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辑】唐雪元 ‖ 岁月钩沉,年少最忆是过年:拜新年
拜新年
拜年是过年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是拜年的日子。
大年初一,家家都要一大早开始吃汤圆。不管喜不喜欢,都要吃,以祈求一年圆圆满满、顺顺利利。吃完汤圆,大家就邀邀约约出门了。这天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去拜祖坟。
吃过汤圆,上午9点左右,父亲在娘的协助下,计算好要拜的祖坟座数,分别准备纸钱、香烛、烟包和鞭炮。然后,带着我们姐哥仨往山上出发。
进山拜祖坟的人很多,一时间这里鞭炮炸响,那边“打药”轰鸣,满山飘曳着硫磺硝烟的味道。
山间,偶有荒草丛生,狗刨鼠钻留下的破破烂烂的坟茔。这时,父亲就会止住脚步,点燃一支香烟,意味深长地说道:“看到没,这就是没有儿子的绝户坟,为什么叫绝户坟,一是因为没有了子女,二是因为生的是女儿,女生外姓,嫁出去后随夫家,哪会管自家先人的坟哟!辉伢子、元伢子,总有一天,我也要躺到这山里,你们俩兄弟一定要记到给我祭拜,把我的坟打整得精神点,听到没!”
老家拜年有讲究,素有“初一崽(即儿)初儿郎(即女婿),初三初四拜姑娘(即姑姑),初五初六拜姨娘(即姨妈)”的顺口溜,拜年的顺序是千万乱不得的,否则,亲戚间徒增意见和口角。
初二,是拜年最闹热的——女婿和未过门的准女婿要给岳父母拜年,干女儿干儿子要给干爹干妈拜年,外孙、外甥要给外公外婆、舅舅拜年。一大早,人们就穿新衣、戴新帽,提着、背着、挑着礼品在公路、小路、山路上穿梭着。
初五初六一过,更大范围的拜年活动就开始了。这些天拜年的对象就变了,有亲戚之间互相拜年的,有表示答谢“还年”的,姨夫之间、姐妹之间、老表之间、同学朋友师徒战友之间……沾亲挂角之间,只要互相还有来往,就可以用拜年来进行沟通和交流,以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所以拜年就从这时一直会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截止。
那时拜年的“人情”,打着时代的印记——一般是两把用作业本纸包好的一斤一把的面条,或是一包一斤装的白砂糖,最亲最亲的才送一块四五斤的猪肉,还有送一块黄糕粑或送一升(约四斤)糯米的。礼品的多少则根据亲疏关系、家庭贫富状况来定。那时家家都不富裕,准备的礼品也不多,往往是张家送来的礼品又转送给李家,李家送来的礼品又送给王家,如此下去,到十五时面条都松散了,有时送出去的面条辗转数日又回到了自己手中。
拜年的小辈来了,一定要“打发”(送压岁钱或东西)。那时拜年的“打发”,具有明显时代特色——给一块钱、送一张手帕、送一袋爆米花的都有。“打发”钱和物的多少,也是根据亲疏关系和家庭境况来定的。家庭困难的,一角两角也在“打发”。
尽管如此,儿时的我们对拜年是向往和热心的。因为一是可以不在家打猪草砍柴放牛,二是可以到亲戚家吃“好的”,三是可以得到一些“打发钱”或帕子,四是路上可以随心所欲地燃放用“打发钱”买来的鞭炮,五是可以和很久不见的亲戚家的小孩开心地玩耍。一句话,拜年是开心的、幸福的、自由的。
记忆中,在农村老家,最值得回味的是“拜糖粒子”习俗,至今仍存。
大年初一大清早,村里的一帮孩子拎着大塑料袋,挨家挨户登门拜年,说着身体健康、恭喜发财等各类吉祥话,然后主人给发一把糖,也有“抠”的小气的,只给一口槟榔或是一支香烟。
很清楚地记得,每年大年初一早上5点刚过,哥哥就一把掀开被窝,把我摇醒,帮迷迷糊糊、半闭着眼睛的我穿好新衣服,别提洗漱、甚至连头都没来得及梳,我就屁颠屁颠地跟着他一块出门了。姐姐自小腼腆,同人说话都脸红,自然是不会去的,留守家中帮娘端茶烧水接待客人。
天完全就是黑的,再加上前几天下雨,新鞋子深一脚、浅一脚一会儿就沾满了泥。当然,最困难的还是“拜年”,一大早在人家门口喊“身体健康、恭喜发财”也是蛮不好意思的事情,感觉有些别扭。跟着哥哥喊了好几户人家,也就放开了,继而热情地祝福起来。
再说农村的邻里乡亲,当时也是真起得早。一来是有的人家要守岁,除夕夜就是守了一宿;二来,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孩子们这么热情地来你家拜年,你怎么能不开门给糖呢?当然,据说还有些熊孩子碰到不开门、不给糖的,可什么都说得出来。为了讨个吉利,大年初一,当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很早就起来了。
拜糖粒子 真是走街串巷、挨家挨户,我想我这么多年都没那么一户不落地走过老家的村子。 经过两、三个小时的拜年后,天也慢慢亮起来,手里拎着的大塑料袋里也装满了“百家糖”,然后才收工回去,心里绝对美滋滋的忙着开始洗漱、梳头、吃早饭,因为父亲正等着带我们进山拜祖坟。
记忆中,当时拜来的糖实在太多,挑完好吃的,后来剩下的都给娘待客。但仍然百分百地觉得,那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之一,每每记起、说起,都觉得趣味十足,特温暖特开心。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唐雪元,笔名湘戈,湖南株洲籍,中华作家文化协会副秘书长,中访网成都事业部主任,《国防时报》社记者部主任,中国散文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中国精短小说学会会员。2013年、2015年十大新锐(新派)作家诗人之一,2016年十大先锋作家诗人排名榜亚军。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