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传统文化】中元节,孝文化传承的一个节点 ‖ 王满堂

作者:王满堂(宜宾市南溪区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8-22 20:35:59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元节

孝文化传承的一个节点

王满堂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元节日。古先民曾将一年以“三元”划分——即上元: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也,于是,称其为“上元佳节”;中元:七月十五,祭祀亡故亲人、缅怀祖先之日(我们四川又称为“七月半”);下元:农历十月十五,祭祀祖先,有“解厄”于“困”的意思,同样属于祭祀类活动。可见,先民对“孝亲”的重视程度是何等看重。

再说,中元节还不单为“三元”之一。唐宋以来,它还被列入传统的“八大节”之一。所谓“八大节”,即:元宵(上元节)、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而这“八大节”,便是民间“正统”的大节了。

那么,中元节这天,民间要展开一些什么祭祖活动呢?古人认为:这一天,“地宫”之门敞开,已故祖先可以回家与家人团圆。于是,在这天,古人设道场,祭祖、上坟、点荷灯等,为亡者照亮回家的路,便于已故亲人一路顺畅回到生前的家园畅游一番。冥冥中诉说亲情相思,聆听乡音乡语,感念几十年曾经不离不弃的乡土情怀……

古人的注重祭祀,还与《论语·雍也》中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一语分不开。孔子的意思是说:生人在日常的行为和自己的内心中,要与“鬼神”保持距离。“近而亵”,“远则懈”。需保持适中的距离,以示敬畏。这些,对于无神论者的我们,尽管都有“无稽之谈”的意思在,而民间对祖先的祭祀,却又不得不看着是“敬畏”的表现形式之一。

所以,在我们这个地方,现在还保持着中元节“泼水饭”、点烛、焚香、烧“福纸”等祭祀活动。而且,不止中元节这一天,一般从农历七月十二日夜晚便陆续开始了,直到十五日夜晚为止。

福纸,又寓意“福祉”。既有愿亡者安宁,也有愿生者幸福之意。而生者的不忘亡者,既是缅怀,寄托哀思,其孝亲之道也就蕴含并彰显其中了。

从我记事起,除了清明去给祖先上坟扫墓外,每年,当中元节来临时,还要跟在母亲后面,表情肃穆地面向“神龛”作揖、跪拜。我记得祭祀先祖的祭品有“刀头”、水果等。那时允许放鞭炮,在作揖磕头前,便先点燃一串鞭炮,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在硝烟的袅袅中,我总有一种稀奇古怪的想法由衷升起,希望能在袅袅的硝烟和弱弱的烛火中,有已故亲人的身影出现……

古人对中元节的重视还可从他们留下的诗词中去感知,如宋代刘辰翁《水调歌头.天地有中气》云: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

唐代李郢的《中元夜》,则在描写如银的月光泼洒大地的美景外,还描述了中元夜的热闹繁华: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而清代的王凯泰的《中元节有感》,就更是直接地写民间盛大的祭祀了:

到场普度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时至今日,我们怎么正确面对“中元节”呢?

我认为,生我养我者父母也。而父母的生命难道就不是父母的父母所给予!人类原本就是生生息息,才得以散枝发叶。没有承传,哪得闾阎人家不熄的袅袅炊烟。而民间讲究和传承的“孝道”,难道不是父母的仁爱之心濡养的结果!

在他们健在之时,我们则应以诚“孝”致亲。而当他们去世后,也不可怠慢、懈怠。清明时日,去父母亲及先祖们的坟茔上扫扫墓,挂一点纸、献一束花;中元节来临,在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我们可以摒弃原来烧香、点烛、烧纸钱的陋习,代之以丝带、鲜花等替代品。万事不都讲求一个“心”字吗?那么,心诚则必定灵。我们诚心挚意地默默祝祷,愿逝者安息、安宁。这样,孝文化传统也不至于丢失,我们由衷地对亲人的思念、敬仰、缅怀之情也得到诚挚地表达了。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满堂(宜宾市南溪区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