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人文地理】阆中市落阳村:“春节老人”落下闳的故乡‖杨晓江

作者:杨晓江(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2-28 21:12:51 浏览次数: 【字体:

在阆中、南部、剑阁、苍溪四县交界处,有个远近闻名的桥楼乡。桥楼乡有个神秘的村庄叫落阳村,这里有落阳山、高阳山、落垭庙、长公殿等遗迹和地理景观,到处都是观星的地方,到处都是落下闳的影子。

落阳村,隐藏着无限的天文玄机,有与天文有关的山名,有落下闳出生的传说,有纪念落下闳的庙宇,有与“年”相关的民俗文化,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专家学者来此考察、求证、探秘。

在经历阆中正月十六“游百病”传统民俗活动的第二天,我们一行人来到落阳村,找寻与“春节老人”落下闳有关的遗存。

A 观测天象的宝地

桥楼乡落阳村,地貌地形独特,古天文资源丰富,春节文化活动传承久远,作为“春节老人”落下闳的出生地和隐居地而闻名,是阆中极为珍贵的人文宝藏。

若要了解落下闳观天测地的足迹,落阳山是必去的地点。从桥楼场镇出发,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向山上行驶,不一会儿就来到落垭庙,此处位置较高,山下的田野、河流、场镇一览无遗。

落垭庙坐落在落阳山和大梁山之间的中轴线上,是当地百姓为纪念落下闳而修建。落垭庙原本为三重大殿,分为前殿、中殿和后殿,三大殿的房身和房盖之间均被斗拱托起,房角上翘高远,十分壮丽。现今的落垭庙为重修,少了当年的气势。在同行的桥楼乡文化站站长敬大虎的指引下,我们来到后殿,后殿正前方房额上有一牌匾,书有“长公殿”(落下闳,字长公)三个金色大字。

从落垭庙往前行数十步,就是落下闳广场。古天文学家落下闳的塑像高高矗立,落下闳手拿窥管,仰望天空,神态庄严,似在探究宇宙的无穷奥秘。落下闳广场成为举办落下闳纪念活动的重要地点。

落阳山,周围地势高低错落,非常开阔,是古人进行天文观测的绝佳之地。“站在落阳山上既可以看日出,也可以看日落。”敬大虎一边说一边向山上望去:“山上现在还留存有观星台及大量观星遗迹。”

落下闳观天测地的落阳山

据地方志记载,落阳山可最早见到日出,过正午而不阴,又最晚日落,落阳山因此而得名。与落阳山同一山脉不到两百米远的高阳山,因夕阳西下时高出太阳,所以得名高阳山。敬大虎说,很有可能,这两个地方曾留下过落下闳当年观测天象的足迹。更有意思的是,除了落阳山、高阳山,在桥楼境内还有初阳山、双阳山、赶阳山,其名字都与太阳有关。

据《桥楼乡志》载:“落下闳从小聪明伶俐,常到屋后的高阳山看日出日落,用竹竿测日影,晚上看星星,用铜壶制漏仪,勤奋好学”。站在落阳山上,不由得令人浮想联翩,或许我们脚下就是当年落下闳站立过的地方。

1984年版《四川省阆中县地名录》载:“桥楼乡有落阳村,因境内有落阳山得名。”由山名到村名,落阳村村名的由来没有太多悬念。同样没有悬念的,就是落下闳在天文历法上的功绩。

汉武帝元封年间,落下闳被征召入京,研制历法。经过多年历算测验,落下闳终于编制出了新历,于公元前104年颁行天下。新历被称为《太初历》,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部完整的历法。落下闳确立孟春正月为岁首,从此也就有了“春节”的说法。今天,我们习惯尊称落下闳为“春节老人”。

B 存有大量古天文遗迹

落下闳在天文学、数学、农学上的一系列开创性贡献,被全世界学术界公认,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称他为“中国天文史上最灿烂的星座”。2004年9月16日,经国家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其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

落下闳的功绩被人们争相传颂。在落阳村,老百姓还口口相传着不少与落下闳有关的故事,给这位历史人物增加了些许神秘色彩。

落下闳塑像

先说“落下”这个姓氏吧。据《阆中县志》记载:“落下闳,巴郡阆中人,姓落下,名闳,字长公。”在走访中,落阳村很多老人都认为,他们的祖先原本姓落下,明末清初为避免张献宗对姓氏较少的家族的屠杀,于是家族中一部分人改为当地最多的“王”姓,而一部分人却坚持了“落”姓,只不过将“落”改成了同音字“罗”而已。

如今,落阳村村民以王姓为主,少量罗姓。落阳村党支部副书记王荣长说,至今落阳村的“王”姓只能和外地“王”姓通婚,而绝对不能同本地落阳村的“王”姓联姻,这样的传统已保留了几百年。

千百年来,在桥楼乡,在落阳村,存有大量古天文遗迹、方志及民间传说,这些都紧紧地将落下闳与落阳村联系在一起。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多次到桥楼乡考察,根据现存的传说、遗迹、方志等认定:“落下闳故里就在桥楼,其出生地和隐居地就在落阳山下。”

又据明嘉靖《保宁府志·人物列传》载:“落下闳,字长公,阆中人,善天文星历之学,隐居落亭。”那么“落亭”究竟是指阆中何处?

据《四川通史》载,秦统一巴郡后即在此建立了乡、里、亭、邮等基层组织。“亭”相当于现在的“村”。由此推测,“隐于落亭”就是“隐于”今日的“落阳村”。长期研究落下闳的阆中本地学者李文福和宋森林考证,落垭场(落垭庙旁)极有可能就是汉代的“落亭”。

为保护落下闳文化知识产权,桥楼乡党委政府和阆中市落下闳研究会进行了“落下闳故里”知识产权申报。2015年5月21日,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对桥楼颁发《落下闳故里》证书,正式命名注册。

C 曾经辉煌的古驿道

落垭庙所在的山梁,在过去有房屋数十间,人来人往,形成了落垭场。

“以前落垭场十分热闹,每逢赶集日,剑阁、南部、苍溪三县边境数千人集聚于此。”今年60岁的王玉伦说,后来附近的居民陆陆续续搬离到村子各处,如今只有他一户,山下的桥楼场是落垭场没落后才形成的。据记载,落垭场是阆中市思依片区境内最古老的场镇。

落垭庙旁有两棵古柏,其中一棵树干三人合围才能抱住,据说已有千年树龄。古柏枝繁叶茂,树冠高耸,遮天蔽日,好似一位老者守护着落下闳的纪念祠堂“长公殿”。沿古柏下行是一段古驿道。

在敬大虎指引下,我们看到长长的石梯从山顶一直向山下延伸,石梯上爬满青苔,被一层落叶覆盖,并隐匿于崇山峻岭之中。在落垭庙的另一侧,还有365步年梯,一步一梯,十步一台。石砌梯坎多少年来被人踩马踏消磨得油光水亮,虽然隐匿在密林之中,但历史永远淹没不了曾经辉煌的古驿道。

据史料记载,明正德年间,当时的剑州(今剑阁)知府李壁为了方便阆中、剑阁之间通邮通商的交通往来便利,修建了从剑阁到阆中的驿道,亦称阆剑驿道。阆剑古驿道从阆中(阆州锦屏驿)至剑州的古驿道,在剑州(今普安镇)与金牛道交会;另由阆剑道上的厚子铺,可分路至梓潼,亦与金牛道交会。

“落垭场是阆剑古驿道的必经之处,如今残存的石梯也是阆中境内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段古蜀道。”敬大虎说,这条驿道,自古以来就是阆中至剑阁的捷径,作为阆剑驿道的一个重要节点,历史上的落阳村在民间商业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历史名人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资源。近年来,落阳村借助落下闳历史名人文化品牌,提出复建落下闳故居、落下闳观星台,修建落下闳纪念馆,开展落下闳文化论坛,保护、修缮、恢复古庙、古树、古驿道等古文化遗存,将传统村落打造成旅游名村,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落阳村,了解历史,传播文化。

如今,在落阳山下,大北农公司投资兴建了规模庞大的母猪繁育基地,发展了柑橘树种植基地,当地村民实现了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变,通过土地流转和入园务工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收入。

打响落下闳这块金字招牌,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落阳村对未来的发展有清晰的规划。落阳村人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古驿道上昔日荣光必将重现。

离开落阳山时,一缕阳光划破云层,轻抚落阳山,“落阳”的意味正浓。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杨晓江(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供稿: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