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成都育婴堂街上的名校与名人‖马兰

作者:马 兰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4-16 21:58:09 浏览次数: 【字体:

育婴堂街上的名校与名人

马 兰

在成都市红星路一段西侧、方正东街之南,有一条育婴堂街,因过去建有育婴堂而得名。

育婴堂初建于清雍正年间,专收穷苦人家和非婚生子无法养育的遗弃婴儿,雇有乳母哺育,名额限在60名内,弃婴断乳后即可由人领养。1925年,育婴堂并入慈惠堂,成为慈惠堂的下属机构。由于当时重男轻女的习俗严重,育婴堂原来在这条街上还专门建立了一个女婴教养公所,以后也并入了慈惠堂,但当年所称的育婴堂街这个街名一直未改。

育婴堂保育员盥洗间,1938年(杨永琼 供图)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加拿大基督教会的英美会女布道会在本街(校门一度开在方正东街)开办华英女校——这是成都市最早的女子学校,现成都第十一中学前身。华英女校最开始只有初小,继办高小、初中、高中,再后来1938年合并高中与初中,并改名为私立华英女子中学。1939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轰炸,学校一度迁往彭州。

成都华英女子中学

华英女中的办学理念和方法独具特色,而且成绩显著,成为当时成都名校之一。

华英女中的教学质量颇高,尤以音乐教学与活动闻名,建有专门的琴房,先后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如我国第一位女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原指挥系主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郑小瑛;歌剧《白毛女》中喜儿最早的扮演者之一、华英女中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曾任中央歌舞团副团长的孟于(王润芳)。

孟于在歌剧《白毛女》演出海报前

华英女中特别注重学生体质培养。郑元英校长曾说:“日本兵身体肥壮,四川兵骨瘦如柴”,所以强调“国强必须人壮”。因此在华英女中,除一般体育活动和定期体检外,在学生伙食上,每周指定营养食谱;早餐要在稀饭中加入骨粉与麦麸;课间要轮换食用牛奶、豆浆、鸡蛋等,贫血者还要加食猪肝。

此外,华英女中还一直重视家事课,内容包括家庭布置、家庭财务、仪容服饰、烹饪、育儿等,并且还设有专门实习用的“家政房”,由两个学生组成“家庭”,带一个幼儿园娃娃,学校拨给一定费用,从事煮饭、洗衣、带孩子等全部家务,“毕业”时要做出一桌宴席,请教师对其全面表现讲评打分。1946年秋,该校还受四川省教育厅委托,开办了专科的家事班,成为全省唯一的一所培养家事人才的学校。

成都第十一中学校

1952年12月,华英女中改建为成都第十一中学,是当年成都保留下来的4所女子中学之一(其他3所是成都一中、十中、六中),1968年才开始招收男生。为探索女子中学的办学经验,成都十一中从1997年开始重新招收女生实验班,2000年经成都市教委批准正式加挂成都市女子实验中学校名,成为四川省唯一一所女子中学,也是目前我国为数不多的18所女子中学之一,其知名度仅次于北京的华夏女中和上海三中。

刘心武

育婴堂街除诞生了成都最早的女子学校,还诞生了一位当代的著名作家——刘心武。1942年6月4日,刘心武出生在这条街上,8岁才到北京去生活。这条育婴堂街不仅是他的诞生地,同时也影响了他对《红楼梦》的研究:刘心武在《红楼梦》的研究中提出以秦可卿为中心探索该书背后的历史真相,其原因据本人陈述,主要因为《红楼梦》第八回末尾写道:“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其明确说明秦可卿是出自养生堂,清代养生堂即育婴堂,与刘心武先生的出生地育婴堂街有着天然联系,故先生对秦可卿特别关注,且最终发现了探索《红楼梦》中所反映的历史真相的重要线索。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马 兰

供稿:成都市青羊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