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特辑】端午祭‖刘成东
端午祭
刘成东
一、《说文》:端,直也,正也。端午,即正午
古人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故每逢五月初五,以浴祛除病邪。长此以往,五月初五遂为节令,名曰端午节,又称天中节。
《礼记》认为,端午源自周代蓄兰沐浴,即以兰科花叶蓄于水中洗浴,可以除病祛疫。
《吕氏春秋》载,五月禁欲,还要斋戒,亦是为了驱邪除病。
端午节缘起,另一说法是指五月气候多雨,易致河水泛滥成灾,冲毁庄稼秧苗。人们在五月初五祭祀河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此祭祀活动,已风行江河两岸千百年间。
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考证,古代吴越地区“龙部落”,要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举办龙图腾祭祀活动:将粽子投放水中饲龙,龙舟竞渡者皆以龙文身,并以五彩丝线系手臂。这些习俗相传,昭示他们是龙的传人。
二、端午节关乎历史名人端午节缘起,乃有纪念历史人物之说
一说为纪念介之推。
《左传》载,晋文公为公子(名耳)时,曾被迫在外流亡19年,后经秦穆公帮助,回国取得君位。晋文公逃亡过程中,介之推曾割股供他充饥,并追随他多年。当跟随晋文公出逃流亡的群臣,事后都争名求禄时,唯介之推不居功邀赏,与母亲一起隐居绵山(今山西介休)而至老死。此事被写入史书《左传》。后来,到东晋与南朝又多了一个传说版本,说是晋文公火烧绵山,以逼介之推出山做官,并将给其功名利禄。介之推抱树不出,宁可烧死以保气节。这一天为五月五日,晋文公为悼念他,禁止百姓在这一天烧火做饭,于是民间开始以粽子凭吊介之推,是为端午节。
介之推母子不贪求名利,不追逐福禄而隐居山林,如此高德品行,自当让国人世代尊崇,千古仰其高致,在端午节为其祭祀,以表敬仰之情。
另一说为纪念含冤而死的吴国忠臣伍子胥。
伍子胥从楚国几经辗转投奔吴国,帮助吴国公子光夺得君位,成为吴王阖闾,并使吴王阖闾建立霸业。吴王阖闾去世后,其子夫差即位,伍子胥力劝夫差先灭越国,夫差拒听而伐齐。夫差征伐齐国胜利归来,给伍子胥送去一把宝剑,逼其自杀。伍子胥临死前交代,将眼珠挂于东门,看越王勾践攻进城来。按说,历史如此记述,应当就此完结,漫长的岁月之后,一本《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时迎伍君。”当年,伍子胥尽忠反被杀害,尸体被抛入江水中,化为涛神,因此每年五月初五,钱塘江口泛起初潮时,人们就要驾舟逐潮,希望看见伍子胥显灵。
国人讲究忠孝,伍子胥以忠臣直谏吴王夫差,把生死置之度外,而吴国终被越王勾践所灭,实乃忠臣之悲也。
还有一说,端午节纪念孝女曹娥。
《会稽典录》载,东汉时期,会稽上虞巫师曹盱在五月初五“迎伍神”祭祀活动中,不幸失足落水,其14岁女儿曹娥哀号江畔7日,觅父尸不得,遂投江自杀。其后,人们称那一条江为曹娥江,并立碑以彰显孝德,碑名曹娥碑。
《说文》:“孝,善事父母者。”《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千百年来,国人看重孝行天下,端午节纪念曹娥,以发扬光大孝文化。
最为国人一致认同的主题:端午节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三、屈原生平及作品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与楚王为同姓贵族。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生性聪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始仕楚怀王为低级文官,三年后升任左徒(怀王秘书)、三闾大夫。因其很有学问,熟悉历史和政治,口才又好,一方面为楚怀王参议国事,发布号令诏书,一方面给楚怀王接待宾客,外交应对诸侯。同时,主张举贤授能,彰明法度,富国强兵,联齐抗秦,进而一统中国,因此很受楚怀王信任。后因受上官大夫、靳尚等人谗言诽谤,被楚怀王疏远,放逐汉北。此事起因,张仪奉秦王命出使楚国,要楚怀王与齐国绝交,以破苏秦合纵之局。屈原系亲齐派,呈请楚怀王杀张仪,张仪买通亲秦派诋毁屈原,屈原方遭流放。再后来,秦昭王诱楚怀王相会武关,屈原再次相谏,请楚怀王别去上当受欺,楚怀王不听忠言,客死于秦。楚顷襄王继位,屈原为令尹子兰所谮,又被放逐到沅江湘江一带。当楚国首都郢(今湖北江陵)被秦兵攻破时,屈原深感理想破灭,在彷徨苦闷、悲愤忧伤中,抱石投汨罗江自沉。此日为五月初五。
屈原作品,历来说法不一,这里引用《汉书·艺文志》屈原著录,共25篇,计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离骚》是其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被众多评论家和读者誉为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
屈原作品,创作于流放之时。
屈原是《楚辞》的创造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出现的诗人。《诗经》篇章短小,大部分作品未标作者姓名。中国古代诗歌,从屈原开始署名。屈原以整个生命献身诗歌,用他的全部热情和精神,歌唱那一个悲剧时代,以此展示他卓越的思想和人格。楚国的山水风物、文化民情,都寄寓着屈原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彰显着诗人异常鲜明的艺术个性,也彰显着楚文化神秘而浪漫的艺术气质。
屈原学习地方民歌,“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把自己的心情和楚国结成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并在《离骚》开篇道出:“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镛。”自道与楚君共祖,乃恩深而义厚也。同时,屈原在自己民族的土地上,吸取诗歌创作的源泉和养分,进行创造性地提炼和加工,神话传说和祭祀歌谣,成为他流放岁月最可宝贵的创作素材。
刘勰说“楚人多才”,这集中表现在一部《楚辞》里。《楚辞》是继《诗经》后对中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原书十六篇,由汉代学者、文学家刘向编辑,后经东汉学者王逸增加一篇,今所见为十七篇。
《楚辞》各篇皆具浓厚的楚文化地方特色,是楚人独创而又有特殊形式的诗歌。《楚辞》研究专家马茂元先生认为,“《楚辞》导源于民歌,奠基于屈原,演流于汉代”。自汉代开始,即被称为“楚辞”,又称为“赋”,故有“屈原赋”之称。屈原是楚辞创始者和集大成者,是《楚辞》的代表作家,其《离骚》更是《楚辞》代表作。在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风”指《诗经》,“骚”指《楚辞》。《楚辞》中的其他作家很少,作品多为效仿屈原之作,唯宋玉《九辩》一首,值得一读。
“风”“骚”并称,《诗经》和《楚辞》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两座高峰,成为后人学习的范本。
四、屈原及其作品,影响深远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这是屈原一生悲剧的写照。然而,屈原作品却表现着积极的浪漫主义特色,充满光明的理想,有着丰富的幻想,更有狂热的情感,以美丽的文采织入神话传说、昭示宗教风俗。可以说,屈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在《诗经》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影响深远。
屈原之作,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在2000多年前就达到了光辉灿烂的境界,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光荣传统,其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是我们最可宝贵的财富,影响了一代代人。
太史公司马迁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涕泪,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怜若是。读《鹏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南朝著名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骚辩》中,高度赞颂屈原作品是最宝贵的文学遗产:“故其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愴怏而难怀;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是以枚贾追风以入丽,马扬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唐代最为自负的大诗人李白,以诗歌颂屈原:“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
中唐古文运动领袖韩愈说,“楚,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送孟东野序》)
清末民初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宋元戏曲史序》)
鲁迅先生如此好评:“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汉文学史纲》)
文学史家刘大杰先生如此礼赞:“他的伟大创作 ,是我们民族贡献给人类文化的优美的珍贵遗产。”(《中国文学发展史》)
屈原,以祖国的命运为自己的命运 ,以人民的心为自己的心,使长篇抒情诗《离骚》成为时代的一面镜子。
五、端午节,民间节日
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民众在这一天划船竞渡,表示要救他。后来把竞渡的船做成龙形,叫龙舟竞渡。端午这一天,人们还包粽子、佩香囊、饮雄黄酒,在自家门上悬挂菖蒲和艾叶,以“驱病除邪”。这些习俗,一直保留到今天。唐宋以来,端午节被规定为大节日,朝廷常常给百官以赏赐。
历代诗人纪念屈原,凭吊之作甚多,让人感慨唏嘘,长叹不已。举几例,与各位文朋诗友,在五月初五放声吟咏。
中唐诗人戴叔伦,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的闲适,当其来到三闾庙凭吊屈原时,则有另一番悲凉感慨之气。
三闾庙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晚唐,江南僧人文秀,曾居长安并以文章应制,与当时诗坛领袖郑谷往来友善,可惜留下的诗作甚少,《全唐诗》只收录一首,诗名《端午》。
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其诗多以浅显平易的语言,抒发对民间疾苦的关切。《和端午》一诗,则以悲愤交加之情,直抒对楚国统治者的强烈谴责,对屈原的沉痛哀悼 ,对屈原作品的颂扬。
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也有一首凭吊屈原之诗,诗题《端午感兴》。
端午感兴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1991年夏,笔者从重庆乘“江渝号”轮船往南京,沿长江顺流而下,船至屈原故乡湖北秭归时,远远望见屈原祠,想起自己也是一个分行文字写作人,于是将当时的感慨写了下来,且以《屈原祠》为题,诗云:
原谅我,屈原
我只有穿过夏日雨雾
从船舷边远远地望你
对你的信仰,诗歌的信仰
骤然泊进我的头颅
一些措辞从胃中涌出
负荷种子,或者眼泪
萧索的额头
开始从语言的深渊显露
接受你目光的拷打
诗的拷打
你庙前庙后
玉米的亮光清晰可见
种植者的名字
从泥土上塑造坚强的血液
发出一种叫作光焰的物质
深入诗歌血统
与我于水中飘零
谛听
你的思想漫过天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刘成东
供稿:攀枝花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