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芒种记忆‖罗学娅
芒种记忆
罗学娅
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农事节气,《历书》载:“斗指丙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农谚传:“芒种不种,再种无收”。
生长在煤矿的我,少年不识农事,初识芒种,是在一本白话文的《红楼梦》中。那时,凭借《新华字典》才吃力地看完这本书,其中很多内容皆似懂非懂,唯芒种送花神这一段,不但一下子就看懂了,而且很是向往,大观园的女儿们在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且漂亮的场面,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红楼梦》的第二十七回,说“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
大观园的芒种真美啊!姑娘们不但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还把满园林木打扮得花枝招展,以最美的姿态,为凋残、零落在五月芒种的百花隆重饯行。感激花神赐予春天的姹紫嫣红,企盼来年更加艳丽。姑娘们的欢声笑语响彻大观园。
正当向妈妈感叹大观园的芒种花神祭盛况时,外婆却说:“芒种忙忙栽,一天到晚干不完的庄稼活,哪有时间去送啥子花神哦?”
我向外婆扮了个鬼脸,嫌她不懂得欣赏大观院里芒种送花神之美。
直到那年我下乡到了农村,才真正理解了外婆“芒种忙忙栽”的真谛,认识了“芒种挑灯夜插秧”的繁忙。
我是5月中旬下的乡,落户到川东南缘的一个偏远小山村,那里几乎就是靠天吃饭。下乡第二天一大早,就听队长在坡上吼:“立夏小满正栽秧,抢收抢种昼夜忙。节气撵起走,庄稼气候守,出工喽......”
不待队长吼声落地,就跟随村民们出发了。天晴收大麦,落雨栽秧子,扎扎实实忙活了20多天,眼看芒种将至,不免想起了大观园,想起了送花神。于是悄悄问村里的几个上初中的姑娘,可她们都不知道什么送花神,只晓得芒种节气累死个人,学校还要为芒种放农忙假呢。
果不其然,“芒种节气不寻常,栽秧割麦两头忙”,20多天前栽下的秧子,已经郁郁葱葱,要抓紧时节薅秧子;晚稻秧子要赶在芒种节气栽下去,不然就没得好收成了;没割完的麦子要赶紧割,必须在芒种节气颗粒归仓;就连谷草也要在芒种节气收拢晒干,垛城草垛子冬天喂牛。
芒种节气的每一天,除了早晨、上午和下午出三趟工,还要挑灯夜战。下乡3年,亲历了3个紧张忙碌的芒种,在这个节气赐予的汗流浃背中阅读:“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的盛放是芒种”。芒种,不仅是文人笔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情怀,更是农人“汗滴禾下土”的辛劳和五谷丰登的愿望。
今天,芒种祭花神的习俗似乎早已远离我们,但它却定格在濡染墨香的经典里,千古斑斓。而芒种在农时节气里的辛勤忙碌,却在时光轮回里每年如期而至,忙着种下生活的希望,盼着收获幸福的日子。
美丽的芒种,希望的芒种,就这样深深扎根我心田,永远挥之不去。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罗学娅(泸州市作家协会、内江市作家协会会员)
供稿: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