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邹映兰:川陕苏区神枪姑娘‖王发祯
邹映兰:川陕苏区神枪姑娘
王发祯
1934年3月21日,万源县(今万源市)庙垭场石灰井天空碧蓝,春意盎然。红军攻下宣汉县鹿城寨后,总指挥徐向前立即抓住战前间隙时机,在石灰井举行连以上干部射击比赛,以增强部队训练的自觉性。
宽阔的打靶场上人头熙攘,鸦雀无声,人们凝神注视打靶的参赛者,只有清脆的打靶声打破了山野的寂静,把飞鸟、野兔赶得无影无踪。
忽然从山垭口跑来一位十八九岁的大姑娘,身材苗条,体态健美,发辫卷起一阵风,两泓清泉似的双眼闪出渴求的神情,大步流星径直走向靶场,挤进人群。警卫战士小王挡住她说:“前面在打靶,不能去!”姑娘哪里肯依,不听他的话,膀子轻轻一甩,挣脱了小王的手。小王疾步上前拉住她说:“不准去!”邹映兰反问:“为啥不能去?我要去!”两人大声争吵。只听这位姑娘振振有词地说:“我是赤卫队员,就是来参加打靶的!”小王急得满脸通红,一时找不到阻拦的话,不知所措。姑娘却大大方方,毫不胆怯,继续往前走。徐向前总指挥微笑着走到姑娘身边,仔细地打量了一阵。小王在一旁冲着姑娘说:“你也想打靶,这可没有脚蹬灶门,手拿吹火筒那样简单。”姑娘不但没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说:“我拿枪打野兔、山鸡的那些年,怕你还在装狗熊耍呢!”顿时打靶的人笑了起来,徐总也笑了。徐总把一位连长的枪拿过来交给姑娘,当着大家说道:“让她试试吧!”大家都以为她要打“烧饼”出洋相。小王更是巴不得她出丑,好取笑她。
只见姑娘不慌不忙接过枪,对着靶子“叭、叭、叭”一连射出了三颗子弹,人们都以为没射中,往靶外看,报靶员挥动小旗,大声报告“打中30环”,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徐总更是高兴,他拉着姑娘的手,亲切地问道:“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姑娘啪的一个立正,然后回答:“报告首长,我叫邹映兰,大家都叫我映兰子,女赤卫队员。”徐总指挥十分满意地说:“你的枪法很好,你是我们川陕苏区的神枪姑娘!”打靶场上顿时掌声雷动,“向神枪姑娘学习”的口号声震荡山谷,伴随着火烽山的松涛,在山中久久回响。徐总指着映兰子手中的枪说:“这支枪就奖励你了!”靶场上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映兰子两眼含着热泪,久久地望着徐总指挥,心喜若狂,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转身一个立正姿势,点颔一笑,说句“谢谢”,飞一般离开靶场。大王大声喊道:“你跑什么?”邹映兰大声回道:“我上前线打白狗子去。”
邹映兰的枪法为啥这样好呢?那是因为她父亲邹国林是玉带乡曹家山的一个佃农,农耕打猎,出名的猎户。邹映兰聪慧勤劳勇敢,从小跟着父母下地干活,有时跟着父亲上山打猎。父亲对她宠爱,经常带她上山打猎,教她枪法,掌握了一定地射击知识。有一次,她还将父亲的火药炮悄悄取下,打回一只吃果子的树围子。1933年春,正当映山红绽开之时,红四方面军来到邹映兰的家乡,她父亲先当了乡苏维埃主席,后当了区苏维埃主席、红军游击队长。她也当了赤卫队员,借给红军烧开水、打扫卫生等机会,要求红军战士教她瞄准、射击。这天,她听说庙垭场石灰井红军在开展射击比赛,决心到靶场上去检验一下,不想一打成功,又得了徐总指挥奖的一支枪,夙愿实现,心中分外喜悦。回家向父亲讲了她打靶,徐总奖枪的事情,父亲夸她“有出息,要为穷人争气。”
邹映兰拿着枪准备上前线,组织上却通知她到红胜县(今万源市罗文镇)当妇女委员。到罗文后,她立即投入为前线服务的工作中。当时,罗文红军和白军仅一河所隔。河对面的敌人碉堡林立,戒备森严,邹映兰和宣传队员毫无惧色,站在前面进行“火线”宣传:“白兵弟兄们,你们是穷人,不要为发财人卖命,自家人打自家人······”在她们不顾自身危险反复宣传下,一个排的白军士兵拖枪过河投入红军队伍。邹映兰工作积极,斗争勇敢,各项任务完成得好,不久入了党,被选为红胜县妇女部长。
1934年4月,红军踞守高鼻寨,制定了“腰斩土龙,直捣敌人指挥部”的方案,邹映兰为红军带路,摸小路,攀悬岩,绕道敌人身后,使敌人首尾不能相顾,击溃了敌军,红军首长热情称赞她是“红军的好向导”。邹映兰还带领赤卫队在河口同民团在硝洞湾展开了激烈战斗,歼灭了欺压百姓,作威作福的反动武装,受到部队首长和苏区干部群众称赞。
1935年2月,红军撤离万源时,邹映兰带领宣传队和石窝区委的同志一道紧张地作善后工作,还乡团趁机疯狂扑向根据地,因寡不敌众,邹映兰在掩护其他人撤退后,子弹打光被俘。她不顾敌人威胁利诱,坚贞不屈,英勇顽强,倒在敌人的枪口下,年仅20岁。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发祯(万源市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图源:万源红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