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成都市草市街火神庙和郭汤圆

作者:成都市青羊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9-08 14:45:01 浏览次数: 【字体:

成都市草市街火神庙和郭汤圆

成都市草市街,实际上是北大街的南边一段,从酱园公所街口向南直到新华大道文武路口(即原来的成都旅馆所在地),都叫草市街。因为比较长,过去还曾经分为上草市街和下草市街。

今日成都市草市街(蓬州闲士 摄)

城市中的一条又一条街巷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总体印象,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基本特征。每一条街巷的名称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语言的、地理的、历史的多侧面的综合。每一条街巷都是人们的家园,都是社会和时代的一种标志,是后人了解与研究这个城市的一面镜子,照鉴过去与未来。

自古草市出“玲珑”。草市街曾有过一个很文雅的名字——玲珑街。这是因为草市街过去有一座三重大殿的火神庙,就在今天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病医院(这之前为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所在地)的位置,庙后有一个花园名叫“小玲珑”,仿著名的扬州小玲珑山馆而建,在成都的文人中名气不小。清人的《竹枝词》曾这样描述:“后来居上‘玲珑馆’,仿得扬州略剪裁。”因此有些文人就把草市街称为玲珑街,只是因为没有普及开来,所以未能取代草市街这个大众化的街名。

早期的成都市草市街火神庙(成都市青羊区地方志办公室 供图)

除去这个“玲珑”街名,它的另一番精巧和细致,源于此地的建筑和人物。

后期的成都市草市街火神庙 (成都市青羊区地方志办公室 供图)

火神庙,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是为了祭祀火神、祈求免除火灾的庙宇。

1893年,清代著名“掌墨师”(古时木结构房屋的设计师与工程负责人被称为“掌墨师”)刘图群在一年时间内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了规模宏大、前有商铺后有戏楼的火神庙。

在老一辈成都人心目中,这个北门火神庙很有名气。一来因为这里长期是成都东南西北四大米市之中的“北市”,是北半城很多市民买米的地方,也是一个大型的市场和游乐场所,里面的两面戏台可同时由两个戏班唱戏。

著名作家巴金的故居,也在草市街这边,因此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成都市草市街东端正通顺街巴金故居双眼井(蓬州闲士摄)

访今故道,甜味犹存。

十分遗憾的是,这座建筑精美的北门火神庙在建成32年之后,在一场火灾中全毁了。火神庙的精巧我们现在已无法看到,只能从老一辈成都人口中得知一些残存的记忆。

然而却有一个当年在火神庙前卖汤圆的小摊子发展至今,这就是郭汤圆。郭汤圆由原籍中江的郭永发于1923年在北门火神庙前挑担经营,很快就以精工制作的洗沙汤圆受人喜爱。《锦城旧事竹枝词》称赞说:“火神庙前一小摊,油灯荧荧卖汤圆。炒成豆泥酥独好,名非浪得请详参。”

郭汤圆(成都市青羊区地方志办公室 供图)

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郭汤圆在北门火神庙对门(原来的北大街9号)开店营业,一直到改革开放后都未迁址。

郭汤圆共有数十个品种,以加入少许蜜饯为其特点,又以洗沙馅和黑芝麻馅最为著名。它的精品是一碗八馅,人称八宝汤圆,在起锅装碗之后还要撒上糖桂花,别有一番风味。

郭汤圆(成都市青羊区地方志办公室 供图)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青羊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