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我的家乡金溪镇‖费尚全

作者:费尚全(蓬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3-23 20:53:25 浏览次数: 【字体:

我的家乡金溪镇

费尚全

我的家乡金溪镇,山水秀丽,人杰地灵,历来是蓬安境内商贾云集,资源丰富的重镇。

金溪镇的变迁及地理位置

蓬安县金溪镇,初因场西一溪斜汇入嘉陵江,得名斜溪场,后因水主金定名金溪。民国2年(1913)始设金溪乡。1950年,建立金溪乡人民政府。1986年9月,撤乡建金溪镇。1992年9月,与原金马乡1个村、骑龙乡2个村、石梁乡6个村、原大泥乡5个村、原向东乡10个村合并为金溪镇。1994年7月,析出原骑龙乡2个村。1997年4月,析出原石梁乡、向东乡17个村,恢复原镇规模。2006年6月,合并原万和乡、向东乡22个村。2019年10月,蓬安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金溪镇仍保留原建制。

金溪镇地处蓬安县城西北部,东与金甲乡相邻,南与周口街道接壤,西与平头乡相连,北与鲜店乡毗邻,距蓬安县城14千米。地势略为北高南低,地形分为低山、丘陵、平坝,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境内河道属嘉陵江流域,嘉陵江从史家坝村入境,至大泥村出境,流经境内15个村,长31千米,流域面积46平方千米。境内嘉陵江河道有丰富的建筑材料卵石、河沙。总面积76.9平方千米,辖38个村民委员会、1个街道社区。

红军在金溪建立苏维埃政权

1933年10月5日(农历八月十六日),红九军八十一团二营五连和独立营独立连从营山绿水、回龙方向而入,其前哨直抵金溪,与固守万和的罗泽州所部隔江对垒。

红军所到之处,纪律严明,住古庙,宿街头,对劳动人民秋毫无犯,深受劳苦大众拥护和欢迎。红军到金溪后,群众罗彩笔等书写“红军万岁”之巨幅红色标语,高举标语牌,和当地群众一道,抬上刮得雪白的大肥猪,慰劳红军。红军在金溪迅速建立苏维埃政权。金溪区苏维埃设于金溪场禹王宫,主席刘正益。下辖两个乡苏维埃。金溪乡苏维埃设于金溪场郊沈仁安住宅,主席何正体;西阳乡苏维埃设于西阳(今金溪)唐家大院,主席刘善知。

红军激战西洋山

西洋山位于蓬安西北部,东南向骑龙,西北靠西洋(今金溪镇),海拨573米。据明正德《蓬州志》记载:西洋山有峭岩壁立千仞,中有巨穴容1000人,难以攀登。

红军在鲜店乡铜鼓寨打败敌人扇子匪后,一股顽匪逃至西洋山,又纠集骑龙扇匪沈直犹、母怀安、西洋的范乐儿等,四处骚扰,破坏土地革命,危害苏区人民安全。

1933年11月5日,红74团令蔡营长率部配合独立团二营分兵3路攻打西洋山,一部从练三湾、亮亚子攻东门;二路从马家湾攻幺门;三路从罗家湾攻北门。指挥所设在范家沟尖嘴梁和练三湾。在机枪掩护下,各路红军迅速靠拢山寨,发起冲锋,一时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喊杀声响彻山谷。敌见来势凶猛,龟缩山寨。匪首令小头目母怀安、范乐儿率匪徒仗其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势,负隅顽抗,同进纵匪烧房,企图把西洋山变成焦土。红军和游击队员组织人梯向上攀登,众匪徒用石头、树筒向下砸,陈连长和游击队员罗正芳(后任游击队排长、连长)躲避不及,头部负伤。战士陈良才见连长和战友负伤,接过连长的枪,一枪将母怀安击毙,众匪一个个目瞪口呆。二路也击毙了范乐儿。匪首见前线崩溃,寨上大火已上房顶,带着顽匪向金溪、石门方向逃走。红军、游击队冲上山寨,全体战士奋力灭火,抢救群众财产,经过一个多小时扑救,扑灭了大火。

蓬安县西洋山

金溪电站

2003年10月17日,蓬安县举行“锦绣蓬安”大型文艺晚会,庆祝金溪航电枢纽工程开工,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管彤、亚宁主持节目,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等参加演出。2006年4月7日,金溪航电枢纽工程首台机组正式发电。

该电站位于金溪镇内,是嘉陵江梯级开发第8级。工程装机15万千瓦,可渠化航道41千米,建成四级船闸一座。金溪水电站以开发水电资源、发展航运为主,兼顾旅游及养殖。工程总投资11.6亿元,枢纽上接仪陇新政,下接蓬安马回电站,为金溪航电枢纽工程。

嘉陵江金溪航电枢纽工程

大石桥

金溪大石桥,历史悠久,坚固耐用,距今近200年历史,是金溪通石梁、平头、鲜店、仪陇新政的必经之路。它位于金溪场东头,横跨斜溪河,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系半圆形单孔石拱桥,长36米,宽6.5米,拱跨15米,高24.9米。桥栏杆、桥拱内有雕刻的图案,雕刻技艺精湛,桥身、桥栏杆至今完好无损。

蓬安县金溪镇大石桥

斜溪白酒

斜溪白酒,产于蓬安县金溪镇,历史悠久,始创于明朝,清代被评为蓬州贡酒,工艺独特,纯粮酿造,香醇味美,远销四川广元及河北、山东、重庆等地,蜚声省内外。

斜溪白酒以精选高粱、糯米、小麦等为原料,取用纯净清冽的优质井水,采用世代相传的工艺精心酿制而成。酒液清澈透明,质地纯净,口味芳香浓郁、醇和柔绵,饮后余香,回味悠长,数百年来受到消费者青睐。

现金溪镇有多家从事白酒酿造,年产白酒50余吨,创造价值300余万元。梁怀高的斜溪白酒在南充食品加工博览会上荣获优秀成果奖。

抗日名将萧毅肃

萧毅肃(1899—1975),蓬安县金溪镇人,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在抗战中,功勋卓著,1945年1月,国民政府授予萧毅肃青天白日勋章,称赞他:“滇西怒江战役,运筹决策,独具卓见,使作战指挥毫无遗憾,致达成重大之胜利。”

1944年12月8日,萧毅肃指挥贵州独山战役,日军败退数百里。1945年8月,在湖南芷江主持日军受降仪式。8月15日,中国政府外交部收到日本正式投降电文。当天,蒋介石即电日军驻华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指示六项投降原则,并派何应钦上将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接受日本投降。20日下午,何应钦、萧毅肃和陆军总部的重要幕僚、行政院顾问团、美方人员及新闻记者50多人,分乘四架运输机,由重庆抵达芷江。当晚,何应钦召集军事会议,设立了“陆军前方指挥部”,决定安排由陆军参谋长萧毅肃出面受降。

1944年5月,远征军萧毅肃(右一)在怒江东岸山

21日下午3时20分,今井一行乘吉普车从住所前往4公里外的受降会场。四人走过空位,对萧毅肃将军深深一鞠躬,然后如同面对上级长官般挺直地站着。萧毅肃神色严肃地请他们坐下,开始介绍自己与其他中美代表,然后查询今井等人的身份,并且要求今井出示洽降的授权证明。萧毅肃要求今井武夫缴出中国战区以及越南、台湾日军兵力配置图和第一线战斗序列的详细表册;桥岛打开黄色皮包,将一张涂有颜色的详图在萧毅肃的案前展开。接着便是受降的主要内容,萧毅肃取出何应钦要求今井转交冈村的中字第一号备忘录,由工作人员以中、日、英三种语言高声朗读,表现出战胜者对战败者的威仪,今井及他的随员神色紧张不安。备忘录规定,在中国战区内,计中国大陆(东北三省受雅尔塔条约之限由苏军控制)、台湾、澎湖以及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日本陆海空三军应接受命令,向中方指定之受降主官投降。这份备忘录洋洋洒洒千言之多。今井头上冒出汗珠,拿起毛笔在收据上写上“今井武夫”,再盖上一枚椭圆形的朱红印章。收据由萧毅肃的翻译收回,今井欲对一些问题提出说明,遭萧毅肃婉拒。今井率随员起身鞠躬离座。

2014年9月3日,湖南省在芷江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首次对外公布了芷江受降的完整视频。受降纪念馆已收集文物2300多件。在台湾,萧毅肃将军的后人住在台北罗斯福路,2003年,萧家兄妹3次到芷江,捐赠了受降文物400多件。同时,还将陈纳德将军亲手绘制并赠给萧毅肃将军的《飞虎队鹰击长空,痛击日寇》水彩画,特意从美国圣地亚哥博物馆取出,送到芷江。萧毅肃的儿子萧慧麟说:“这些东西不再属于萧家,它属于中华民族。”

1945年8月21日,萧毅肃(中)接受日本冈村宁次代表今井武夫投降

藏学家张怡荪

张怡荪(1893—1983),原名张煦,1983年9月生,蓬安县金溪镇人,《藏汉大辞典》主编,四川省民族研究所顾问。

张怡荪幼时,随祖父学习四书五经,后到成都读书。1915年于四川省高等学堂毕业后,到保宁联合中学当英文教员。1917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学习。1921年至1935年,先后任北京大学、民国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5年后,成立西陲文化院,自任院长,购买资料,翻译了《宗轮晶鉴》等藏文典籍。1937年编成《藏汉集论词汇》《汉藏语对勘》两书。

继后,他回到成都,正式挂出西陲文化院的牌子,全力以赴投入词典编纂工作。先后编纂了《藏文书牍轨范》《汉藏词汇》《汉藏译名大辞汇》。1948年,到四川大学任教,千方百计培养《藏汉大辞典》编写人才。1949年后,张怡荪出任四川大学教授兼文科研究所所长,继续主编《藏汉大辞典》。1958年,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成立后,《大辞典》划归分院领导,他带领编纂人员到拉萨深入群众,不辞辛苦,采集资料。1964年,《藏汉大辞典》终于编成,经领导、专家审稿后,正准备出版,遇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停了下来。1985年,《藏汉大辞典》由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收集词汇53000余条,对藏汉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58年,《藏汉大辞典》编写组合影(前左三张怡荪)

藏汉大辞典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费尚全(蓬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