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大寒添自信‖袁征
大寒添自信
袁 征
入冬后,蓉城天气渐冷。早上,我怀揣双手来到锦江岸边的医院。只见母亲病房隔壁的杜大爷用轮椅当拐杖,迎着微微寒风悠哉悠哉出了医院大门。
杜大爷92岁,比我高半个头,不胖不瘦,皮肤略黑,耳聪目明,总是带着一脸笑容。虽未当过兵,却有一股军人气质。他年轻时在离省城数百公里外的山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0年。在成就十几万亩林地的同时,也锻造出坚毅的品格,炼就了强壮的身板。直到现在,他仍每天坚持学英语、穿大街走小巷、在运动器械上锻炼身体。远远望去,就像一棵不惧严寒的苍松!
杜大爷的背影(袁征 摄)
成都地处秦岭以南,按国家规定冬季不集中供暖。往年冬天,我把家里的取暖设备全都用上,脚上还是长了冻疮。所以,我不大喜欢冬天。
我走上前去关切地向杜大爷打招呼:“老人家,冬天到了,要注意保暖喔!”
杜大爷乐呵呵地回答我:“冬天啊,我喜欢,它正好可以帮我练练身子骨!”
我翘起拇指对老人家说:“您真了不起,还能活50年!”
杜大爷自信满满地回答我:“争取再活30年吧!”
天哪,我差点惊叫起来!30年之后,杜大爷不就122岁了吗?顷刻间,无数文人墨客赞美冬天的美文、美诗、美词一古儿脑涌上心头,彻底颠覆了我对冬天的认知!
目送渐渐远去的“奔百”老人,我暗暗对自己说:“冬天,从今往后我会喜欢上你的!”
说话间太阳到达了黄经300°,人们迎来农历24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我国古人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成都此时虽不像北方那样白雪皑皑,能在河床上溜冰,却也北风呼呼,气温低下,路面上的霜凌要待到天色大亮之后才得消融。
早饭后,我照常步行去医院探视母亲。路过五丁桥时,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太婆牵着不到半米高的小孙子,一边慢跑一边用川西坝子上不常听到的川东口音哼诵:“冷风来了刮脸本儿,抱鸡婆窝头抱小鸡儿,赖克宝不敢冒皮皮儿,小松鼠懒得出洞洞儿,老鹰天上逮雀雀儿,奈何我们细娃儿……”小家伙一把抓掉头上的帽子连声喊道:“婆婆慢点儿,我都跑热了!”看得出来,这位太婆也是自信满满的乐天派!
冬日里的成都五丁桥(袁征 摄)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欢欣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一阵耳熟能详的歌声从不远处传来,我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群退休妹子在锦江河畔的红梅树林里练嗓子。尽管只能看见其背影,但我断定她们的自信心爆棚了!
梅树下的“年轻老人”(袁征 摄)
我自从喜欢上冬天后,每天怀揣满满的自信,刻意迎着寒风行走在户外,用全新的目光欣赏这个世界。天还是这片天,地还是这方地,城还是这座城,然而我却发现,成都的冬天竟然如此美妙!
青翠碧绿、形状各异的树叶、草叶、麦叶、菜叶、花叶在夜里结出一粒粒微小、晶莹的露珠,用小小的身体点缀西部的大都市。
耸入云霄的吊车对瑟瑟寒风毫无知觉,它们伸出巨大的臂膀,把一座座高楼搭建在无人问津的地方。
钢铁臂膀”下的楼房(袁 摄)
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迈着轻盈的步伐,匆匆奔向上班地点,为古老的城市注入青春的活力,也为冬日里的街道增添火热的气息。
公交车、地铁、有轨电车在城市的地上地下川流不息,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冬日暖阳下的有轨电车(袁征 摄)
流线型的动车频繁进出于几个雄伟壮观的火车站,把成都与拉萨、乌鲁木齐、兰州、太原、北京、南京、杭州、上海、福州、广州、南宁、贵阳、昆明等城市飞快连接起来,哪里还见得到李白笔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模样?
冬日里的成都东站(袁 摄)
“愿者上钩”的垂钓者全神贯注地守候在锦江岸边的安静处。虽不见笆篓里有多少收获,却也露出“姜太公”一脸的满足!
只闻其声不见其貌的孩子,童音朗朗地背诵着汉语课文和英语词句,与江边老年合唱团成员的练嗓声你呼我应,构成一组悦耳动听的晨曲。
家家户户阳台上的金蛋子、风信子、君子兰、蟹爪兰、水仙花、一品红、仙客来等竞相开放,好像要和锦江河畔的腊梅、茶花、杜鹃争奇斗艳!
锦江河畔的腊梅(袁征 摄)
五颜六色的花朵铺满城市广场,若不是众多羽绒服在远处游动,真难想到这正处在严冬时节!
成都的冬天(袁征 摄)
欢快的孩子们趴在地上嬉戏,全然不把三九天放在眼里!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四川省分中心、藏有书籍500余万册的四川省图书馆,吸纳了众多“冬读”的老中青幼文化人。
四川省图书馆(袁征 摄)
与天府广场周边的四川科技馆、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市博物馆、锦城艺术宫、天府大剧院等文化场馆形成“文化聚集区”的四川美术馆,“如意”地横卧在冬日的地面上!
四川美术馆(袁征 摄)
华丽的路灯在朦胧之中眨着眼睛,与过往汽车的大灯上下辉映,试图为朝晖和晚霞助上一臂之力。
一座座高大建筑在华灯初上的时候闪烁着耀眼光芒,让驻足在这里人全然不知自己究竟身在发达国家还是在中国西部!
冬日里的成都一隅(袁征 摄)
当晨雾笼罩大地的时候,天空好似挂起一面无边无际的纱布。它虽不像雪花翩翩起舞,不像小雨淅淅沥沥,不像白云团团成朵,却充满了神秘动人的色彩。置身于其中,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仙境。空气变得湿漉漉的,就像被涂抹上一层乳白色的水粉,让人忍不住深深吸上几大口,浸润一下几近燥热的鼻喉。树林在逆光或侧逆光下透出道道光束,充满了朝气。远处的山峰浮现在薄雾之上,构成深浅相间的优美影调。摄影爱好者正好可以拍摄那些影调深暗、线条优美的近景物或特写。但凡出现晨雾弥漫缭绕的景象,上午或午后大都会艳阳高照。每每遇到种情况,我都会默诵陆游在《平水小憩》中留下的诗句:“雾收山淡碧,云漏日微红。”
或许应验了毛主席那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以及康熙那句“自信人生一百年,自当纵横九万里”,漫长的冬季说话间就要结束了,我的双脚居然没长一个冻疱。病床上的母亲欣然对我说:“只要今年冬天没长冻疱,以后年年冬天就不会再长了!”
四川农村流传着一句口头禅:“小寒大寒,收拾过年!”当我想到再过十几天人们将要送走大寒,迎接新一轮24节气的时候,心中的喜悦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国古人以观察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将全年太阳运动轨迹分为24等份,以此作为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时间指南。千百年来,“24节气”深刻影响着华夏儿女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会议于2016年11月30日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24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由此,我在对自己的冬季御寒能力平添莫大自信的同时,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今中国有诸多自信,其本质都来自于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这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一位名叫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作家说,过去三十多年的中西文化碰撞,没有使多数中国人丧失文化自信。中国人今天的孔子热、老子热、书画热、茶道热、旧宅热、文物热、中医热、养生热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国人本文化衍生出来的餐饮文化、养生文化、休闲文化,也是其他文化所难以比拟的。
“24节气”申遗成功后,其传承和保护是任重道远的,有必要让更多的国家、民族认识和了解它,尤其应当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与保护的行列中来,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焕发新的活力。
前不久,一位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里发表感言称,我们这代人对24节气大都比较熟悉,下代人就未必了。不知者,便难以传承中华文化遗产。他把记忆24节气的口诀抄录在微信朋友圈里说,若有意者,花上几分钟功夫把它背下,可以受用一生。这个口诀是:“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无独有偶,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每天清晨都要插播一首妙趣横生的童谣:“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三月惊蛰接春分,清明谷雨四月间。五月立夏轮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小暑和大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金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联想到文敬兄长抄录的24节气口诀,这首童谣让我听得如痴如醉……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袁 征( 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四川阆中,现居成都。退休前为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副巡视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