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基层党史工作中的人民性原则
党的二十大报告多处提及“人民”概念,鲜明强调“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时代党史工作应立足大历史观,在强化存史、资政、育人职责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人民在伟大奋斗历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作用,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本地红色历史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深学细悟领会“人民至上”,科学把握新时代党史工作正确方向。把握新时代党史工作方向,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注重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推动党史作品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激发人民崇敬伟大历史,感悟思想伟力,迸发强大精神力量;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党史工作要助力中心工作,深入阐述党委政府如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党史成果要努力呈现人民群众生活在新时代的美好感受,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价值遵循;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总结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史宣教要坚定地走向人民群众,走到他们的心坎里,用好阵地、用活资源,使群众可感可及、交融思想、凝聚共识,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
求真务实践行“为民服务”,全面找准新时代党史工作功能定位。《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做好新时代党史工作,要凸显“立言”功能,全面展现党委政府“为民服务”全过程,以执政实录、党史成果展、党史专题记和音视频等形式生动记录为人民办的大事、要事、实事,突出“感人、特色、时代化”特点;要凸显“立德”功能,注重增强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历史文化深度融合,通过开展“寻红色印记、悟人民伟力”等主题活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涵养优秀传统美德;要凸显“立行”功能,推进党史“七进”工作,分领域践行“为民服务”,组织主题多样的学党史活动,增进基层群众对本地红色历史的了解,扮靓城市红色景观,给本地和外来游客带来心灵的愉悦;要凸显“立心”功能,时刻铭记党史教育初心使命,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开展“党史联学、党建联盟、实事联办”,更进一步感受群众心声、倾听群众心愿。
不折不扣落实“为民解忧”,有效激发新时代党史工作效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落实为民解忧,要充分发挥以史鉴今、引领带动作用,用活本地“文脉之根”“精神之矿”,变史料为“养料”,充分展现“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把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党史服务中心大局作用,推动党史工作与党委中心工作、单位中心工作、党建工作有机结合,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挥党史舆论喉舌作用,发挥史志优势,当好政策“传声筒”,畅通服务“连心桥”,做好人民代言人,加大惠民利民政策宣传力度,把好政策第一时间传递到基层,针对性解决困难诉求;要充分发挥党史凝聚人心的作用,通过帮助解决民生实事,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可和信赖。
润物无声抒写“为民情怀”,重点讴歌新时代党史工作人民担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与人民心心相印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情怀”,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党史工作体现人民性,要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史作品要充分展示人民在历史奋斗中积累的宝贵财富,让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可感可及,进而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要讴歌人民故事,深挖史料,尽情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突出爱党爱国的文艺精品,生动讲述本地革命先烈、英雄楷模的感人事迹;要赞颂人民力量,鲜明突出时代特点,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生态治理到美丽中国……大力赞颂每一次伟大实践和伟大胜利背后的人民力量,坚决扛起党史工作责任担当。
(作者:杨瑞宁,单位:成都市成华区委党史研究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