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从“放牛娃”到“神枪手”——记抗美援朝老战士任永泉‖杨正平
从“放牛娃”到“神枪手”
——记抗美援朝老战士任永泉
杨正平
我工作的地方与部队驻地相距不远,有幸经常从军营路过。每当看到头顶飘扬的五星红旗,听到高昂嘹亮的军歌声,心里就充满着激情和豪迈。走进办公室,窗外掠过一股凉风,让我的精神更加爽朗起来。翻着广元市利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编辑出版的《抗美援朝老兵图鉴》,一则则简短的文字,记载着每一位老兵驰骋疆场的英勇事迹;一幅幅鲜活的图片,似乎把我带到那硝烟弥漫的战场。
《老兵图鉴》中一位老战士的照片吸引住我:一身泛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军装,一只失去左臂的空袖筒,一枚佩戴在胸前的“中国人民自愿军70年纪念章”,让我深深地记住了一个抗美援朝老战士的名字——任永泉。
1930年4月,任永泉出生于广元县转斗乡黎明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0年1月入伍,1950年10月25日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0军181师53团侦察兵,荣立个人二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二级甲级伤残军人,1955年12月转业到广元民政系统工作直至退休,现居住利州区嘉陵办事处营盘梁市福利院职工宿舍。
赤日炎炎,骄阳似火。我与利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同志一道,走近任永泉的住处,面对面聆听一位老兵讲述自己艰苦曲折的人生经历和浴血奋战的战斗场景。
任永泉,91岁。1952年攻打“883.7”高地荣立三等功一次。1952年6月,连续三天三夜攻打“99.2”高地时,肩部负伤,左手致残,荣立二等功一次,并获“神枪手”称号(图片来源:广元融媒)
转斗乡黎明村位于在川陕交界的七盘关山脚下。任永泉小时候家庭贫穷,兄妹6人,他7岁开始放牛、捡柴、扯猪草,干过农活、学过木匠,没有读过一天书。1949年12月4日广元解放,他积极参加中子民兵区干大队。时近春节,数九寒天,20岁的任永泉正在参加民兵训练,突然接到上级命令:“北方受灾,迅速组织民兵驰援救灾!”他带领22名民兵从中子场镇出发,步行到广元县宝轮院,训练一周后,与汇集在此的剑阁、昭化、广元等地的一百余人,分乘七辆汽车,行驶三天三夜到达陕西宝鸡。在宝鸡等候三天,再坐闷罐火车前往东北安东县(今吉林省丹东市)。下车时,路旁站满群众,欢迎抗美援朝志愿军,口里高呼“志愿军叔叔再见,多杀几个大坏蛋”。这时他们才知道“不是救灾,而是要上朝鲜战场”。
他与战友们换上志愿军军装,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60军181师543团。当晚,每人领到4枚手榴弹、1支步枪、120发子弹,走简易浮桥跨过鸭绿江,前往部队驻地朝鲜新义州。任永泉回忆说:鸭绿江大桥是运输物资车辆通行,步兵都走人工浮桥,由于美国飞机轰炸,浮桥又不平稳,有的战士没有渡过鸭绿江便掉入江中牺牲了。由此更加深了他对帝国主义的仇恨,心中燃起怒火,恨不得一脚跨过鸭绿江,直奔战场,为牺牲的战友报仇。
任永泉入伍前参加过民兵训练,个子小、反应快、机灵敏捷。到部队先被安排到通讯班,很快调到侦察连任侦察兵。他说:“侦察兵必须先于部队前行,每次我都做好了随时光荣的准备。”
在朝鲜战场上,任永泉先后参加了釜山战斗、青川江战斗、三所里战斗,铁元战斗、元山战斗、飞虎山战斗、越过“三八线”决战谈判战斗、黄土包坦克阵地战斗、中线桥战斗、大无名和小无名战斗,以及著名的上甘岭战役。1952年3月,在攻打883·7高地战斗中,他机智勇敢、冲锋在前,战绩突出,荣立三等功。1952年6月,在全师举行的战前射击比武中,他被评为“练兵模范”,获物资奖励一次。最使他难忘的是1952年6月朝鲜东线99.2高地战斗。由于敌人在阵地上布置了重火力,炮火和敌机频繁轰炸,补给运输困难,战斗打得艰难。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英勇作战,猛烈攻击,三天三夜不下火线,打掉敌人多个火力点,抢占阵地赢得了胜利。任永泉被授予“神枪手”荣誉称号,荣立二等功。
1953年5月、6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配合停战谈判,先后发动两次进攻性作战,歼敌4万余人。7月24日,任永泉在战斗中不幸身负重伤,被炸弹炸掉左手臂。1953年7月25日回国,被送往前线医院救治,8月2日转松花江29陆军医院治疗。等他苏醒后,他没有为失去一只手臂而懊悔,却为没有亲眼历见停战协定的签署而深感遗憾。
任永泉伤口基本治愈,被转入黑龙江健康团6团3营8连作康复训练。1954年4月转回四川阆中荣校,一边休养一边学习文化。半年后转南充荣校和涪陵荣校文化班学习。1955年12月31日,转业到青海省工作。
虽然年岁已高,但他记忆力好,说起话来声音洪亮、绘声绘色。我向他了解离开部队到地方后的情况,他说“不急嘛,后面慢慢给你们讲”。我们耐心地听着他的讲述。
那天下午,荣校召集紧急学员会议,宣布转业名单。任永泉接到命令后,次日从涪陵坐竹滑子到重庆,再坐火车直抵青海西宁。在青海,先被分配在西宁公安二干校工作。1957年西藏发生叛乱,他主动申请支援西藏参加土改工作,1959年返回青海,安排去大柴旦戈壁滩农场任公安管教干部,带管犯人劳动改造。因自己是残废军人,30多岁未结婚成家,生活极不方便。组织上关心照顾他,于1963年10月将他调回家乡广元县工作。最初被安排到县民政科,不久指派到河西区任民政助理员兼任家湾麻风院院长。一年多时间,再调县民政科,负责优抚安置、军供站退伍军人接送、老红军院房子管护、维修及老红军日常生活等。他虽然只有一只手,但工作认真负责,性格耿直,吃得苦不怕累,考虑问题细致,服务周到,能担能扛,深受大家尤其是老红军及家属好评。
1972年,广元县人民政府决定新建广元福利院,由县民政科负责,开始临时选址在城北将军桥,不久另外选址到王家镇,调任永泉负责修建工作。王家镇距广元城七八十公里,他毫无怨言,服从组织安排,在那里一去就干了11年。路桥竣工后,担负福利院财会工作,积极参加全县重点水利工程工农水库、石马水库、黑沟湾水库的修建工程,曾被广元县抗旱指挥部表彰为“抗旱先进个人”。
1983年12月27日,广元福利院从王家镇迁回营盘梁,他也才回到广元城内。1985年广元建市,至1992年4月退休,任永泉一直在市福利院工作。
工作上,任永泉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对党忠诚,做事踏实,严于律己,作风严谨,几乎跑遍了原广元县的所有公社。从事财会业务十几年,没有出现过丝毫差错,管理广元市福利院的招待所和下属5个商店,年年盈利,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精神就是力量。任永泉今年年届92岁高龄,依然容光焕发,头脑清晰,精神矍铄。那天,我们去他家,他和老伴格外高兴。我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他的讲述,老伴不时起身热情地招呼大家喝水、吃水果。我翻着他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和一个陈旧的木条相框,一边看,一边问,一边记录,心里由衷地对他和他的每一位战友充满着敬佩与尊重。
从放牛娃到神枪手,从部队到地方,从单位上班到退休回家,随着岁月推移,一切都在悄然无声地发生着变化,任永泉唯有不变是一颗始终如故的初心和坚定不灭的信念。
人老心不老,退休不离党。他退休后,总以自己是一位“老兵”和“老党员”而严格要求自己,感恩共产党,感恩时代,感恩社会,关心时事政治,经常到附近社区、学校、机关、单位作报告,为机关干部、职工和青少年宣讲红色革命历史和朝鲜战场的战斗故事,积极参加有意义的公益活动。老伴身体健康,3个子女都在单位上班,晚年生活幸福。
太阳当顶,天空突然飘下几颗白雨点。临别时,任永泉和老伴向我们挥手相送。回望他佝偻的身躯,我心里回味着《老兵图鉴》中记载的他平常最爱说的一句话——
“无论走到哪里都要保持一名军人的作风,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险阻都不能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兵。”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杨正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广元市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供职于广元市市直机关,一级调研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