾河往东去全是走田坎路,曲曲弯弯,大家常常走错路或走绕路,好一阵才能到厂区。

为解决职工住宿问题,独身职工就安排在厂区的3#、7#、10#大厂房内住,家属职工则安排在椒子街民房居住。那时没有自来水,厂基建和生活用水都依赖于府河边的一口井,粮油菜煤也仅有牛市口和万年场两个供应点,周围的田坎路到雨天泥泞难走,不少职工家庭一次性都要买几天的食粮,生活非常不方便。供应点货物又很少,职工及职工家属们不时会因“抢”货与本地居民发生冲突。

后来尽管慢慢修起宿舍,也不够分,为快速解决问题,厂里多了许多没有编号的住房——码尺把高基脚砖以土坯墙、牛毛毡、石棉瓦搭成的“干打垒”小平房,如双桥子万年农贸市场旁的“新时代照相馆”对门“马棚”(外形似马厩的基建仓库,牛毛毡,后被一分为二隔成火柴盒似的屋子),建在16栋、17栋、18栋、19栋单身宿舍之间高土坡上的“无名高地”(原为堆放建筑材料的库房,有的地方还没有砌墙,后用篾条和黄泥巴隔开后分给职工住)……

厂里的青年工人、转业军人特别多,且又多是有爱人的,基本都要等很多年才能分到宿舍。若遇家里人来探亲,住宿问题很是要费一番周折。进厂时我30岁,到厂报道后被分配在单身宿舍,一间房14平方米左右,住七八个人。当时我已婚有嗣,在1970年前后就遇到了家属探亲难住宿的窘境。

那年一双儿女已上小学,吾妻从宜宾老家带二子来探亲,一手牵儿,一手牵女,背上背个大包,因是夏天天热,抵蓉后二子小脸因灰与汗水交叠,黢黑,一行3人乍一看跟逃难一般。从前车马慢,母子3人来到成都一晃就是下午,职工招待所早已满员,为解决3人住宿问题,我只得进城沿途去打听旅馆。当时旅馆少,公交也不便捷,全靠双足步行。从双桥子出发,途经牛市口、纱帽街向南一路问寻,寻到一工农兵旅馆已满客,到南门口又才寻到劳动旅馆,订了房又赶紧折回去接妻儿到店。那当真是叫走了半座城啊!好在1973年在宜宾川剧团工作的妻,也通过政审调至420厂做工具量具管理工作,劳燕分飞十年终得团聚。妻在厂里的招待所住了约3个月,我们便分到了水碾河一环路边上的宿舍,一户两家,十分知足。20世纪80年代,又分到现三街坊社区的一厨一卫二居室独立套房,算是真正意义上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间。

其实,抛开住宿问题不谈,420厂在生活方面比起很多地方上农民、市属工厂等大有优势,初进厂时双桥子路口就设有一个新商店,叫“双桥子工矿贸易公司”,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隐庐茶艺)几百米远的斜对边,蜀都惠园对面,后来用红砖红瓦修成了北京华联商厦。

新商店是成都专门为420厂服务而设的商店,副食品、米、油、菜都在售卖,还有肉铺、理发店、布店,卖锅瓢碗盏撮箕扫把、晾衣长竹竿的杂货店,比起要跑到牛市口、万年场才能买到货的建厂初时,这已算相当方便的了。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420厂二级工月工资是39元,再加上保密费,以成都当时的物价水平米0.1元一斤,猪肉0.77元一斤来衡量,这不算低。除开不错的工资水平,厂里还有许多隐性生活福利。即使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420厂照样给每个职工分梨子、土豆、焦炭等。厂里直通火车专线,这些东西都是用火车一火车皮一火车皮拉回来的。厂里建有自己的汽水厂、冰糕厂,一年还常给职工发汽水、冰糕,家里有孩子的最是高兴。有几年还经常分给职工带鱼、苹果等,那时物资奇缺,车间或小组把待分配的散装食品统一领回后,为示公允,便将其分堆摆在地上,写上号,又拿纸片按量编号做成纸团,拿给职工们抓阄。下班后各人凭号领取对应的那堆食品,好坏凭运气,人人都没有怨言。连稀缺的自行车票都是靠抓阄分配,这在当年不失为一道风景。

此照片摄于1973年左右,左上半边大平房是当年的“马棚”,马棚前面横着隐约有人走的那条路是双桥路,照片中沿着小河沟右边菜地,就是现在的经华北路位置(成都市成华区地方志办 供图)

今三街坊依在,且在2020年5月8日换上“420工业文旅街区”(东至二环路、南至水碾河路、西至一环路、北至双桥路)新装,但那年整齐划一的蓝色工作服,挂在自行车前的铝饭盒,从宿舍区连到厂区的广播大喇叭,厂区马路两边高高的冬青树和成片的香樟、银杏,趁夜班偷偷利用工厂机床设备互帮自制14英寸黑白电视机的兄弟……仍让人难忘。

前期回顾

【记忆】成都东郊之声:用了一二十年的口号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成华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