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传统文化】二月二,龙抬头,抬起一年好兆头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24-03-11 16:09:34 浏览次数: 【字体:

图片

“二月春风江上来,水精波动碎楼台。”今天是农历二月二,古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气温回升,大地解冻,乃万物复苏的季节。中华民族精心培育了伟大的农耕文明,对于农业的重视非同寻常,龙抬头就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时令的直观反映,这预示着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拉开大幕,真正的春天终于到了。

1

大仓满小仓流

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春龙节”“踏青节”。中国人认为,龙是祥瑞之物,主管云雨,这一天是龙登天的日子,从此雨水逐渐充沛增多,只要老天风调雨顺,再加上自己的辛勤耕作,就可以期待丰收,因此有农谚道:“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之所以称为龙抬头,其实与古代天象有关。古时人们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标识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勾勒出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这“四象”。“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条龙的形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在每年二月二晚上,苍龙逐渐出现在天际,角宿代表龙角,先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作为龙的咽喉,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不得不佩服古人仰望苍穹所捕获的浪漫与神奇。后来,这一天被赋予更多含义和寄托,慢慢便衍化成龙抬头节了。

二月二这个日子,很早就与农业活动联系起来了。据古书记载,上古三皇之一的伏羲重农桑、务耕田,在二月二这一天,要率领各个部落首领“亲耕”,动员人们赶快投入春耕生产,别耽误农时,所以百姓也都会在这天开始下田劳作。后世的黄帝、尧、舜、禹纷纷效仿、相沿不辍,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周武王将此当作一项重要国事来进行,会举行盛大仪式,号召群臣都要参与亲耕。这一传统反映了古人对农事的高度重视,堪称是中国古代的“劳动节”。

二月二发展到唐宋,除举行亲耕仪式外,又多了赐尺、踏青、挑菜、迎富等内容。“尺者,纪度之数”,农历二月昼夜长短接近平分,唐朝君主将“镂牙尺及木画紫檀尺”赏赐给大臣,意在顺应天时,勉励为政者要校正钧衡、秉公办事。宋代的二月二颇为时兴挑菜,妇女结伴而行,沐浴着明媚春光,到郊外挖取野菜,既煮嫩尝鲜,满足了口腹之需,又活动筋骨,亲近了大自然。明代谢肇淛的《五杂俎》记载:“秦俗以二月二日,携鼓乐郊外,朝往暮回,谓之迎富……”月尽为穷,月新为富,二月二不仅是月初,还是刚探出头的早春,一切都充盈着新生的希望。

遵天时,守地利,谋人和,从二月二的由来与演变的脉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活泼隽永的中国味道,这种自强不息、务实肯干的精神世代传承,成为天人合一、正中明德等传统智慧的落脚点。

图片

2

特殊日子的朴实风俗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二月二浸润着热腾腾的泥土味。在这个真正接地气的日子中,有一些有趣的风俗,以今人的眼光看这些风俗,当有同情之理解。

因为龙是鳞虫之长,人们期盼龙能降伏百虫。这一天,有些人家会点燃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元代熊梦祥的《析津志》有载:“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五更时,各家以石灰于井畔周遭糁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内,男子、妇人不用扫地,恐惊了龙眼睛。”之所以不扫地,其实是为了更好发挥石灰驱害虫的作用,还有民谣道:“二月二敲房梁,蝎子蚰蜒无处藏”;“二月二拍瓦子,蝎子蚰蜒断爪子”,这也是日常经验的总结,可见古时人们二月二开春时对灭虫杀毒的注重。

中国人过节总是离不开美食,二月二这天,人们无论吃什么大多会冠上“龙”的头衔。吃面条好说,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便称为“龙耳”,吃炸油糕,用“龙胆”倒也形象,连吃米饭,都叫吃“龙子”,有的地方干脆蒸条“懒龙”,吃了有解除春懒之功效。其实,这皆是为了唤醒龙兴云布雨、便利农耕,当然也有讨个好彩头的意思在内。

俗语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千百年来,人们把龙视为带有神秘色彩的灵物,祈望龙抬头降下甘霖、滋润苍生,由此延伸开去。这一天,也有了“孩子大人要剃头”的说法。这大概是由于以前有正月不剃头的禁忌,便有了二月二剃头的需求,“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谚语中包含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关于二月二的风俗,还有南北之别。一些北方地区有“围粮囤”习俗,人们早上起来之后,会在锅灶底下掏一把草木灰,用草木灰在地上画出一个又一个圆圈,然后把粮食放在中间,祈愿今年大丰收。南方地区则有祭土地公之俗,这可能是由古代的春社演变而来,烧香祭祀、敲锣打鼓,为土地神祝贺生日,祈请这一年能够五谷丰登、平平安安。

民俗的形式在不断变化中,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永恒不变,这些习俗和故事,不仅是传统与文化,更重要的是承载着一种精神财富,在无声地给继承者以启发——不负春光,未来可期。

图片

3

诗歌里的二月二别有情调

春天是属于诗的季节,虽然二月二时绿柳才黄半未匀,但在诗心的渲染下,新春清景显得格外迷人。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白居易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写下这首《二月二日》,首句就写到了天气,春雨是珍贵的,它象征着春天初来的脚步,轻轻地走过,草木便苏醒了过来,一夜工夫便传来萌动声响,吐出饱满的枝芽。这是一个踏青赏春的好日子,少年们急不可耐地脱去臃肿冬衣,换上潇洒的轻衫,呼朋引伴骑上骏马,谈笑之间顾盼生姿,行走在春水长堤两岸,原来,在白居易眼中,最美的不是春天,而是春天里青春盎然的少年。

更为细腻感伤的李商隐与白居易心境相异,他笔下的《二月二日》写尽江上春色,却写不尽胸中愁思:“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学者顾随品读此诗认为,“东风日暖闻吹笙”一句一读便觉到暖风拂面而来,并点出这诗意中透着诗人细致的观察,因为“笙内有簧,与笛、箫不同,簧如笙之声带。据说笙最怕冷,在三九吹不响,冷气一入则簧结而不动,故吹笙必天暖。”这是很有意思的解读视角,对于李商隐而言,花、柳、蜂、蝶洋溢着生命活力令人艳羡,却不经意间又逼出自己怀乡幽情,忆归不得,江边浪潮声便似雨夜心潮声了。

宋代诗人王庭珪的《二月二日出郊》中描绘了一幅田园画卷:“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山村烟霭飘渺,鸟鸣清脆翻飞,儿童的笛声更是让人无忧无虑,所有看到的听到的都是那么生机勃勃,如此悠然自得之乐,谁能不留恋呢。

“向人草树有佳色,带郭江山皆胜游。”诗人平平仄仄的诗词妙句,仍比不上高高低低的山川来得生动,也比不上袅袅婷婷的花木来得鲜嫩,因为二月二龙抬头代表的是天地同春,带来的是雨水,带来的是东风,带来的是耕耘,带来的是生机勃勃。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