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豆蔻年华闹革命 入党夙愿在花甲——纪念“陈昌特工组”成员何妨同志诞辰100周年‖何东

作者:何 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5-23 11:44:01 浏览次数: 【字体:

豆蔻年华闹革命 入党夙愿在花甲

——纪念“陈昌特工组”成员何妨同志诞辰100周年

何 东

今年5月23日,是“陈昌特工组”成员何妨同志诞辰100周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纪念和缅怀这位15岁就被党组织吸收为“按党员使用”的革命少年,四十四载入党夙愿才得以实现的花甲老人,长期配合与支持中央特科功臣陈昌同志的一名红色女特工,为陈昌同志身后“回到党组织怀抱”夙愿而奔波21年的革命伴侣,信仰如磐、红心向党的、一位优秀中国共产党的女党员。

何妨(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黎济明设计)

一、苦难的童年生活,埋下革命的种子

何妨,原名何送金,1923年5月23日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县一个贫农家庭。1929年随父亲何向前、母亲黄何氏逃荒五口通商的厦门大都市。迫于生计,父亲拉黄包车、母亲到赖姓大财主家当仆人。

随着家庭经济越来越困难,无法同时供养姐妹俩上学,鉴于赖家没有孩子且喜欢4岁多的妹妹何送银,不得已何妨的父母便将他们最小的妹子送给了赖家,改名为赖雪清,这让失去妹妹的何妨十分痛心。更让何妨留下锥心之痛的是,“万国租界”鼓浪屿的运动场馆、影剧院、公园等公共场所大门外,均挂着“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龙头街边精致的石碑、奇异的花草却不能驻足观看,洋鬼子与“浪人”坐车不给钱还无赖殴打自己的父亲,因家穷穿粗布衣被校方认为有碍校容而取消学费减免被迫失学。这些都使何妨幼小的心灵充满着痛苦和悲哀。①

生活的磨难激励着幼小的何妨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和追求,蒙辱蒙难的时代在何妨的心里种下反抗和斗争的种子。

二、革命的一生,忠贞的一生

(一)何妨同志是“钢铁的一群”优秀成员,是有着远大理想、传播革命思想、唤起民众觉悟的积极传播者

何妨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理想,在她失学前后受到思想进步的老师的教育和爱护,特别是受到大同学林平风的影响。林平风经常给她讲解救国救民的道理,灌输抗日救国的思想,并鼓励她去参加一些进步革命活动和抗日救亡的爱国团体。

1935年,12岁的何妨因能歌善舞,参加了中共厦门工委领导的外围社团——鸽翼剧社,接触到张兆汉等共产党人,初步走上中国革命道路。

1937年9月3日,中共厦门工委宣布成立厦门儿童救亡剧团(对外简称“厦儿团”),14岁的何妨与“厦儿团”的孩子们在街头、社区、学校等地演出《古庙钟声》《在炮火中》《小英雄》《小流亡者》《放下你的鞭子》抗战剧和大唱救亡歌曲,同时发动救国献金募集活动。

1938年5月10日,厦门沦陷,日寇在厦门登陆,“厦儿团”一行人撤到鼓浪屿。“厦儿团”在中共厦门工委领导下,与其他抗日爱国救亡团体联合成立了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对外简称“厦青团”),这成为当时许多进步青年所向往的组织。何妨父亲为阻止她加入这个组织,便将其关进一间小屋。15岁的何妨不顾父亲反对,半夜撬窗而逃,赶上计划撤退到闽南抗日救亡的队伍,加入了“厦青团”。30多位小朋友被编入“厦青团”第九队,对外称作“厦儿团”。

在中共“厦儿团”党支部书记张兆汉、党员陈轻絮、林云涛等同志培养下,林平风、沈永时、许岱君等团员积极要求入党,均被批准,何妨因年龄太小未获批准,但“厦儿团”党支部决定吸收她为“按党员使用”的团员。这个“预备党员”的身份却伴随了她一生,整整四十四载。

随后,“厦儿团”从漳州出发,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途经潮汕、惠阳,抵达广州,再到香港,辗转越南的南圻、中圻、北圻、高棉四个地区,然后再回到广西桂林,行程万余里,奔走海内外。何妨他们每到一地,都为群众演出抗日小剧《放下你的鞭子》《谁是我们的爸爸》等,教大家唱抗日歌曲《打倒汉奸汪精卫》等,发放传单,张贴标语,传播革命思想,同时还向海外华侨、爱国人士募捐钱物(运回国的大卡车达十多辆),以支持抗日救国之所需。

1938年11月,“厦儿团”在越南西贡合影(何妨:第二排右一)

像何妨这样的“钢铁的一群”,勇敢地担负起在海内外宣传抗日救亡的历史使命,对推进广大人民的抗日斗争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自此,何妨正式步入康庄的革命大道,初心未改,矢志不渝,成为了一名坚定的革命志士。

(二)何妨同志是邓颖超同志怀抱中的“国宝”,是热心爱国爱党、一生追随于党、红心永远向党的模范践行者

1938年9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妇委书记邓颖超,在广州接见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儿童救亡剧团领队林云涛(副书记)和部分团员时,邓颖超称赞他们说:“你们小小年纪就那么热心爱国,真是我们的‘国宝’!”

1938年,中共中央南方局妇委书记邓颖超接见厦儿团(邓颖超书记怀里抱着的孩子就是何妨)

像何妨这样的“国宝”,在“厦儿团”党组织通过工作实践、群众教育、理论学习、思想锻炼、举办训练班、阅读党报党刊等途径,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培养党员发展对象。多数“厦儿团”的团员在党的教育下,从爱国主义走上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的道路,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②

1938年,15岁的她申请入党,因不到入党年龄被党组织吸收为“按党员使用”的团员,这成为她44年的“心病”;同年“厦儿团”途经香港,她从赖府将父母已送给赖家的小妹妹赖雪清偷偷带走,从此姐妹俩一起走上了中国革命道路;1940年,17岁的她被“厦儿团”党组织派到复旦大学“先修班”读书并毕业,她勤学苦读,掌握了革命的知识本领;1942年,19岁的她加入“陈昌特工组”,成为一名红色特工,立志做一名“无名英雄”;1945年,22岁的她成为陈昌同志妻子,我党又多了一对“永不消逝的电波”革命伉俪;1952年,29岁的她因丈夫蒙冤受难而被牵连,她坦然面对,以越南归侨身份加入共和国的“白衣战士”行列;1958年,35岁的她再次因丈夫被错误补划为“极右”分子受到牵连,她淡而化之;1960年,37岁的她痛失夫君,不离不弃遵照丈夫遗愿“相信党组织”、一定要把三个“孩子培养成为革命接班人”;1960—1980年间,她带领陈氏后代(陈世英、余兆春、余磊,陈伟光,陈龙狮、刘若琴、陈彦宏)为自己革命导师暨爱人回归党的怀抱而含辛茹苦战斗了一生;1981年,58岁的她奔波二十一载为丈夫平冤昭雪,恢复了夫君党籍,陈昌党籍自1927年12月算起;1982年7月1日,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代表中组部在乐山殡仪馆举行陈昌骨灰盒覆盖党旗仪式(当时覆盖党旗的标准是:1927年前入党、省军级的老干部),她仍努力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9岁的她经过四十四年不懈努力,入党夙愿终于实现,她热泪盈眶、感慨万千,终于在60岁前与最小的孩子陈龙狮一道成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983年,为了培养儿子陈龙狮,她陪着一起上党校,经过三年刻苦学习上完了刊授党校,以身作则地带着她和陈昌的儿子不仅要组织上入党,还要在思想上和理论上入党,63岁的她在党校毕业时成为乐山校区最长的老学员;2000年,77岁的她牺牲自我、忍痛割爱将自己的爱孙陈彦宏送到北京深造,陈彦宏成为中共十七大“小记者上大会”的小记者;2009年,86岁高龄时,也就是在她临近故去前半年的时段,她知道自己不久会到阴间与丈夫团聚,强烈要求儿子陈龙狮接过父亲的班,在党的宣传战线上发挥余热,她对陈龙狮说:龙狮,我知道你因为我们的冤案受到了伤害,甚至不承认自己是革命后代,但你的血管里流着我和你爸的血,你就是我们的后代。如今西方反华势力要把我们流血牺牲换来的红色江山改变颜色,宣传弘扬革命传统、红色文化的这个责任,你要担起来啊!就这样,诞生了名满京城的“军挎记者”陈龙狮。

1942年,何妨毕业于复旦大学“先修班”的毕业照

正如何妨在为纪念“厦儿团”成立70周年撰写的《艰苦的“磨炼”》一文中写到:“我,从一个弱小女子,成长为一名抗日救亡工作者,并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抚今追昔,常常使我激动不已。”

(三)何妨同志是“陈昌特工组”中的红色特工,是严守党的秘密、积极为党工作、誓死永不叛党的忠诚捍卫者

1941年,“厦儿团”被迫分散,党组织安排何妨先后在黄花岗纪念学校、柳州小学、广西平治中学、都安中学等学校当教师或教员。

1941年何妨摄于桂林(作者翻拍)

在生活极端困难时,她结识了地下党员(国民党高级军官)陈昌同志,经党中央批准,她加入了“陈昌特工组”,成为了一名红色女特工。她一直坚持与革命导师兼夫君陈昌并肩作战,截获了大量的敌人情报或机密……

1948年,她曾陪同丈夫一起入狱,因为她是国民党军官太太,而且怀有身孕才免遭敌人的酷刑,但经受了一次生死考验:她被敌人安排与难友一起“枪毙”。幸好平时陈昌常常教导她:“干我们这一行,随时随地都可能被捕。其实,最容易背叛不是受刑的时候,而是在受刑前。受刑后,你会因痛苦而更恨敌人的残暴,酷刑也会让你昏死过去,醒来更会痛恨敌人而什么都不会说。但还没有动刑时,所有的酷刑之刑具摆在那里就会让你胆怯、害怕,尤其是敌人让你陪同他难友一起假枪毙,死亡更叫人害怕,人只要死都不怕,还有什么痛苦不能忍受呢?!”就这样,他成功地保护了陈昌的身份。

特别是解放后,何妨在重庆市公安局任“精字20号小组”的一名红色特工,以“老板娘”等身份,和陈昌一起破获蒋介石潜伏在重庆的敌特组织和匪特,立下了汗马功劳,一举消灭蒋匪地下武装“中国平民革命党”和“中国反共救国军”。③

自始至终忠诚于党的何妨,无论是1943年借“重庆磁器口协和农场”开展党的农村地下活动,还是1944年岳池新三中学任教开展农村学运工作;无论是1946年借“垫江县新民乡农业生产合作社”培养进步农村青年打入到当地农民武装,还是1948年垫江遭遇逮捕;无论是1949年秘密打入敌特机构,还是解救渣滓洞的难友;无论是1950年重庆市公安局的“精字20号小组”,还是为党的地下工作作掩护的“人民书店”“华川烟厂”“关庙茶社”……何妨始终严守党的纪律,死守党的秘密,断绝与朋友和亲人的一切往来,积极为党工作,哪怕是面对“竹筷子”“踩杠子”“电刑”“老虎凳”“披麻戴孝”“假枪毙”等各种酷刑,从未背叛过党组织和自己的信仰,誓死永不叛党。

(四)何妨是无名英雄陈昌同志的革命伴侣,是执着追求真理、无私奉献终身、坚持公平正义的忠实执行者

何妨于1942年与陈昌相识,于1945年经党中央批准,与比她大整整16岁的陈昌结婚,自此,她俩成为终身革命伴侣。

1957年3月,何妨(左)陈昌(右)在重庆狮子滩留影(作者翻拍)

在她与丈夫相伴18年的革命生涯中,有多次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孤独和彷徨,有四次被捕入狱的痛苦和考验,有“大贪污犯”“极右派”的蒙冤和无奈,有面对被喊“特务”“叛徒”的质疑和委屈……无论何种处境,何妨始终坚信自己的丈夫是真正的共产党人、真金不怕火炼而无怨无悔,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爱情:生死相依、绝不改嫁,死后一定要合葬,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从1960年37岁的她为丈夫伸冤,直到1981年58岁的她为丈夫平冤昭雪,长达21年的奔波与煎熬,其中饱含无数艰难与辛酸。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大厅《他们从南昌起义中走来》对陈昌(贾佐)同志的介绍(陈龙狮 供图)

何妨同志锲而不舍追求真理公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学习和传承。

(五)何妨是“培养革命接班人”的伟大母亲,是具有共产主义信仰、教子感恩于党、革命无怨无悔的坚定信仰者

1967年,何妨同志一家人在乐山合影(何妨:第二排右一)

1960年,陈昌同志含冤去世,留下“要把孩子们培养成革命接班人”的遗愿。对于当时每个月只有20多元工资的何妨来说,要抚养3个孩子和照顾孩子的外公外婆,谈何容易!但何妨始终记住丈夫曾经告诉自己的话:“干我们这一行……能否活下去,全靠你心中的信仰。”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何妨深深知道,要想把孩子们培养成“革命的接班人”,就要让孩子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渊博的知识、顽强的意志、革命的信仰,再苦再累也把孩子们养大成人、成才(陈世英毕业于北京大学,陈龙狮毕业于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并取得四个函授大学文凭,余磊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陈彦宏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为此,她通过无休止地代人上夜班、帮人洗衣服、开荒种地、养鸡养鸭、省吃俭用等办法,尽量多挣钱来补贴家用,但还是多次因严重贫血晕倒在工作岗位上。

为让孩子们健康成长,何妨想方设法保证孩子每天喝一杯鲜牛奶。有一次,最小的孩子陈龙狮嫌牛奶不好喝就悄悄地倒掉了,后来被何妨发现,狠狠地揍了陈龙狮一顿,陈龙狮此后再也不敢浪费。

何妨要求孩子们每天早起跑步,锻炼身体。由于她常常上夜班,不能每天早早地起来陪孩子们跑步,就用耳朵“监听”,只要没有听到孩子们的跑步声就会大声呵斥。有一次,孩子们原地踏步偷懒,被何妨发现后又是一顿揍。

何妨经常通过生活小事来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力。有一次,陈龙狮在游泳时不小心划伤了脚,学校医务室没有把伤口处理干净,何妨把陈龙狮送到乐山地区人民医院急诊室重新包扎,在没有打麻药的情况下,护士一把撕开早已合拢的伤口,霎时间陈龙狮的哭喊声响彻整栋楼。回到家后何妨耐心地对他说:“龙狮啊,想当年,你爸曾告诫我,干我们这一行的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捕入狱,能否扛得住酷刑?能否活下去?主要靠信仰的力量!我们共产党人就是为了解放全人类敢于牺牲自我的人,死都不怕还怕痛吗?的确,每个人受刑当然会痛,而且痛的受不了,但是有了共产主义信仰,就能抵御、战胜肌体的痛苦。你已经是高中生了,今天这点小伤,你就哭天喊地的,不像我们的儿子,希望你以后勇敢一点!”

何妨经常用身边的小事教育下一代,增强孩子们革命的信仰。

有一次,孩子们生火时不小心将家里弄得乌烟瘴气,陈龙狮便打开门窗。这是多么普通平常的举动啊!可在何妨眼里却是那么地不应该,因为她认为让烟雾飘到楼道里,会让邻居们不舒服,影响邻居们的生活。于是何妨要求孩子们关好门窗,并用扇子把楼道里的烟雾扇走才罢休。

还有一次,在房改时何妨家住的房子需交2万多元改造费用。何妨作为离退休老干部,本可向组织说明情况请求减免,但她没有这样做,而是叫陈龙狮出钱。当时孩子有点埋怨她,您不是常常说,有困难就找党组织吗,为什么还要我们出钱?何妨后来语重心长地对他讲:“龙狮啊,想当年我和你爸参加革命不图任何回报,不但没有工资,还要挣钱给党买枪支弹药、买医药器材等,我们还要养活自己的工作团队。特别是爸爸在敌特内部当官有工资的时候,还主动将他工资的80%上交给党组织。现在,你们多幸福,有工资不说还能分到房子,就连我退休了,党和国家还要给我养老金、给大房子住,我很满足,我是不会向组织伸手要钱的。想想跟你爸爸并肩作战而牺牲的战友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呢?龙狮啊!你作为革命的接班人和革命后代,你对党和国家有什么贡献?有什么资格向党和国家讲待遇呢?!”后来据陈龙狮回忆,当年母亲的一席话好似直戳他的心脏一样,面灼心痛,终身难忘,时时警醒着他要接好父亲革命事业的班,当好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不管孩子们年龄有多大,在何妨眼里永远都只是一个孩子,都要时时刻刻用党恩来启迪孩子们。2009年春节,52岁的陈龙狮带着妻儿从北京回到乐山看望母亲,86岁高龄的何妨还不忘教育启迪自己的孩子:“龙狮,你爸爸当年以记者身份为党工作,如今西方反华势力企图在中国的第三代、第四代改变颜色,我们这些老同志真的很担心啊!你们把孙女彦宏培养成党的十七大的上会记者,是很好的事情。你快退休了,又掌握了新闻技巧和方法,也应该像你父亲那样,拿起‘长枪短炮’去战斗,认真学习新闻采访、通讯报道等方面的知识,为党和国家做点事,在舆论战线上为党和政府发挥自己的余热啊!”于是陈龙狮从2013年开始了10年的“军挎记者”公益行动。

再有,1965年陈昌的冤案第一次平反后,组织上给予何妨家许多政策上的照顾,但何妨不讲特殊,要“照章办事”。比如平反后何妨送孩子上幼儿园,幼儿园财务人员告诉她说:“龙狮在这里上学不用交钱。”何妨却不依不饶地告诉财务人员:“孩子读书本应该交钱,不能讲特殊。我刚刚收到省委组织部给我寄的慰问金,支付孩子读书生活的费用还是没问题的,等我没钱交学费时再请组织上照顾解决。”可正当何妨没钱交生活费的时候,她就悄悄地把孩子带回家。由于孩子在外面玩耍被乐山地委组织部领导看见,究其原因才得知具体情况,结果领导批评了幼儿园园长及财务人员,孩子们才重新回到乐山地区幼儿园的课堂上。

何妨以身作则,公私分明,从不占公家便宜。她曾在乐山地区人民医院工作,家人生病从不免费用医院的药,用药一定要花钱买。即使在何妨和丈夫平反昭雪后成为离休干部,医药费百分之百报销时,何妨也从不让家人用她的免费药品。如果遇到夜晚不便,用了她免费的药,第二天也要买药补回去。

何妨就是这样,与孩子们相依为命,永不放弃,以超人的毅力和决心排除万难,极其顽强地工作和生活。

生活的种种压力如同大山一般压得何妨喘不过气来。何妨平时非常坚强,从不在孩子们面前哭泣,但到了深夜,她却偷偷地向丈夫哭诉。她的媳妇刘若琴告诉我:“有一次,我与妈妈同睡一张床,半夜被隐隐约约的哭泣声惊醒,细细一听,才知道是妈妈在向丈夫诉说白天所受的冤屈与痛苦,诉说社会的变化与发展,诉说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

最让人“破防”的是何妨在给最小的儿子陈龙狮完婚后,说了一句让人内心十分酸楚的话:“龙狮,我的任务完成了,我想自杀,我要去和你爸爸团聚了!”何妨的这句话不知在心里憋了多少年,这一路走来,不知藏着多少孤独和寂寞,不知熬过多少个日日夜夜,不知经历过多少次无奈和心酸。

泰戈尔说过:“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何妨就是这样,越磨越强,越磨越勇。晚年的何妨,常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鼓励自己:“命运曾经要摧毁我,使我掉队。但是,我说绝不投降,继续前进,必须得胜。正因为我周围有党给予我温暖的抚爱,我正兴高采烈地迎接生活……迎接这重新归队的生活。所以,我愿意把我的一切、甚至生命都献给党,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要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

何妨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忠贞的一生,也是红心永远向党的一生。

今天,我们纪念和缅怀何妨同志,是要学习她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爱党爱国、红心向党、严守党的纪律、执着追求真理、无私奉献、信仰如磐的革命精神,争做社会正能量的积极传播者、坚持党性原则的模范践行者、严守党的纪律的忠诚捍卫者、坚持公平正义的忠实执行者、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注释:

①许文辛、吴静吟.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的诞生和战斗[A].许文辛.钢铁的一群——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的同志们[C].香港通行出版有限公司.2008.10.P317.

②许文辛 吴静吟.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的诞生和战斗[A]. 许文辛.钢铁的一群——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的同志们[C].香港通行出版有限公司.2008.10.P319.

③【方志四川•微党课】钱均鹏‖缅怀红色女特工何妨,永做革命的一木一石,方志四川,2019.6.26.

参考文献:

1.何妨.艰苦的“磨炼”[C]. //许文辛.钢铁的一群——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的同志们,香港筲箕湾亚公岩村道18号:香港通行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10月:317-329.

2.何妨.最亲爱的妈妈[C]. //抗日烽火中的厦儿团——厦门儿童救亡剧团六十周年文集,厦门儿童救亡团研究会,1997.9:155-156.

3.林向北.林向北回忆录:往事难忘忆沧桑[M].第1版.2010:429-431,452-454.

4.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出版志[M].1999.6第1版.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6.

5.姚华飞 程建宇.隐蔽战线福将陈养山传奇[M].2006.9第1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9:68-76.

6.广东省政协、广州市政协、英德县政协.英雄回忆录[M].1991.10第1版.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10:93-99:167-170.

7.孙琴安.雪之歌——冯雪峰传[M].2005.7第1版.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7.

8.陈龙狮.【百年潮】怀念我的母亲何妨(节选),2019.8.29.

9.黄盈明 喻卫东.独占鳌头的“领头狮”——记“方志四川”优秀通讯员陈龙狮,方志四川,2023.3.7.

10.陈龙狮.【红色记忆】八一将士陈昌回到党和军队怀抱及夫人何妨入党的百年历程故事,方志四川,2021.7.3.

11.韩昕余专访.革命烈士陈昌儿子陈龙狮回忆母亲何妨,昕余传媒,2019.11.29.

七律 • 纪念革命先辈何妨同志

诞辰 100 周年

何刚毅

巾帼青年何送金,

英雄儿女战歌吟。

隐名伉俪为家国,

意志坚贞把党寻。

入死出生罹酷虐,

电波红色报神音。

忠诚赤胆钢筋铸,

革命终身奉玉心。

癸卯年阳历五月于重庆

注:

革命先辈何妨,原名何送金,生于1923年5月23日福建省福清县人,越南归侨。1935年12岁参加厦门“鸽翼剧社”,1937年14岁参加“厦儿团”,1938年15岁参加“厦青团”,即初步走上了中国革命道路。1942年19岁加入“陈昌特工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红色特工。1945年,经党中央批准,22岁的她与陈昌结为革命伉俪,成为终身革命伴侣。何妨同志为党和国家隐蔽战线的革命斗争作出了卓越贡献。2009年病故,何妨与相隔近50载的丈夫陈昌合葬于乐山人民公墓,完美写完人人羡慕的革命爱情故事。

作者简介

何刚毅,笔名:绿溪。四川眉山人,原成都军区驻重庆某部军旅20年。曾在1987年参加中诗社。河北文学院诗歌专业进修学习结业。1988年1月至1989年10月参加老山自卫还击作战,创办老山阵地《猫耳洞》报。转业后在重庆市渝中区工作。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渝中区作家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重庆市诗词学会会员,重庆市新诗学会会员,重庆市渝中区诗联书画院会员,2020届鲁迅现代文学高研班学员。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何 东〔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中共仪陇县委党校(四川张思德干部学院)教务部主任、工会主席、高级讲师〕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