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国人为什么要过中元节?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中国人为什么要过中元节?
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景 桥
1
今天,偶然路过一处天桥底,见有一堆烧过的纸钱余烬。晚上在微信群,见年近七旬的姨父拍来码放整齐待烧的纸钱,才想起,又是一年一度中元节,又到该给逝去的亲人烧纸钱了。
纸钱,又称冥钱、冥币。《辞海》释义:“祭祀时烧给死人当钱用的纸锭之类。”
亲人去世、清明扫墓、中元祭祖,都少不得要烧纸钱。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风吹旷野纸钱飞”,到宋朝诗人葛绍体的“纸钱灰起祭中元”,再到近代陈毅元帅的“捷报飞来当纸钱”,纸钱,一直是人世间极重要的精神载体。
承载何物?生和死,阳和阴,先人和后辈,人间和地府。
在我的家乡江南,亲人去世,就须立马烧纸钱,意为给“买路钱”,黄泉路上孤魂野鬼才不会纠缠,地府的鬼差判官也不再刻意刁难。办丧那几天,也要多烧纸钱,一则给各路神仙,寻求超度;二则给逝者,到了阴间要继续生活,置办家具、安家落户、买田买地,哪一样都得花钱。待到出葬吉日,寿棺上山入土,更要一路扬洒纸钱,这是“开路钱”。
而一年一度的中元节,烧纸钱则是最核心的祭祀方式。传说,每年七月,地府的鬼门关大开,阴间亡魂皆可重回阳间、探望子孙,俗称“鬼节”,有“七月半,鬼乱窜”之说。
和我们惦记逝去的亲人一样,他们也同样惦记我们。而活着的人,更牵挂至亲在那边过得可好、用度是否足够,难得一年回一次家,自然要多送纸钱。
烧纸钱,从科学维度看,不过是纸燃成灰的化学反应。但在心理上,却无限宽慰活着的人:
那些逝去的亲人,依旧在另一个世界好好活着,而且还需要用钱呢!
姨父所拍照片
2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 。
老祖宗关于节令的智慧,深不可测。譬如这个绵延千载的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正逢白露节气、暑退之时。白天有“秋老虎”发威,晚上却又清辉几许,夜凉如水。
在这寒来暑往、阴阳交替的季节,阴间到阳间,也便可以一年一度放关通行,宛如同在七月的“鹊桥”。这样的铺排,绝非只是巧合,正如范仲淹所言:“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地府太冷,故要盛夏回阳;思念太深,故要一年一会。我们相信,逝去的亲人,不但以另一种形式活着,而且每年中元,还会重返阳间,和我们团聚。
正如一位朋友所言,当父母先后离世,清明和中元,就成了我想念他们最好的节日。
而中元夜,和中秋恰隔一月,同为天地间月色最明净的季节。中元夜,是阴阳的团圆;中秋夜,是人间的团圆。
记得小时,每逢中元,爷爷会带着我们,在日落月升、清风轻拂的黄昏,用竹筐装满冥包(纸钱),背上一捆干柴和一把扫帚,在村后山坪给逝去的亲人烧纸钱。
先用扫帚扫出一方净地,以防引发山火。接着,将干柴铺搭平整,内留一定空间,以便空气流入。冥包,错落有致散铺其上,这是为了保证烧透。
一切准备妥当。这时,爷爷神情肃穆,从衣兜里掏出火柴,“嗤”一声响,点燃了柴火和炮竹。劈啪啪啪之中,火光瞬间腾起,映红了每一个人的脸,也召唤来每一位沉睡的先人。
青烟阵阵,思念切切,祈福声声。
而这时,整个大屋场,此起彼伏同样的场景。爷爷一边望着扑腾的火色,一边念叼着招魂求佑的话。暮色苍茫,烟火腾空,一不小心钻进双眼,惹人落泪。
晚风徐来,火苗更加闪烁灵动,忽而蹿起老高,有一些火星,刹那便冲向天际。爷爷说,这是先人们在取钱呢!他似乎从火光中看到了先祖的面容。
就在这敬生重死的礼度中,阴间和阳间,逝去的人和活着的人,那一边的不舍和这一边的牵挂,借着暮色火光,浑然一体,隔着阴阳再度重逢。
一夜风起。次日清晨,再到烧纸钱的地方一看,只剩一点烧烬痕迹。这,就是逝去的至亲取走钱款的“回执”。
因这一“烧”一“取”,让我们相信,逝去的亲人在那边便有了钱,会更加富足,过得更好!
3
一晃,爷爷已去世快二十载了。
当初爷爷去世,我悲恸欲绝,完全无法接受这一事实。但正是在一边擦眼泪、一边烧纸钱的仪式中,我心绪渐复。原来爷爷并没有死,只是去了另一个世界。凝视着通红的火苗,我喃喃自语:爷爷,这些纸钱您都收好,到了那边,千万不要舍不得花啊!
这样烧着、想着、念叨着,爷爷的死,渐渐变得似可接受。心里想,爷爷仍和我们在一起,还可继续接受我们的孝心呢。
的确,某种意义上,纸钱虽是烧给逝去的人,更多的却是慰藉活着的人。
那些曾抚育我们长大、教会我们生活的长辈,那些曾和我们朝夕相伴、血脉相连的亲人,因为衰老、疾病或者意外,去往了另一个世界。
活着的我们,怀揣着漫无边际的思念和悲伤,无处安放。在经日累月的积蓄中,相思成灾。而中元节烧纸钱,给了我们一个宣泄口,那烧过的灰烬,缓解了我们对逝去至亲的相思之苦,承续着我们未竟的孝道,让思亲之痛也觅得了安稳的归属。
这不是简单的迷信,而是生命的基本信仰。在那烧纸钱的扑腾火苗中,在那飘散的袅袅青烟里,天地俱寂。世间一切,终归化作尘埃,却又得到永生。
这样的节令和仪式,教会我们,世间所有的离别,终会以另一种方式重逢。死亡,那不过是一趟远行,一年还要回一次。冥冥之中,所有的爱,都会指向团聚的方向。
而燃烧的纸钱,正是那久别重逢的信物。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因为中元节,便能阴阳相会、心心相印。
4
如今,常年客居异乡的我,烧纸钱也只是偶尔为之——响应文明祭祀的倡议,毕竟在乡下容易引发山火,在城里又污染空气。
但不知为何,随着岁月的流逝,爷爷当年祭奠先人的场景,越来越清晰地烙印在我心头。每逢中元时节,脑海中常浮现那黄昏时的暮色火光,我仿佛听到了血脉里的召唤,骨子里的倾诉和灵魂的涌动。
那些逝去的至亲,留给我们的温暖犹存,音容笑貌梦中依旧。我常祈愿,那些生冷的纸钱,能借燃烧的热力,温暖远方的至亲。他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也活在每年纸钱飞去的那个世界。
在那烧纸钱的青烟里,藏着血脉中的无尽眷念,藏着千丝万缕的牵挂,更藏着中元的节魂——敬祖重孝、慎终追远、知恩惜福。
每年此时,每个人的心中都会忍不住问:那些列祖列宗啊,那些逝去的至亲啊,你们在那边可还安好?
而百年之后,万水千山。我们又是谁,谁又会烧着纸钱,牵挂我们的衣食是否丰足?
中国人为什么要过中元节?
因为这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既告慰先人,又安放自己,更感召后人!
我们因此坚信,逝去的亲人并未消失。而我们,终究也将和他们永远在一起。生而为人,既要敬生重死,又要淡看生死,更要懂得珍惜和相守。
因为,在人间,一刻也等不起。
活着的人要好好活着,尽孝的人要晓得趁早,每一次团聚要万千珍惜!
来源:你的景和我的桥(jing6qiao)
作者:景 桥(工作之余写温暖人间,写家国天下。多文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网、中国之声转载。著有书籍《愿你出走半生 归来仍有故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