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中秋特辑】味蕾之节‖王优

作者:王优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9-16 14:20:01 浏览次数:234 【字体:

味蕾之节

王 优

淡淡桂花香里,中秋佳节悄然而至。天上明月,人间美食,中秋佳节既是视觉盛宴,又是味觉大餐。作为中秋的标配,五花八门的月饼俘获着各式各样的味蕾。每逢中秋节,看看精致的月饼,沾沾节日的喜庆,总会情不自禁想起儿时过节的情形。

桂花(杨明强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平生第一次在中秋夜吃的饼,不是月饼,而是烧饼,有一点点红糖夹心的普通烧饼。饼是麦面白饼,红糖就是现在市面上卖的普通红糖。

那时,我六岁,年节没有什么印象,没吃过月饼,也不知道中秋节有吃月饼的习俗。

那是个晴朗的秋日。西天之上,下沉的夕阳似乎忘记了坠落。我从黄麻地里钻出来,把满满一背黄麻叶子拖到田埂上,准备背回去晒干了做干柴。

母亲病了,父亲去医院陪护。剩下我和姐姐,自己做饭,自己关门,自己睡觉。

长大往往只在一瞬间。父母走后,没有人提醒我们该怎么做,我们自己按时起床,扫地,煮饭,喂鸡,割草,捡柴,一样一样,仔仔细细做。

当我又一次从黄麻地里钻出来,咸鸭蛋似的夕阳正一点点往山头下沉。枝头鸟鸣啾啾,晚归的呼唤,总是热烈而温暖。谁在叫我的小名。啊!父亲回来了!小路那头,柏树的浓荫之下,父亲踩着暮色回来了。

夕阳(何希凡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母亲的病好得差不多了,过一两天就可以出院。父亲说,病房里有人买了月饼过中秋节,他没有钱,又惦记着家里的两个女儿,就买了烧饼和红糖赶回来。黄麻叶子的火燃得旺旺的,白米稀饭煮得稠稠的。饭熟之后,父亲切了一大块红糖加进去,又用小火熬煮了一会。米饭的香和红糖的香氤氲缠绕,那颜色,那滋味,真是好看极了,美味极了。

月亮升起,像刚刚烙好的热腾腾的饼。我们坐在院子里吃晚饭。那饭特别甜,特别香。饭后,父亲又把烧饼拿出来,掰成小块。碗口一样大的烧饼,被平分成了6份。这泥火炉烤出来的烧饼,是我平生吃的第一块月饼,其实就是白面馍馍,两面焦黄,有一点点红糖夹心,很有嚼劲。我一点点掰着吃,越嚼越香。

糍粑(蓬州闲士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烧饼,在我心里,却又香又甜,滋味悠长。仿佛金黄的明月,一直高悬在记忆的天空之上。每当中秋之夜,明月升起来,月饼摆出来,节日的气氛就浓起来。看着那些制作精美,造型独特,馅料丰富的月饼,往事就会情不自禁地浮上来。诱人的醇香里,那些等待父母归来的黄昏,那个遥远的中秋节,那个父亲买回来的白面烧饼,又在味蕾里鲜活起来。

贫瘠的村子,贫瘠的家,少年时候的许多记忆,仿佛都是贫瘠的。唯有那个中秋,那个被掰成6块的烧饼,那一碗香喷喷甜滋滋的红糖稀饭,还有月光之下父亲脸上的神情,是如此的丰富而丰盈。只要一想起来,无论脚下的路有多长,心里都是沉实而温暖的。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优(四川省蓬安县)

供稿: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供稿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