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顺庆城的历史变迁

来源:南充市顺庆区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4-29 09:07:55 浏览次数: 【字体:

从建立安汉县到1950年3月设南充市,两千多年间,城池位置、面积经历了无数次变化。其中有很多次变动没有留下记载。有的虽可查到一点痕迹,也只是蛛丝马迹,令人费解。

现存的省、府、县地方志中,大都确认安汉县城旧址在今城北五里店附近。明洪武初年,城池移到今模范街以南地段,模范街与大北街交汇处就是当年的北城门。可是方志对明朝初年迁城的记载是:“洪武初,自北津渡迁城于今治。”北津渡就是清末至20世纪90年代的上渡口。民国《南充县志》载:“上渡,旧志曰北津渡。”即今滨江路与果城路交汇处。清代道光之前,这里还是顺庆城外的荒郊野渡。

南充本是嘉陵江水运的转载码头。上游各府、州、县的小船,到这里大都要卸货换装大船,然后南下重庆。下游各地运货的船只,在此也要换装小船才能运到阆中、广元等地。道光年间,嘉陵江航运兴旺,在南充换载的船只极多,距城区不太远的旧渡口码头自然就成了停泊装卸的好地方。码头兴起也就带动货栈、旅店、餐馆的兴旺。不几年,自北津渡口到顺庆城北就形成了城外街区。志书的记载说,洪武迁城之前的顺庆城就在北津渡以北地段。距明顺庆城的大北门(今模范街与大北街交汇处)约二里多。距五里店大约也有两里多,显然这里已经不是安汉故城了。

 南充市顺庆区荣滨江路(梁洪源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果州城又是何时从安汉城故址迁出到北津渡附近的呢?明清至民国各代的地方志都避开这个问题。不过我们还是从宋代的《舆地纪胜》和明代的《蜀中广记》中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这两本书中都清楚地记载:“唐移县碑,在县门首。大中年立,文字磨灭不可辨。”清代的府县志书原封不动地录用了这一条。另据《舆地纪胜·景物》记载:“紫府观,在城西小方山,去郡十余里。”“金泉山,在城西果山之足。”据所记方位可以印证宋代的果州、顺庆城早已移出了安汉旧址,其地当在故城以南,小方山、金泉山的东面。历史上迁城的时间就是唐朝大中年间(847—859)。

这次迁城的原因是什么?迁城后还专立石碑于新县署门外,可见事出有因。那么到底大中年间的果州发生了什么大事?志书中记载移县碑的文字漫灭,能看见碑的人已不能得知其详了,何况后世碑也消失,人们更无从考证。然而从史书中也还可找到一点蛛丝马迹。原来唐宣中大中六年(852),果州发生了一次震动朝野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占领了州城附近的鸡山,威逼州城。迁城是否与这次事件有关?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移县碑”所记当为果州城迁移的最早记载。

南宋淳祐四年(1244),为抗击蒙古军南下,顺庆被迁移到青居山上的临时府城中。旧城区在此之前先后于端平三年(1236)、嘉熙三年(1239)两次被蒙古铁骑攻破,所遭受的破坏可想而知。宝祐六年(1258),蒙哥占领顺庆府。当时忙于顺江南下作战,顺庆城仍在青居山上没有回迁原址。到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顺庆府才得“徙回故治”,这“故治”就是“北津渡附近”。

洪武初年迁城,县志中有较明细的记载。建新城的主持官员是顺庆府同知、浙江嘉兴人富好礼。县志载:“设立大小街衢,布置郡邑坊巷。”还清理核查户口钱粮。可知他是主要设计者和建城主持者。当时顺庆知府名叫杜沂。县志说他“律己严肃”,办事公正。南充知县名叫麦实茂。县志说他兴建县学奖励读书人,做过许多有利一方的好事。那时正是多年战乱之后,民生凋敝,人力财力都有限,因此城墙全是夯土筑成。城池有多大多高没有记载,估计也比较低矮,而且城区也不大。

南充顺庆区风光(何姝 摄)

又过了一百年之后,到了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6),顺庆府才重修城墙,建起砖、石结构的坚固城墙,开设城门八道,名为:景和、来熏、阜成、阳复、小东、小南、小西、小北。

崇祯末年至清康熙初年,顺庆累经战火,城垣多被炮火毁坏。知府李民圣兴工修复城墙。康熙十五年(1676),南充知县张宿焜兴工补修。乾隆九年(1744)增修。城墙高一丈二,开门九道,名为汉津门(东南)、金泉门(西南)、栖乐门(西门)、鹤鸣门(东)、安汉门(东北)、仪凤门(北)、观星门(西北)、文明门(南门)。不过这还只是“内城”,不是清代后期顺庆城的全部。

咸丰九年(1858),川滇边地爆发农民起义号称“奉天军”。咸丰十一年(1861),奉天军一部将要进攻顺庆。当时府城北门外,沿嘉陵江岸的大小船码头附近,已形成了很大一片街区。为防守作战,有的官员提出把城门外的街房全部烧掉。知府杨重雅不赞成。决定调集军民赶修外城墙。一个多月时间突击,修起了一千一百多丈长的外城墙,西起内城的西北角,折向东北,至嘉陵江岸,再向南将嘉陵江岸河堤加高成为东边沿江“城墙”,再将内城南门东边延伸与江堤连接。这样,就在原有城区之北面、东面构成了封闭的外城区,形成了内城连外城的格局。外城墙共开城门四道,名为:福星门(十字上街西口)、平城门(平城街北口)、迎恩门(今果城路东头)、新南门。此外还在沿江开设了取水门十四道。

光绪二十九年(1903),发生大水灾,顺庆城墙受损坏。南充知县马世贞兴工维修后尽改城门名称,更名曰:大东、大北、大西、大南、小东、小西、小北、小南和文明门。这一改确实易懂了,同时也就变得浅白俗气,原有的文雅和厚重的历史色彩荡然无存。

南充市顺庆区夜景(何姝 摄)

民国初年,在反封建的浪潮中,城墙被视为保守、封闭的象征。加上进入热兵器时代,城墙已完全丧失屏蔽、保护城内居民的作用,反而成了发展现代交通的障碍,因而拆除城墙被看作“革命”的举动。

民国十年(1921),拆除了大北门内城墙,接着向南拆到小南门,使内城区与外城区完全合为一体。此时顺庆城墙总长为1892丈(约为6307米)。

民国十二年(1923),驻顺庆军阀何光烈下令士兵拆城墙取石、取砖建营房、修监狱。后来培修河堤也是拆城墙取石料,因而墙被拆毁殆尽,只留下小南门及附近一小段墙。

抗日战争时期,在这段墙上刻下了“抗战到底”四个大字,残留一段墙体作为“抗战文物”一直保存到20世纪90年代。

2000年整修滨江路时将它移到别处,古城墙的痕迹完全消失。    

供稿:南充市顺庆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南充市顺庆区地方志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